新闻链接
内部员工变“油耗子” 偷卖18万升油
2012年,内江警方破获一起收集油罐内柴、汽油,低价出售谋取暴利的违法犯罪团伙。从2011年7月到2012年3月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四川分公司内江车队的20余名内部员工化身成为“油耗子”,同汽修厂的修理工勾结,从自己驾驶的油罐车内盗柴油和汽油,以低于市场价格非法出售给修理工,从中获取暴利。该团伙偷卖的柴、汽油量高达18万升,涉案金额达130万元。
他们这样偷油……
事实上,运输车队对运油车司机装油、运油、卸油均有严格的制度要求,如运油车在装油、卸油之后,相关人员均会在油罐车上安装签封,防止司机私下放油。此外,每辆运油车还安排有押运,负责监督司机的运输行为。那么偷油事件为何又能突破这些防线,悄悄进行呢?
招数一
监督司机的押运成抽油合谋
办案民警说,根据涉案人员的交代,本案中,在油库装油时,驾驶员负责将油库工作人员引开,而押运则迅速拿出油管,从油罐中将柴油放入运油车油箱。
招数二
签封管理不严司机可自己装
运油车司机还交代,除了将油罐中柴油放到运油车油箱外,他们还自制工具,私自拆卸运油车签封,将油罐内残油放干净后再装回签封。
此外,运油车司机还常以油库和加油站工作人员太忙,自己“帮忙”代劳为由,让工作人员将签封交给自己,而司机直接将车开到汽修厂,待罐内残油放尽再自行安装签封。利益分配上,运油车司机称,“通常都是司机分七成,押运分三成。”
招数三
不超千分之四损耗值难被察觉
据警方调查,因为汽油、柴油都存在挥发现象,因此,石油公司对每辆运油车都设有一个损耗值,通常损耗值就是总量的千分之四。“为了不被察觉,这些驾驶员每次偷取的燃油量控制在总量的千分之四以内。”民警说。(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