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体操运动学校训练馆旁边的一栋教学楼2楼教室里,十多个小运动员正在自习。一位来自湖南怀化的10岁女体操运动员告诉记者:“学校里,练习体操的女运动员年龄为9至12岁。我们已经有好久没有见过刘校长和曾校长。”
记者在体育馆旁边的一栋2层的宿舍楼外看到,窗台上晾着几双运动鞋,屋内有几张上下铺的床,几张书桌,跟平常的寄宿学校宿舍摆设无异。
“校长已经换了,现在宿舍没人。”宿舍区的门卫听说记者来采访,立刻关闭了宿舍区的门。在学校里,记者接触到的一些老师、职工和学生似乎有某种默契,谈起“刘校长和曾校长”,“口风”都特别紧。
“校长亵童”事件曝光后,一些媒体记者纷纷赶来试图一探究竟。但他们要么被相关机构“门房”堵在门外,要么被告知要找的相关人士“不在”。在湖南省体育和舆论“圈子”里,眼下“校长亵童”是个既敏感又禁忌的话题。
■专家说法
封闭训练被性侵面临举证难
“我们来自省里各个地方,怀化等地比较多。训练在训练馆,学习在旁边的教室。宿舍就在训练馆旁边的宿舍楼。”湖南省体操运动学校一位女体操运动员说。
记者了解到,体操学校的小女生们每天都要接受高强度、封闭式的训练,见到家长的时间很少。一些受访女运动员告诉记者,“见到家长的时间说不准,可能一周一次,也可能一个月一次”。
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中告诉记者,在封闭式的体育培训模式下,远离家长的运动员特别是年幼的青少年运动员在面对性侵、猥亵等犯罪时,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弱。此外,在封闭管理式体育培训学校内,女运动员遭遇性侵、猥亵等犯罪时面临举证难的问题,在没有监控和证人的情况下,学生的证言容易形成孤证。训练期间肢体接触难以避免,如何判定成为法律层面上的难题。
■观点
应传授防范侵害知识
各方专家普遍认为,这起真相尚未揭晓的事件,再度敲响了未成年人保护的警钟。不为人所关注的“圈”内小运动员,不应沦入管理和呵护的“盲区”。
武警总医院心理学专家史宇认为,对于遭受性侵、猥亵的女童,无论是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而深远的伤害,仅从心理而言,短期会对男性产生恐惧感和不信任感,长远来看会影响这些女孩的婚恋观和择偶观。“我接触过几个遭遇性侵的女孩子,她们不仅不相信男性,还对自己产生了厌恶感,认为自己不干净了,从而对生活产生了厌倦情绪。”
各方专家建议,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依法严惩性侵害、猥亵儿童犯罪;教育机构应向学生传授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