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房产信息过于复杂导致的联网困难,还是因地方官员利益受损而受到多方阻挠,各方说法不一。
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曾公开表示,由于地方政府和公众并不情愿接受联网,受到普遍关注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阻力不小。
一个引发质疑的举动是,在“房叔”、“房婶”接连曝光后,地方政府在2013年开始严禁以姓名为条件进行房屋信息查询,外界“以人查房”的反腐监督受到限制。
“要建立联网数据库,需要一个标准化的表格,包括哪些指标信息,首先是要统一登记的标准,否则没办法填资料。”李宇嘉告诉记者,联网的主要难点不在于网络技术,而是房屋信息,政府全盘掌握住房的基础数据需要时间。
而部分公众不配合也是阻力之一,在肖小平看来,即便是建成了统一的标准,要成功实现全部登记也很难,有的业主自主登记信息的意愿不强烈,很多人会以为这将是作为房产税征收的依据,可能拒绝登记。
“中央现在很重视这项工作,由国土资源部牵头,专门成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部门。”深圳市地税局有关负责人说,联网后部门之间信息可以共享,为个人纳税提供了基础信息,国家在加快房地产税税制改革,以后肯定会涉及到个人征收范围,联网有利于政府掌握个人所有不动产信息。
贾康认为,住房信息联网会承载部分反腐功效,而在住房信息联网之后,就是房产税的开征,在贾康看来,真正聪明的地产投资人,会按照时间表部署出货。(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