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西安市长乐西路。一位老人在路边摆出“包月住宿”的广告牌。老人说,自己是腾出家中一间房屋出租给患者家属本报记者赵航摄
大医院病床紧张,很多患者便转战周边小区,隐藏在大医院周边住宅楼里的小宾馆,成了患者的“候诊区”。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和市场需求巨大的双重背景下,受患者和家属欢迎的“候诊旅馆”,能否有新的管理模式。
>>记者走访
小区距离大医院近小宾馆随处可见
西京医院附近丹尼尔世纪广场小区小宾馆门口频现医疗废物
西安长乐西路丹尼尔世纪广场小区,距西京医院半站路。
3月24日上午10时,记者在小区北门口经过,三个拿着“住宿”牌子的中年妇女,争相询问:“要候诊吧,要不要房子?”
记者随一姓曲的老板走进单元门里,看到电梯边拉着“坚决打击小宾馆”的横幅,一旁电梯口,十几个人在等候。其中,一个脚上打着石膏、拄着单拐的男子,被家人搀扶着走进电梯。拄单拐的男子从9楼出电梯后,一张姓业主和家人直抱怨:“咱家整天跟病号生活在一起。不小心把那人碰了,就是咱的事。”曲老板说,他认识那个病号,是在西京医院看病。
整栋楼4部电梯,记者在8楼等待了15分钟,其中电梯经过3次都“满员”。
从该楼5楼走到9楼,每层楼过道两边,家庭式的小宾馆随处可见。一些小宾馆门口,放着垃圾袋,有些患者用过的纱布,也扔在里面。该楼保洁员说,她在打扫时,发现除了纱布,有的病人将打完的药瓶也放在里面,有人把尿袋也扔进去。(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