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名为“雷锋无忧”的保险被许多人在微信圈里转发,保险称,买了这款保险,搀扶老人万一被讹,将会获得保险赔偿。可是,理赔的前提是,“你出于善意扶了老人反被讹,法院到了二审还判你赔钱”。这种保险到底靠谱吗?
>>“雷锋无忧”:扶人者被冤枉可理赔
推出“雷锋无忧”保险的是陕西一家保险公司,根据这家公司提供的资料,“雷锋无忧”微信保险产品是一款个人责任保险,设计背景源于时下“扶不扶”的社会热点话题,旨在通过“微保险”的形式,发挥保险的保障机制,“扶”起人心,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款保险的保险责任这样表示,“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因出于善意帮扶摔倒的第三者,而遭到第三者索赔并因此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法院在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第三者的损伤是由被保险人的行为造成的情况下,经二审判决仍然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同时也规定了一些责任免除情况,比如,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故意、恶意行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及第三者的串通行为;未经人民法院判决的损失、费用、责任;精神损害赔偿。也就是说,扶人者被冤枉,要想获得保险理赔,前提是要走法律程序,而且还得到二审。
>>保险公司:用商业的距离拉近人心
“雷锋无忧”保险只通过微信方式购买,一次购买2元钱保费,保额一万元,购买者将保险分享至朋友圈,朋友还可以帮忙提升保额,朋友帮你支付1元钱,保额就增加5000元,最高50元保25万元。据介绍,购买者自购买之日起,15日内都可以让朋友帮忙提升保额,15日后保单生效,保险期限为一年。这家保险公司副总裁顾勇表示,雷锋险自4月底5月初推出到现在,已有上万人关注,3000人购买,购买单份保费多是2元钱。推出这款保险的初衷是,目睹了太多好人被冤枉的事例,或者有人倒在街头长时间无人敢扶的事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商业的距离拉近人心”。
针对这个保险,西安市民王先生说,他不会购买这样的保险,“照样解决不了讹人的问题,是个鸡肋。”市民张女士说,按照保险条款,首先你得向保险公司证明你是“雷锋”,而不是肇事者。“我要是能自证清白,还要保险干吗?”
>>律师:“雷锋保险”很难操作下去
昨日,陕西庄威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兴武对此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保险公司理赔的前提是“法院在无充分的证据证明第三者的损伤是由被保险人的行为造成的情况下,经二审判决仍然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在实际中,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少之又少,因为这种民事案件依据的是《侵权责任法》,受害人要想索赔,必须提供证据证明是帮扶者的责任,帮扶者不用自证清白,所以法院若无证据证明,是不会判赔的,“无证据若判赔,说明是审判过错,这种情况下,还有国家赔偿法。保险公司再去理赔,难道是纵容司法过错吗?”
其次,保险条款中说“被保险人因出于善意帮扶摔倒的第三者”,那么,被保险人怎么向保险公司证明自己是出于善意,而不是肇事者?“保险公司又凭啥认定是否出于善意?保险公司的审查能力有法院强吗?在理赔阶段,肯定和被保险人会产生纠纷。”周兴武表示,这样的保险险种听起来是弘扬社会正气,其实在理赔阶段很难操作下去。(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