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评论:“15万亿土地审计”意在何处

评论:“15万亿土地审计”意在何处

2014-08-26 16:41:00

来源:湖南日报

  从8月中旬开始,国家审计署开展全国首次土地财政大审计,直击土地出让金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等领域,而高达15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将成为“受审”对象。(8月24日新华网)

  国家审计署将对过去6年地方土地出让收支、土地征收、储备、供应、整治、耕地保护及土地执法等情况进行全面勘查。这意味着,反腐利剑指向一个重要敏感的区域——土地出让。

  众所周知,土地出让是经济活动中数量巨大而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有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的6年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高达15万亿元。动辄成百上千亿的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政支撑。而这笔巨额收入的使用经常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在已经查处的贪腐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国有土地出让相关。地方政府变相减免土地出让金、用地单位拖欠土地出让金、部分土地出让金未纳入基金预算管理等问题屡屡出现,土地出让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铁腕治腐是党在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整肃纲纪,为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政治保障与组织保障。十八大以来,查处了一系列大案要案,揪出一批“老虎”、“苍蝇”,让百姓感受到了信心和前景。但是人们也有隐忧:反腐败会不会彻底?涉及面较大、复杂敏感的问题会不会继续重拳出击?中央的这一举措无疑给了公众最明确的回答,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藏在桌子底下的账本”也必须拿出来晒一晒。

  “15万亿土地审计”一方面剑指腐败,对手里直接掌管着土地出让和规划大权的部门和人员“过堂”问讯,曝光其中隐藏的“猫腻”;另一方面,因为土地出让关乎房产业,房产业关乎民生,对土地出让的整饬同时也是对民生大计的关照。这一举措无疑触及到了真正的要害。可以期待的是,随着审计工作的步步推进,土地领域的权力寻租和腐败现象将被集中披露,反腐败也将进入更深的层面。( 朱永华)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