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简政放权又一年 改革红利再释放

简政放权又一年 改革红利再释放

2014-12-19 09:25:58


  “以前是一周固定某一天办理,现在则是工作日随时可以办理,并且实现了电子化和网络化,可以随时查询办理进度,非常方便。”服务大厅开门第一天,某券商机构项目负责人廉晶告诉记者。
  简政放权,就是让政府更好归位,让市场更大发力,让群众更多受益。
  “我们在转变职能过程中要主动转、加快转,真正实现从微观向宏观、从审批向监管、从项目安排向制度设计转变。”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说。
  在国务院审改办新闻发言人李章泽看来,简政放权推动了政府部门宏观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转变职能、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后,各部门腾出了更多精力管宏观、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更加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李章泽说。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了,对于激发市场活力的作用立竿见影——
  作为简政放权重大举措之一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自3月份全面实施以来,在稳增长、促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达292.08万户,同比增长52.58%。
  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推动,大众创业浪潮正在掀起。在北京中关村,仅2013年一年,就有6千家新企业在这里诞生。2013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中三分之一来自这里。
  简政放权同样惠及普通百姓——
  以饱受诟病的职业资格许可认证制度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达到了1100多项。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认为,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出现过于繁乱的情况,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职业资格证书反而人为设置了门槛,不利于就业。
  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部署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12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一次部署,取消景观设计师等68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促进职业资格规范管理,推动市场化职业水平评价。
  “取消这些职业资格降低了部分职业的就业门槛和准入限制,减轻了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负担,释放了各类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孙建立说。
  观点:向纵深推进任重道远
  “我们一直盼着政府能把权力清单晒在阳光下,这样再办审批就不用担心哪个部门跑不到,也不必顾忌‘潜规则’了。”哈尔滨市香坊区建筑公司负责人赵晓刚对记者说。
  赵晓刚的感受源于哈尔滨市正在进行的“自我削权”。今年,当地政府把“挤干了水分”的权力清单公之于众,哈尔滨市级自设的5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其后的推动力量,正是壮士断腕的勇气。
  简政放权,需要毫不畏惧的气势,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恒心。
  回顾一年来各级政府的简政放权,一方面要看到取得的巨大成效,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仍然存在的问题——有的领域存在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等现象,有些市场主体和公众对改革的实际感受还不明显,部分地方和环节出现“中梗阻”现象,“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事中事后监管亟待加强和改进,“重审批、轻监管”、“严准入、松管理”尚未根本改变,“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仍待破解;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有的行业协会商会仍未同行政机关脱钩,还有一些行业协会商会对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还有一定困难。
  “简政放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改革。”中央编办副主任王峰说。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