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14年中国外援力度空前 践行正确义利观

2014年中国外援力度空前 践行正确义利观

2014-12-29 16:30:00

来源:新华网

  在即将过去的2014年,中国践行“弘义融利”的正确义利观,涉外援助和支持的资金数量、质量呈现出空前的增长、优化态势,这深刻影响着国际体系与世界格局。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在今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通过梳理中国领导人2014年外交成果清单而作的不完全统计,中国新承诺的较大规模对外援助和支持的资金额度总计逾1700亿美元,包括无偿援助、开发性基金和优惠性质贷款。

  例如,额度较大的对外无偿援助有,向东盟欠发达国家提供30亿元人民币,向非洲国家提供1000万美元,等等。

  中国承诺的各类较大规模涉外贷款项目包括,300亿美元的对非洲国家贷款额度,200亿美元的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额度,100亿美元的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优惠性质贷款额度,200亿美元的对南亚国家优惠性质贷款额度,100亿美元的对中东欧国家专项贷款额度,100亿美元的对东盟国家优惠性质贷款额度,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专项贷款额度,50亿美元的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贷款额度,超30亿美元的对蒙古国企业贷款额度,等等。

  中国倡导或支持设立的各种开发性基金则有,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50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50亿美元的中拉合作基金,30亿美元的二期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30亿美元的对中东欧国家投资基金,5000万美元的中拉农业合作专项资金,等等。

  中国新承诺的对外援助资金主要分布于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建设、可持续发展、减少贫困等领域,而发展中国家比较集中的东南亚、南亚、非洲、拉丁美洲、中东欧是援助的热点区域。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阶段,新型工业化进程正在加快推动,而受中国援助最多的亚非拉地区多数国家则处于工业化刚刚起步,或者尚未开展的阶段。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李智彪说,中国与受援国家拥有广泛的可对接利益结合点,中国的工业化经验很适合受援国家借鉴。

  随着中国经济规模扩大、结构升级以及对外经贸交往的更加深化,未来与贸易、投资关联的援助将会更多,并将在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对外援助的可持续性。

  中国于2014年7月发布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对“可持续性”进行了充分阐释。其中,2010-2012年的893.4亿元人民币对外援助金额中,44.8%投入于经济基础设施,而27.6%投入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此外,尽管成套项目建设和物资援助仍是中国主要对外援助方式,但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增长显著。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所长王泺说,中国的对外援助着力于为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帮助受援国建设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本国资源,筑牢发展基础,使之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道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已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跨越式发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由于近现代时期的工业化基础相对薄弱,到2013年底仍有8200多万贫困人口。

  然而,中国在坚持自身发展的同时,承诺持续增加对外援助投入,进一步优化援助结构。可以说,中国的对外援助金额正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趋势。

  尽管发达国家在对外援助绝对值上仍居世界前列,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最近五年来,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官方开发援助资金仅维持“相对平稳”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对外援助资金绝对值自然会增加,这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体现。同时,不断加大对外援助力度也是中国加深与亚非拉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关系的必要之举。

  中国对外援助因应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时代要求,反映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坚持以自己的节奏肩负大国责任,回应世界的需要。

  庞中英表示,“义利兼顾”的追求是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一贯理念。援助欠发达国家与地区,使其受益,是“义”,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受援国密切经济关系、实现互惠共赢,是“利”的要求,但不是“自私自利”。

  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发达国家的国际援助普遍带有政治、战略目的,或附加各种条件,包括传统的排他性条款和诸如“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等专门条款。

  王泺表示,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援助是一种南南合作,受援国拥有学习中国经验模式后自主选择的权利,中国的发展模式只是提供的一种借鉴,并非强制推广。

  中国正携手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并以自身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将更好地利用世界机遇,同时也让世界更好地分享中国机遇,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记者 刘斐 王迪 王建华)

  • 相关阅读
  • 中国出台航道法助力打造长江黄金水道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王恩博)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中国航道管理的“母法”航道法。分析人士指出,该法出台将助力打造中国长江黄金水道。  官方统计显示,中国现有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时间:12-29
  • 白俄罗斯政府全面改组 中方愿与白方加大相互支持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郭君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相信白俄罗斯新政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将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有记者问,27日,白俄罗斯总统任命科比亚科夫为新任政府...

    时间:12-29
  • 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郭君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经中拉双方商定,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将于2015年1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同拉共体成员国外长或代表将出席会议,...

    时间:12-29
  • 官方:开展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专项整治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工商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开展集中整治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专项行动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近期市场上出现部分经营者在空气和饮用...

    时间:12-29
  • 工程院院士:南水北调中线水价“不会太高”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来水逐渐进入京津冀豫受水区,水价问题受到民众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通水初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价“不会太高”,预计到终端北京的口门水价每吨为2.7元左...

    时间:12-29
  • 工信部:严格民爆行业安全监管 持续“打非治违”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消息,工信部近日下发《关于加强新常态下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严格属地监管,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打非治违”,...

    时间:12-29
  • 习近平特别代表李源潮将出席巴西总统连任就职仪式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今日宣布:2015年1月1日至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将应邀赴巴西出席罗塞芙总统连任就职仪式。...

    时间:12-29
  • 国家卫计委:全国一年查处无证行医案件4.4万件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日前通报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工作情况。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共查处无证行医案件4.4万件,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违法违规...

    时间:12-29
  • 专家:养老金需与工资增长挂钩 民众延退意愿不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2014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发布式——‘三中全会的理论突破与名义账户研讨会’”12月2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高庆波表示,根据我国近几十年的...

    时间:1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