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学”号科考船成功投放海底地震仪

“科学”号科考船成功投放海底地震仪

2015-01-20 01:10:00

来源:新华网

  截至19日晚,正在西太平洋雅浦海山海域执行科考任务的“科学”号科考船在既定区域投放了7个海底地震仪。这是中国首次在该海域投放这种仪器,目前所有海底地震仪回馈显示状态正常。

  随“科学”号执行本航次任务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李铁刚说,全球地质构造最活跃的区域在“板块”边缘,而西太平洋是研究板块俯冲过程的“天然实验室”。美日等国科学家对位于该海域偏北的马里亚纳岛弧研究得较多,而此次中国科考目的地雅浦海沟、卡罗琳海岭附近区域则鲜有研究。

  “这次投放的7个海底地震仪可持续捕获天然地震波。投放地的水深是4600米左右,按每秒1米的下沉速度计算,每台地震仪需一个半小时方可沉入海底。它们将在海底持续工作半年至一年,记录卡罗琳洋脊俯冲系统的微震数据和全球5.5级以上的远震数据。这些数据将由后续航次回收并读取,”“科学”号此航次首席科学家董冬冬说。

  “科考队员将对获得的微震数据进行精确定位,揭示卡罗琳洋脊俯冲系统地震的分布特征,同时求解地震的震源机制,结合热流和重力等其他地球物理参数,研究该区域应力场特征,并利用获得的近震、远震数据,开展上地幔三维结构研究,揭示洋脊俯冲系统的深部构造与动力学特征,”李铁刚说。

  载有74名船员和科考队员的“科学”号考察船于本月10日从厦门港起航,历时7天抵达西太平洋海域,预计2月中旬返回青岛港。(记者倪元锦 孟菁)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