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地方公车改革破冰如火如荼 多措施践行“最严车改”

地方公车改革破冰如火如荼 多措施践行“最严车改”

2015-02-01 10:58: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中央层面的大旗挥舞之下,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公车改革的艰难破冰。

  2015年开年,中央层面的公车改革进入了收尾的阶段,是否意味着接下来轮到地方政府具体落实?

  在此之前,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走在了公车改革的前列。江西省新余市在去年已经清理出了近800辆公车,目前只保留了134辆,报废处理老旧车辆之后,500辆公车也进行了拍卖。紧随其后,去年3月,深圳市也发布了市直机关公车改革方案,去年下半年有6批公车拍卖,总数是1500辆。

  在中央层面开始以后,更多的地方政府也紧随其后,1月27日,河北省税务系统人员透露,去年年底,河北省税务系统在省里开了有关公车改革的会议,虽然目前用车补贴没有发下来,目前改革已经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已经取消的公务用车如何处置,各地方政府的方案不同。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蒋力歌透露,北京市公车改革遵循“改革后的车补和公车支出费用低于改革前”原则,取消的公务车辆将不会进行拍卖,而是分为几类处理:淘汰一批年限长而且排放不达标车辆,另外一种是补充到一线执法执勤的部门。除了这个江苏、安徽、内蒙、深圳这些已经部分实施车改的省市以外,目前全国仍然有很多城市还没有实行公车改革。

  被业界称为“公车改革第一人”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在公车改革的问题上,地方所遇到的阻力和难题远比中央要复杂得多。地方上的改革将会有一个比较艰难的磨合期。《新京报》近期发表了文章指出:将一些旧公车卖掉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事实上,有一些地方还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公车,还成立了公车服务队,宣称将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营,谁用谁缴车。问题是,这些保留下来的公车可能会被一些领导所觊觎,还有一些单位还可以设立公车经费。如此一来,有些人可能既拿着“车补”,还这个能着一些公车,反而能更多地占到公家的便宜。

  车改是减少特权与腐败浪费的一种途径,但是改革还是要这个监督约束权力本身。这方面要落实下来,《新京报》称,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要防止相关人员左手领车补,右手动用公帑再买新车;还需要从预算编制等方面,防止中央机关在公车配置上乱花钱。通过更加严格的制度来约束,遏制“车轮上的腐败”,使“最严车改”不会浪得虚名。(记者费磊)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