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学”号科考船给西太平洋海底“量体温”

“科学”号科考船给西太平洋海底“量体温”

2015-02-10 12:09:00

来源:新华网

揭秘中国划时代的海洋综合考察船“科学”号 新华社记者 冯琦 编制

  “科学”号科考船9日在西太平洋雅浦海沟附近海域投放热流探针,以获取海底热流信息。科研人员将其比喻为给海底“量体温”。

  热流项目作业组负责人宋永东介绍说,“量体温”所使用的“体温计”是一根7.5米长、自重965千克的热流探针。从“科学”号后甲板处由钢缆放入海底后,凭借额外增加的500千克配重,这支“体温计”可以竖直插入洋壳表层,也就是亿万年来形成的海底沉积层中。

  “当热流探针的姿态满足条件时,探针上的22个温度传感器会被自带电源瞬间加热,并记录降温过程中每秒温度值。回收后,根据传感器获得的海底沉积物原位温度梯度和热导系数,我们可以推算出海底热梯度的分布情况,”宋永东说。

  海底热梯度是指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向海底表层扩散的状况。根据海底热流值结合深层地震等地球物理资料,科研人员可以探究洋壳俯冲活动的特征。按计划,“科学”号本航次将在14个站位投放热流探针,横跨雅浦海沟区,探测区水深在两千米至五千米之间。

  据随船执行科考任务的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李铁刚介绍,全球地质构造最活跃的区域在板块边缘。西太平洋不仅是研究板块俯冲过程的“天然实验室”,也是对中国近海环境影响最大的海域。

  他表示,中国科研人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对西太平洋进行持续研究,通过热流探测、岩石取样等多种手段了解深海岩石圈构造特征,以便加深对太平洋板块结构和海山演化的认识。(记者孟菁 倪元锦)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