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七十六岁老院士:“搞科研 就是为了国家强盛”

2018-10-03 06:31:58

来源:人民日报

  一名七十六岁老院士倔强的科研生涯  “搞科研 就是为了国家强盛”(中国有我)

  76岁了,郭光灿院士一直都很忙。他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开创者,科研硕果累累,本可颐养天年,但至今仍旧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记者见到他时,郭老刚从成都开会回来。黑白相间的头发,是岁月在他身上的积淀;消瘦的面颊、宽厚的眼镜,流露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激情。

  1942年,郭光灿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渔村,从小就天资聪慧。1960年,以数理化三科均为98分的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5年后,郭光灿大学毕业,获无线电电子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从此,除了讲台授课,搞科研成了他最大的爱好。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春天的到来,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那时候一心就想把时间找补回来。”郭光灿回忆,当时条件艰苦,冬天没有暖气,抱着一个暖水壶,每天看书到半夜是常态。

  “当时因为经费缺乏,做起科研来往往是捉襟见肘,在那样的情况下,发现光做实验行不通,就改做理论,于是选择了光学领域中的冷门——量子光学。”从那时起,郭光灿开始了自己倔强的“少数派”科研生涯。

  选择量子光学,纯粹是从学术爱好出发,因为大学学的是量子力学,量子世界的奥妙激起他的好奇心。“要是把量子理论用到光学中去,一定会有新现象。”郭光灿推测。

  1981年,39岁的他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公派出国学习。在国外两年,郭光灿发现,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国外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涉足,而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人问津。

  目睹了这种差距,郭光灿并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热情投入到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中。他暗下决心:回国后一定要把这门新的学科组建起来。

  1984年,他用校方资助的2000元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次量子光学会议,与会的20多名科技人员虽然大多未曾开展过量子光学研究,这次会议却成为中国量子光学发展的起点。

  回国后,随着研究重新步入正轨,郭光灿对量子领域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这时,一个新的想法开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上世纪90年代初,当量子信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际学术界悄然萌芽时,郭光灿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极富生命力的崭新发展方向,是中国可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一席之地的大好机遇。

  然而,搞好科研,仅凭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在提出量子信息之初,这一想法遭到了不少质疑:量子信息理论能否具有说服力?量子光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量子信息能搞成吗?郭光灿这样回答:“要以搞‘两弹一星’的精神来推动量子信息的发展,以抢占先机。”

  “从事量子光学是基于兴趣,但研究量子信息不仅仅是兴趣。”郭光灿坦言,量子信息可以为国家未来的科研和国防实力作出贡献。有了这样的论断,他又一次选择了“冷门”。

  做理论、培养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提高基础。5年后,郭光灿的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所带领的学生队伍也逐渐成长起来,并先后培养出多名科学院院士,其中就包括潘建伟、彭堃墀、孙昌璞和杜江峰。

  在郭光灿看来,这批院士就好比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的一颗颗种子,为量子信息10多年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当年被视为偏科冷门的量子信息成了全世界致力研究的热门。回忆起这段经历,郭光灿充满自豪,“我们搞科研就是为了国家强盛。”

  “郭老没有什么爱好,如果有,那就是待在办公室和实验室。”郭光灿的助理段开敏说,郭老现在一年仍有不少时间在外出差做学术交流,“他周末很少休息,也没有星期几的概念,说起时间都是几月几号。”

  明年,是国内第一次量子光学会议召开35周年。“准备把当年参加会议的老先生再次邀请过来,告诉他们,当初播下的量子研究的种子,开花了。”郭光灿认为,这就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价值。

  从事了一辈子量子领域的科研工作,已过古稀之年的郭光灿依旧坚守如初,在他看来,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论身处哪里,都应当为自己国家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作出贡献。这是时代的担当,也是民族的传承。

  【网友留言】

  网友xBukb:锦绣山河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节节高升,伟大的祖国我爱您!

  网友嚣。:我在祖国边陲,我为祖国祝福,愿祖国繁荣昌盛。

  网友1exJa:我以我心爱祖国,我以我行报祖国!

  网友非诚勿扰:复兴路上有你我,奋斗的中国最美丽。

  网友小鱼儿:为您添砖,为您扬帆。

  网友慧慧sorry:我们最强大的背景就是中国!我爱您,祖国母亲。

  网友和风福韵:凝心聚力,有你有他也有我,愿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人民越来越幸福安康!

  统筹:祁嘉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沈亦伶

徐 靖

  • 相关阅读
  • 各地陆续迎来返程客流 全国铁路累计发送人数突破1亿人次

      央视网消息:今天(6日)是国庆假期的第六天,从昨天(5日)开始,很多短途旅游、探亲的朋友开始规划返程,各地陆续迎来返程客流。截至目前,全国铁路累计发送人数已经突破1亿人次。   昨天(5日),全国铁路客流...

    时间:10-06
  • 党员干部8小时外能不能搞点“副业”?权威解答来了

      党员干部能不能在八小时外搞点“副业”?权威解答来了!   “陈树隆、周春雨等既想当大官、又想发大财,长期‘亦官亦商’,大肆攫取巨额经济利益,违规从事投资经营等活动。”   前不久,中央纪委国家监...

    时间:10-06
  • 习近平考察湖南十八洞村你所不知道的那些细节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在十八洞村,总书记还明确要求“不栽盆景,不搭风景”“不能搞特殊化,但不能没有变化”,不仅要自身实...

    时间:10-06
  • 从习近平这十句话,读懂美丽中国的真谛

      【编前语】国庆假期,人们置身于绿水青山之间,享受着节日的快乐,美丽风光尽收眼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速,美丽中国迈出坚实步伐。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

    时间:10-06
  • 6日各地将陆续迎来返程高峰 全国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本报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张洋)5日,国庆长假进入第五天,全国道路交通形势总体安全有序,主要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及主要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未发生长时间、大范围交通拥堵。从下午开始,一些地区道路返...

    时间:10-06
  • 国庆假期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1亿人次

      本报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陆娅楠)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10月5日,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预计发送旅客1315万人次,国庆假期铁路旅客累计发送人数突破1亿人次。   10月4日,全国铁路开行列车8...

    时间:10-06
  • 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科技创新 跨越发展

      科技创新 跨越发展(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多项指标位居世界前列——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

    时间:10-06
  • 行进:上汽的邻居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行进:上汽的邻居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有句俗语叫“同行是冤家”,在如今的上海正在上演着“冤家成邻居”的有趣故事。今天的改革开放40年《行进》...

    时间:10-06
  • 人民日报:人在游、网在看、云在算

      “人在游、网在看、云在算”(今日谈)   周人杰   食品安全能不能实时监控?交通拥堵怎样靠联网破解?景点“宰客”、平台“杀熟”等行业痼疾如何根治?进入互联网时代,旅游行业监管面临现实挑战,更有技...

    时间:10-06
  • 假期放弃休息坚守一线 很多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坚守岗位 无私奉献(以奋斗成就伟业 祝祖国繁荣富强)  国庆假期,走出家门,到名胜风景区看一看,是不少人的度假方式。也有很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默默奉献。  放弃休息坚守一线  中科炼化湛江项目是中...

    时间:10-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