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弥留之际 他最惦记的是开发固热能

2018-10-08 05:33:01

来源:科技日报

  弥留之际 他最惦记的是开发固热能

  留声机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是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写下的遗言。就在留言后不久,他便离我们而去,终年56岁。

  国家博物馆最近正在联系李德威的家属,有意收藏李德威临终遗言纸条。

  高原科研30载,只为实现科学理论创新

  李德威研究青藏高原近30年,行程超8万公里,曾历险11次。

  1990年,李德威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紫金教授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课题,在此期间他发现了许多与地质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弄清原因,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花3至4个月的时间在青藏高原上进行科研工作,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1992年李德威提出了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以非常简洁的模式和合理的动力来源完整地解释了青藏高原上的各种现象。

  此后,李德威又相继提出了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以及由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

  在李德威刚提出“层流构造假说”的时候,很多人私下议论:“一个教授,不把心思放在发SCI论文上,却固执地搞什么科学理论创新。”有人甚至认为其理论是“天方夜谭”,但李德威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更不愿随波逐流。

  报名参与汶川救灾,提出地震成因理论

  2008年,震惊中外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第一个报名。随后他奔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在进行灾区调查工作过程中,李德威冒着生命危险,不辞辛劳与时间赛跑,为挽救生命尽了一切努力。满目疮痍的灾区景象深深地刺痛了李德威的心,他说,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太大了,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出预测地震的方法。

  自此,他自筹经费开始研究地震机理和预测技术。此后几年,李德威提出了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假说、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同时还发表了一系列与地震相关的论文,对芦山、鲁甸、景谷、康定等强震进行了准确的中、长期预测。

  李德威提出的地震成因理论认为,地震与地下热能和热流体的局部聚集有关。如果地下聚集的热能可以被提前缓慢地释放掉,就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降低地震的震级并减少其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同时,提取出来的地热能还可以供生产生活使用,从而造福人类。

  今年年中,在一次学术会议的间隙,李德威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道,他想利用钻探废井监测地下热流体动向,以期实现地震短期预报。

  打出“中国东部第一井”,病重不忘培育后辈

  近年来,随着对地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李德威开始用创新理论研究固热能,这是一种由于地球物质发生固态流变而产生的热能。

  李德威团队通过重点研究南海、雷琼裂谷及周边的固热能热源及控热构造,查明了雷琼裂谷南侧的固热能分布规律。今年3月,他们在海南琼北打出了“中国东部第一井”,展现了我国固热能的开发和利用的美好前景。

  2018年5月,李德威在海南组织召开了“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极大地鼓舞了地热界同仁与新能源相关企业的研究与投资热情。

  然而,从海南回到武汉后,李德威就住进了医院,被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病重之际,同事到医院来看望李德威。“当时他己经肿得很厉害,握手都很困难。”一位同事回忆道,李德威一见到同事说的却是项目的人员安排,他说自己已经没力气了,希望学校能继续把事情办成。

  李德威的病情十分严重,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一心想着科研进度,常常召集学生到病房开会。9月9日,他最后一次召集了1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病房开会,边打点滴边听每个人介绍自己的学业和科研进展。

  9月12日,李德威住进ICU,已经不能说话,他借护士的笔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字。曾与李德威一起共事过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李德威的事迹令人动容,在生命垂危之时还心系科研,体现出的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 相关阅读
  • 违纪违法官员“花钱平事”反被骗 吃闷亏咎由自取

      “花钱平事”吃闷亏,咎由自取!  近日,辽宁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原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王志富受贿案情被披露。其中,王志富在2016年4月底接受中央纪委驻工信部纪检组谈话后,托人找关系企图“花钱平事”反...

    时间:10-08
  • 无锡: 让创新成果迸发“场效应”

      无锡: 让创新成果迸发“场效应”   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企百县调研行   本报记者 过国忠 实习生 雷 宁   编者按 在城市、在县域、在企业,一声声聚心聚力的号角,一次次谋新谋变的过程,一个个创新...

    时间:10-08
  • 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哪个更安全? 答案原来是这样

      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哪个更安全?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不少消费者被贴着“零农药”“纯天然”“营养更健康”标签的食品吸引,视其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却对转基因食品充满了质疑,甚至恐惧。但是有...

    时间:10-08
  • 宁夏高院列院庭长审案权力清单

      宁夏高院列出院庭长审案权力清单 从“幕后监制”变“领衔主演”院庭长办案质量如何监督  ◎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

    时间:10-08
  • 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访国防科技大学智库李自力研究员

      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  ——访国防科技大学智库李自力研究员  诚信建设万里行  “做科研诚信的自觉践行者,努力把科研领域建成求实之圣地、诚信之典范。”9月27日,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次面向国防科...

    时间:10-08
  • 胆固醇流出可加速斑块缩小

      声动力学治疗动脉硬化有新突破  胆固醇流出可加速斑块缩小  科技日报哈尔滨10月7日电 (通讯员衣晓峰 生利健 记者李丽云)利用声动力学疗法可以加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胆固醇(脂质)的流出,从根源上促进...

    时间:10-08
  • 四省会城市共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四省会城市共建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日报讯 (记者俞慧友)记者从近日在长沙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科技合作联席会”上获悉,武汉、长沙、合肥、南昌等四省会城市,将联袂共同打造科技服...

    时间:10-08
  • 叶挺烈士近亲属起诉的名誉侵权纠纷案一审宣判

      叶挺烈士近亲属起诉的名誉侵权纠纷案一审宣判  本报讯(记者倪建军)9月28日,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法院对叶挺烈士近亲属叶正光、叶大鹰、叶铁军等起诉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西安摩摩公司)名誉侵权案一审...

    时间:10-08
  • 山西:煤炭大省绿色转型

      山西:煤炭大省绿色转型  改革开放40年  区域力量  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2%,山西保有煤炭资源储量却超过全国的20%;   在全国十六大炼焦煤矿区中,山西拥有五个;  焦煤、无烟煤等稀缺煤种,山西储量...

    时间:10-08
  • 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

    本规定自11月1日起施行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 熊丰)公安部日前发布《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这一规定自1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网络安全防范需要和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的具体情况,...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