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结束混战,互联网医疗进入牌照时代

2018-10-10 03:07:37

来源:科技日报

  规范线上诊疗行为相关文件出台  结束混战,互联网医疗进入牌照时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网络授课将课堂搬上互联网一样,互联网医院将诊室搬上互联网。然而与网络课堂不同的是,这是关系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医疗事业,为了让互联网+医疗真正成为百姓享受均等、普惠、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有效途径,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制定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等文件,给予制度保障。

  实体医院地位不变 打破互联网医院商业探索乱象

  在系列文件未出台前的一段时间,互联网医院曾多次站在风口浪尖,也曾传出“叫停”风波。对于此前一些商业模式的探索,有专家表示,应正视互联网是工具这一角色,不应期待其替代或颠覆医院。“医院切实担负着我们近14亿人口的生命安全责任。如果颠覆,现有的秩序一旦出现混乱,恐怕不仅是老百姓在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了。” 汇医在线CEO何毅如是说。

  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此前的风波和业界对政策的揣摩“一锤定音”。文件中规定:互联网医院有两种形式,一是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二是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依托实体医院。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指出:“有了实体医院就有了责任主体,互联网医院将和实体医院一起纳入质控体系。”

  9月25日,北京市首家互联网医院“开诊”,正是互联网医院的第一种形式。当天,北京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患者可以通过“掌上北京医院”的APP享受到北京医院医护团队的智能导诊、视频门诊等。“第二类的互联网医院,是第三方如互联网企业来申请举办互联网医院。”焦雅辉介绍,如果互联网企业要开办互联网医院,必须跟一家实体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建立紧密合作。协议生效时,互联网医院生效,协议变更废止,互联网医院取消。也就是说,是否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决定着互联网医院的合规与否。

  微医平台便是第二种形式。相关资料显示它聚合了全国1900家重点医院,不仅如此,其自身还先行开办了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实体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按照新发布文件,与它签订合作协议的所有重点医院都解除协议,同时其医院实体许可证失效时,该互联网医院的资质也将自行取消了。

  激发医务人员活力 互联网企业成实体医院有益补充

  与互联网医疗界最疯狂时到处开办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不同,这些文件的落地让一些务实的互联网企业将“为公立医院的主体格局提供服务”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参与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发展中来。

  早上6点半,一位患者咨询病情后,在微医平台给301医院的许勇大夫留言表示感谢:“您够辛苦的,起得这么早。”翻看这个平台的互联网诊疗记录可以发现,不只是清晨6点,深夜22点,包括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患者随时可以向医生咨询病情,不用挂号排队,将相关诊断影像上传发送,就可以得到医生的用药和治疗方案建议,整个咨询过程公开,诊疗费用透明。而且不受地域限制,无论是初诊患者来自山东烟台还是安徽蚌埠,都可以向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医生咨询问诊。

  “互联网+医疗是社会力量对实体医院的一个补充,通过建立连接,充分调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打破现有医疗体系的行政边界,实现医疗资源的再分配。”健康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万能如是说。对此,何毅也有着相似的理解,他表示,互联网+医疗服务应把握两点,即服务于医疗机构、实现医患信息对称。

  同时,政策的明确落地也将激发出医务人员的活力。互联网+的帮助下,实体医院医生可以打破“院界”,互通有无,集结组队,攻坚克难,不仅解放生产力,还能最大限度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北京和上海医院的医生可以直接在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上执业,不需要再重新办理多点执业或者执业变更的手续。”焦雅辉说。

  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为例,该院的智慧医疗云平台,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34家协作医院以及新疆的3家医院,实现了线上咨询、会诊、支付、双向转诊、协同检查检验、互联网处方、第三方药物配送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介绍:“云平台使分诊更可行,复诊更方便。医生在平台开具电子处方,通过药师在线审方后,进行第三方药物配送,直接将药送到患者手中。”

  搭建监管平台 划“红线”让线上诊疗更安全

  “文件明确地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分为三类:远程医疗、互联网诊疗活动和互联网医院,并明确了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准入程序。”焦雅辉说。

  “如果我是外科医生,我给病人做过手术以后,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如果这个病人我没看过,就只能提供线上的咨询,不会给他任何的处理,他如果要处理,就必须要到实体医院去,这是医疗的规范。”蔡秀军用贴切的实例说明诊疗活动的严肃、严重性,以及其规范的必要性。

  在作为虚拟世界的互联网上,更便于作假者作假、欺骗者行骗,因此利用互联网提供更好的服务对监管指挥来说是一个挑战。焦雅辉说,此前,一些互联网企业建立的在线、云端的纯虚拟互联网医院,没有办法去监管。如果发生医疗纠纷时难以受理和处理,诊疗活动安全性也难以保障。

  为此,文件规定互联网医院进行准入审批前,首先要建立省一级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监管平台。焦雅辉解释:“建立监管平台是审批互联网医院重要的前提,如果省一级没有建立起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就不能审批互联网医院。”

  也就是说,监管平台是后续服务的先决条件,有这个“1”,后面的“0”才有意义。焦雅辉介绍,监管平台的监管范围不局限于互联网医院,还包括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服务。要对所有通过互联网的在线医疗服务进行监管、对医务人员资质进行监管、对处方流转进行监管、对信息安全进行监管……一言以蔽之:只要通过互联网开展医疗服务的,必须都要接入到互联网医疗行为监管的平台。

  文件还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法律责任关系:实体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变成一个责任共同体,双方共同承担法律责任。“责任的明确,更加有利于我们实施线上线下统一的监管。”焦雅辉说。

  此外,文件还对互联网医疗的执业规则和医院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例如,不得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不得在未核准的科目内实施诊疗;互联网医院必须设置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信息技术服务与管理部门、药学服务部门等。

  • 相关阅读
  • 人民网评:从“平‘语’近人”中读懂总书记深沉情怀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昨天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

    时间:10-10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二集)   治国有常民为本   内容提要   本集旨在阐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使用的“治国有常...

    时间:10-10
  • 习近平引经据典谈改革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中国融入广阔世界,让世界发现新的中国。   40年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迈向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最自信、最豪迈的宣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时间:10-10
  • 宋炎:G20当晚的“船老大”

      宋炎:G20当晚的“船老大”   雷峰塔下的西湖马家湾码头,气派的仿古游船“宝石舫”号正在这里维护保养。56岁的宋炎手持水枪,仔细冲洗着船体。   2016年9月4日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及贵...

    时间:10-10
  • 在职期间违规从下属单位领福利 退休了也要受到处分

      在职期间违规从下属单位领福利 退休了也要受到党纪处分!  “退休了还受到党纪处分?看来‘安全着陆’只是自欺欺人呀。”近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干部钱沼富被处分的消息引起该镇党员干部关注。钱沼富于201...

    时间:10-10
  • 第15届海峡两岸电子展在台北举行

      第15届海峡两岸电子展在台北举行台北国际电子产业科技展展场。(机电商会台北办事处供图 中国台湾网发)  2018年10月9-12日,第15届海峡两岸电子展在台北南港展览馆如期举办,该展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时间:10-10
  • 高铁旅游,不只是看景

      【深度观察】高铁旅游,不只是看景   本报记者 杜鑫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高铁旅游备受青睐。有报告指出,到2025年,高铁旅游将占国内旅游的20%以上。   高铁旅游火热的背后,一方面得益于消费...

    时间:10-10
  • 让“材料出政绩”等习惯性造假者没有市场

      中纪委机关报:让“材料出政绩”等习惯性造假者没有市场  “为出新、出彩,挖空心思遣词造句,力求文字工整对仗,包装好看;过去的工作现在拿来说,或者‘将来时’变‘完成时’,反正成绩不够,材料来凑……...

    时间:10-10
  • 澳新州上议员肖凯·莫索曼: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就像一台蒸汽机

      (改革开放40年·论中国)澳新州上议员肖凯·莫索曼: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就像一台蒸汽机   中新社悉尼10月10日电 题:澳新州上议员肖凯·莫索曼: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就像一台蒸汽机   中新社记者 陶社兰...

    时间:10-10
  • 西安高新区启动“三次创业” 打造IT产业第五极

      西安高新区启动“三次创业”,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加快打造“创新之都”——   西部这些企业,难以置信的“卧虎藏龙”   本报记者 毛浓曦   西安,秋初,西三环以西,软件园新城。   道路崭...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