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航天:长征火箭成国家名片 从几颗星到“满天星”

2018-11-03 13:37:59

来源:新华网

北京时间10月25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洋二号B”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郑逃逃 摄 北京时间10月25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洋二号B”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郑逃逃 摄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题:“潮涌天地间,建设新航天”——中国航天科技加速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

  新华社记者胡喆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90次发射,运载火箭形成系列谱系,进入空间能力大幅提升;东方红系列卫星平台遨游星瀚,“神舟”“嫦娥”逐梦航天……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个个响当当的“大国重器”无疑是我国航天事业多年建设取得的国家名片。改革开放40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加速发展,正朝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的目标不断努力。

  40年:长征火箭成为国家名片

  2018年10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这也是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

  潮涌天地间,中法海洋卫星的成功发射只是中国航天发展的一个缩影。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航天40年来不断标注“新高度”,始终将目光投向世界,打造了长征火箭这一世界知名品牌。

  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向世界正式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投放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从1994年2月8日长三甲火箭首飞成功至2018年9月,长三甲系列型号共完成90次发射,成功率近98%,在我国通信卫星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风云气象卫星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及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长二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长二F载人火箭,有着“神箭”之称。历经7年研制路,1999年11月20日首飞成功以来,先后将14人次航天员送入预定轨道,成为长征家族里的“明星”火箭。

  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伴随着中国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经过40多年发展,长征运载火箭成为拥有17中型号的大家族,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和远征上面级首飞均取得成功,具备了发射低、中、高轨道不同类型航天器的能力,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有力注脚。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郝照平介绍,截至目前,以一院为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已完成180多次发射任务,成功将400余颗空间飞行器送入太空,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50余次商业发射服务。火箭的可靠性、适应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均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从几颗星到“满天星”:中国只用了40余年

  1978年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四颗返回式卫星,同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

  这次会上,“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做了题为《关于人造卫星的成就及展望》的发言,详细介绍了我国返回式卫星的研制经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天,中国航天吹响了进军宇宙的号角。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院长张洪太介绍,从第一颗卫星成功升空,到2010年完成第100颗卫星发射,五院历时42年;再到2016年完成第200颗卫星发射,仅用了6年。随着覆盖各领域航天器的综合研制能力不断增强,五院航天器的可靠性、安全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成功进入国际宇航企业第一梯队。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嫦娥”系列探月卫星……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展厅内,无数中国航天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成果,静静陈列于此,接受着无数后来者的致意。它们从这里出发,并将不断激发创造新的辉煌。

  “当你意识到我们所做的事是国家大事、民族大事,那种满足感、归属感,什么都换不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赵小津说。

  为了星空的奥秘:航天科技集团向着“新航天”迈进

  多项航天工程取得世界性重大成就,连续5年在中国军工企业中保持第一,自2015年起连续4年进入世界500强……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不断“强筋健骨”,正加速淬炼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型航天企业集团。

  去年底,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发布《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系统规划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能力建设前景与发展蓝图:

  2020年长征八号首飞、2030年左右重型运载火箭实现首飞、2035年左右运载火箭实现完全重复使用、2040年左右未来一代运载火箭投入应用、2045年具备规模性人机协同探索空间的能力……未来,中国航天的目标更加明确,脚步愈发轻快。不论是公众较为关心的太空旅游、可回收火箭等热点,还是智能火箭、载人登月、载人登火星等焦点均有涉及。

  为了探索星空的奥秘,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表示,未来3年,航天科技集团将以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建设为目标,着力实施多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夯实基础。

  “到2030年,航天科技集团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支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前列,抢占全球太空经济产业链高端,加速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吴燕生说。

  • 相关阅读
  • 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再次形成 短时间内自然泄洪可能性不大

    11月4日上午,航拍金沙江堰塞体情况。昌都市政府应急办 供图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4日讯(记者 张宇)今(4)日,记者从甘孜州政府新闻办获悉,据11月4日8:51最新消息,金沙江“11.3”山体滑坡已阻断金沙江水,堰...

    时间:11-04
  • 王岐山会见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孙奕)国家副主席王岐山3日在钓鱼台会见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   王岐山表示,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友好历经时间考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中方将...

    时间:11-04
  • 新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增强民众健康获得感

      中新社乌鲁木齐11月4日电 题:新疆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增强民众健康获得感   中新社记者 孙亭文   “再看看是否带着社保卡呢?”出门前,58岁的黄舒兰再三叮咛老伴千万别遗漏了社保卡。每年冬季,许...

    时间:11-04
  • 习近平向“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4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欢迎...

    时间:11-04
  • 中国精准扶贫实施五年来取得历史性成就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五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五年来,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时间:11-04
  • 中关村勇于人先 打造中国最具活力英才聚集高地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于立霄)中关村注重科技创新,打破机制束缚,实施先行先试的人才政策,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历经40年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英才...

    时间:11-04
  • 王岐山会见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张蔚然)3日,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钓鱼台会见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   王岐山表示,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友好历经时间考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

    时间:11-04
  • 【图解】进口博览会地图:逛吃逛吃,根本停不下来

      说起即将于11月5日开幕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少人最期待的,莫过于遍布七大展区里,数也数不清的各类展品。新奇有趣的高端智能设备、“脑洞大开”的生活黑科技、来自各国的特色美食……快拿好这张“进博会...

    时间:11-04
  • 应急管理部派出工作组赶赴金沙江再次山体滑坡现场

      应急管理部派出联合工作组赶赴金沙江再次山体滑坡现场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4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针对3日原“10·11”山体滑坡点再次发生滑坡,应急管理部立即调度,并派出联合工作组...

    时间:11-04
  •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亲”“清”一个都不能少

      【评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亲”“清”一个都不能少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

    时间:1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