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永不褪色的广九直通车:用服务连接广州和香港

2018-11-05 15:36:01

来源:人民铁道报

  永不褪色的传承

  ——记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九客运段广九车队

  ■本报记者 朱进军

  40年,连接粤港,见证沧桑变幻;

  40年,不忘初心,助力改革发展。

  从1979年广州至香港的广九直通车开行至今,担当列车值乘任务的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九客运段广九车队的一代代乘务员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架设起了腾飞之路。

图为即将出乘的广九车队乘务员们。广九客运段提供

  心中有国,立足岗位忠诚报国

  广州至香港九龙铁路于1911年全线通车,然而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条铁路几经中断。1979年4月4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九直通车恢复开行。

  “这趟车有着光荣的传承。”首趟广九直通车列车长、广九客运段退休职工邬元菊告诉记者,广九车队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广深二组,担当广州至深圳客运列车的乘务工作。班组的刘秋容、刘淑英等先进人物,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9年广州东站至香港九龙红磡站的直通车恢复开行,广深二组改名为广九二组,担当直通车乘务工作。上世纪末,广九二组改名为广九车队,现有职工105名。

  广九直通车的开行,让中国又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窗户。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精华,把糟粕拒之国门之外,这是从广九车队乘务员们第一天值乘开始,就被赋予的一项重任。

  “我们所有人员都作出了‘拒腐蚀、永不沾’的承诺。”邬元菊说。每当有旅客给列车员小费、红包,她们都婉言谢绝,没有一个人会把它装进自己的口袋。

  不光有诱惑,还有恐吓。在广九直通车开行初期,有些敌对分子会打电话给铁路部门,宣称线路或者铁路上有炸弹。为了确保旅客安全万无一失,列车都要停下来检查。虽然最后,每一次排查都发现是骗局,但是,每次在紧张时刻,广九车队的乘务员们从不会退缩,都在车厢里安抚旅客情绪。

  “当时,谁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既然在这个岗位,就要挺身而出。”邬元菊表示。

  物换星移,广九直通车从最初的每天开行1对,到现在每天开行12对。运行区间从广州至香港,延伸至佛山、上海、北京至香港。列车的车型在不断改进,列车运行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广九车队“拒腐蚀、永不沾”的承诺从未改变。近40年来,广九车队的乘务员没有发生一件违反纪律、有损国格人格的事情。车队也收获了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心中有责,开拓创新争创一流

  “广九直通车不仅代表铁路形象,而且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做好列车服务责任重于泰山。”广九车队党支部书记裴冬说。

  责任牢记心间,创新提升使命。广九车队一直争当全国铁路客运服务的排头兵,曾开创多项服务“第一”,影响全国。

  广九直通车乘务员是铁路乘务员中第一批化淡妆、抹口红、穿西服,系领带、穿皮鞋的,开了全国铁路服务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广九直通车首次挂上豪华餐车,首创在列车上提供自助餐、西餐、早茶等多种选择的餐饮服务。这是中国铁路餐车第一次提供自助餐服务。这趟车还是第一个开展免税商品销售服务的列车。广九车队是第一个列车员实现普通话、英语、粤语服务的车队。

  榜样档案

  广九客运段广九车队

  广九客运段广九车队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广深二组,担当广州至深圳客运列车乘务工作。1979年4月4日,广州东站至香港九龙红磡站的直通车恢复开行,广深二组改名为广九二组,担当直通车乘务工作。上世纪末,广九二组改名为广九车队。近40年来,一代代广九车队的乘务员以创建世界一流服务品牌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先进事迹被拍摄成《广九姑娘》《穿越罗湖桥的姑娘》在全国展播。

  采访手记

  服务的魅力

  “这趟车乘务员服务好”“这趟车干净卫生”“餐车大厨现场制作的鸡腿非常好吃”……当记者体验广九直通车时,随机采访了多位旅客,没想到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广九直通车的忠实粉丝,长期以来,已习惯乘坐广九直通车往返香港和内地。

  旅客们喜欢广九直通车的理由有很多,追根溯源,是广九车队的服务已深深打动了他们,融入了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用手摸窗台,一尘不染。车厢里随脏随扫,给人以五星级宾馆的感觉。”一名香港旅客告诉记者,他在香港一家公司驻广州的办事处工作,经常坐直通车往返香港和广州,对广九直通车的服务非常满意。

  近40年来,一代代广九车队的乘务员不忘初心,传承“心中有国、心中有责、心中有德、心中有爱”的精神,始终保持了高标准、高品质的服务,并历经日月的积累,让旅客成为忠诚的“铁丝”。

  这就是服务的魅力,长期坚持、长期坚守,才能历久弥香、源远流长。

  • 相关阅读
  • 手机信号、垃圾处理对人有害吗? 仅有知识还不够

      手机信号、电力设施、垃圾处理对人体有害吗   应对环境与健康问题,仅有知识还不够   本报记者 李 禾   四川成都市某小区因手机信号差,需增添信号设备,但移动公司工程人员进入小区施工时,遭到部分...

    时间:11-06
  • 科技金融结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科技金融结合如何破解这些难题  本报记者 李 艳  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背景下,科技与金融要怎样实现深度融合,才能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近日举行的2018天府金融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金融、...

    时间:11-06
  • 秋冬季鼻炎发作 这些网传治疗“妙招”并不妙

      本报记者 付丽丽   “阿嚏、阿嚏……”每到秋冬季节,小张的鼻炎总是不期而至。鼻炎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不发则已,一发则纠缠难愈,令人苦不堪言。“苦民所苦,急民所急”,于是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

    时间:11-06
  • 全国832个贫困县已有153个摘帽 剩余贫困县如何摘?

      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153个县脱贫摘帽,剩余贫困县如何摘帽?   10月17日,国务院扶贫办官方宣布,经县级提出、市级初审、省级核查和公示等程序,再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专项评估检查,2017年全国有20个省区...

    时间:11-06
  • 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解读习近平主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题: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解读习近平主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季明、韩洁、何欣荣、仇逸   这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11月5日上午,世界...

    时间:11-05
  • 新华时评:大海之喻凸显中国经济底气信心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题:大海之喻凸显中国经济底气信心   新华社记者安蓓、张辛欣、陆文军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

    时间:11-05
  • 彭丽媛会见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首届进博会)彭丽媛会见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5日在上海会见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时间:11-05
  • 王毅会见墨西哥候任外长埃布拉德

      (首届进博会)王毅会见墨西哥候任外长埃布拉德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5日在上海应约会见墨西哥候任外长埃布拉德。   王毅请埃布拉德转达习近平主席对洛佩斯当选总统的亲切问...

    时间:11-05
  • 王毅会见捷克外长佩特日切克

      (首届进博会)王毅会见捷克外长佩特日切克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5日在上海会见捷克外长佩特日切克。   王毅说,今天上午,习近平主席同泽曼总统等各国领导人共同出席首届中...

    时间:11-05
  • 习近平会见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首届进博会)习近平会见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在上海会见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   习近平指出,立陶宛是波罗的海地区重要国家,也是中国...

    时间:1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