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开放包容共享未来

2018-11-06 07:28:59

来源:光明日报

  开放包容共享未来  ——直击进博会中国馆

11月5日,人们在中国馆内参观。 新华社发

中国馆展出的农产品。本报记者 任维东摄/光明图片

  11月5日,一名格鲁吉亚政府代表团成员在中国馆内体验驾驶高铁。新华社发

  【进博会时间】

  进博会开幕首日,作为东道主展馆的中国馆备受瞩目。远远望去,斗拱、飞檐等传统建筑元素,加上充满科技感的设计,使名为“共羽华平”的中国馆显得开放、大气,既有中国风,又有国际范儿。

  展区顶上,几块条形屏幕上的水墨山水间阵阵白鹤掠过,宛若仙境。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为观展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和体验。

  整个展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中国开放的大门 只会越开越大

  在中国馆,处处都散发着开放包容的气息。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货物进口国,预计未来15年中国将进口24万亿美元的商品。展馆正中,大号字体向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一幅国际陆海贸易大通道的高清电子示意图密集的节点告诉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走向了世界、世界走进了中国。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电子沙盘全景式展现了中欧班列西部通道、中部通道、东部通道的开行盛况。

  “中国馆独具匠心,让人在很短时间里感受到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体会到向世界开放的姿态。”来自贵州交易团的杨文莉女士说,贵州这次有800多家企业参会,涵盖了医疗、工程等各个领域,将充分利用好进博会这个世界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中国馆还设香港、澳门、台湾3个子板块,分别以“香港进”“澳门荟”“台湾亲”为主题,展现了两岸四地经贸合作发展成就和共享机遇、融合发展的新气象。以“流动”为主要设计概念的香港板块,反映了香港在信息、知识、货物和人才方面的“流动”特质。通过展区工作人员提供的混合实景装置,就可以“登”上“香港进”导航船,和船长互动对话,进一步了解香港开放发展情况。

  创新的力量引领发展

  中国馆分八部分,包括序言、创新发展单元、协调发展单元、绿色发展单元、开放发展单元、共享发展单元、港澳台展区和结语。

  来自安徽交易团的刘辉兴致勃勃地坐在“复兴号”高铁模拟驾驶台上,手握操纵杆:“现在列车从北京南站出发。”刘辉凝视着大屏幕,把操纵杆慢慢前推,25秒钟后,列车速度提升到每小时350公里。“按照这个时速,四小时后可以直达上海。”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中国馆,创新的元素、科技的力量、互动的体验,使中国馆既恢宏大气,又充满乐趣。

  中国高铁体现着飞速前进的中国速度;每秒12.23亿亿次浮点运算速度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彰显文明古国的新面容;智能骨科机器人蕴含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文的关怀……

  这些高科技产品,无一例外有着鲜明的标签:中国智造。

  来自乌拉圭的参展商卡瓦尼斯特意到中国馆来看“飞车”。来中国之前,他就从报道中看到中国高铁的消息,坐上去操作后赞不绝口:“我们都称之为‘飞车’,太让人羡慕了。”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重大成果不断涌现。

  “我们来参加进博会既要展示我们的产品,也要借这个机会学习中国的创新的力量。”卡瓦尼斯说。

  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

  在中国馆的共享发展单元,柱状图清晰地显示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居民收入、健康状况、城乡就业的数据变化。电子屏上,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浙江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的发源地。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在努力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

  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中国馆的展墙上有两幅照片:开进西藏阿里地区的冷链车、云南彝族农户用手机APP销售农特产品。如今,蓬勃发展的物流和电商,极大丰富、便利了各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即便是很偏远的山区,当地的产品也可以便捷地走出大山,为当地群众带来收入。

  10月24日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的模型也出现在中国馆的展厅里。“作为一个开放的有担当的城市,澳门要走入大湾区,融入‘一带一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研究及推广厅厅长林佩贞女士对澳门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连,让城市相伴成长,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让中国和世界携手前行。

    (本报上海11月5日电 本报记者 王建宏 常河 宋喜群 王胜昔)

  • 相关阅读
  • 民营企业:进博会上心气足

      寻求合作商机,探索转型路径  民营企业:进博会上心气足   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一位观众正在体验术中鹰眼放大系统。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在进博会7.1馆,复星正在展示神奇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时间:11-07
  • 守护好首都的绿水青山

      北京市出台《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守护好首都的绿水青山   11月5日,密云水库蓄水量达到25.74亿立方米,创下20年来的新高。   资料图片   北京自然之美,在于她三面环山...

    时间:11-07
  • “彩虹-7”无人战机全尺寸样机展示

      “彩虹-7”无人战机全尺寸样机展示  科技日报珠海11月6日电 (记者付毅飞)在6日开幕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一架拥有巨幅翼展的无人机引人注目。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以下简称十...

    时间:11-07
  • 中国载人航天重器:长征九号、新一代载人火箭抢镜

      掀起盖头,未来中国载人航天重器都在这儿   本报记者 付毅飞   在6日开幕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大批航空航天重器精彩亮相,其中,我国空间站核心舱、新一代载人飞船、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

    时间:11-07
  • 量子互联网六阶段发展路线图出炉

      量子互联网六阶段发展路线图出炉   荷兰QuDelft实验室的量子网络中使用的一块硬件。图片来源:《自然》杂志官网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刘 霞   利用量子物理学独特效应的量子互联网将与我们今天使用...

    时间:11-07
  • 科学家首次借中微子为地球“称重”

      科学家首次借中微子为地球“称重”  有望发现暗物质芳踪  科技日报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5日报道,中微子是可以直接穿越整个地球的亚原子粒子,“小身材”也拥有大能量。...

    时间:11-07
  • 给芯片当“健康顾问”

      给芯片当“健康顾问”   3S综合验证平台   CPU芯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引擎,是数据处理的核心。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电脑、智能手机、电视机、电冰箱、汽车……其中都有芯片的身影,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

    时间:11-07
  • 中国抗量子密码算法有望四年后开始标准化

      量子计算机:“矛”未到“盾”先行   我国抗量子密码算法有望四年后开始标准化   本报记者 张盖伦   量子计算机离真正派上用场还有时日,但国际密码学界已经“未雨绸缪”,为量子计算机可能带来的冲...

    时间:11-07
  • 歼-10B技术验证机亮相航展:掌握推力矢量关键技术

    11月6日,歼-10B在飞行表演中展示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   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科技日报珠海11月6日电 (记者矫阳)6日,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

    时间:11-07
  • 古镇“弄潮”互联世界 大会溢出效应衍生科创集聚区

      千年古镇“弄潮”互联世界   本报记者 江 耘 实习生 洪恒飞   走在白墙黛瓦下,对比以往的乌镇,你能明显感受到这座江南水乡古镇的科技基因。   2014年互联网大会落户浙江嘉兴乌镇,为主办地打开了对...

    时间:1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