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不纠结于情绪不追究过往 从求职结果导向思考职涯

2018-11-09 06:04:5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评  不纠结于情绪不追究过往 从求职结果导向思考职涯

  大学学习无疑是一个探索求知的过程,但如果把求职和确立未来发展方向当作一种结果的话,小美的选择是值得借鉴的。

  她从刚入学就在想,如果我在这个专业当中无法成为卓越者,未来的发展该怎么办?与大一的学习相比,就业是更长远的竞争,小美从当下的学习状态推知自己将来可能都不会具备优势,开始努力寻找对策。

  这个女生清醒地意识到怎么做更有价值。她没有马上埋头苦读,奋起直追,而是理性选择,探索新的可能性。这种选择是谨慎而负责的,一直到辅修了金融专业,才最后确认了发展方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美的成熟,这种品质绝不会是大学遇到困难后才出现的,而应该是在从小的生活环境里就被培养和鼓励的。

  当发现自己确实喜欢金融专业之后,小美以结果导向进行思考,于是自然而然得出答案:金融专业自然是学业重点。这样,许多学习的细节选择自然也随之明了。

  第三问,小美仍然是直问就业结果,辅修生如何PK专修生?也就是在就业方面塑造最好的竞争力。小美以实践为砝码去创造机会,并且抓住机会提升素质和技能,建立未来就业的渠道和资源。

  从这三问,我们可以发现,从求职的结果导向去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当下流行的教练式思维模式。

  这是最简单的教练工具:漏斗三问图。

  不纠结于情绪的困扰,也不追究过往的经验,这种思维方式以未来的目光注视着你,追问你想要什么。一旦清楚想要的目标,那么接下来“你有什么资源”“你可以从哪里开始”两个问题就把你带上了前行之路。

  再看冯志,他和小美对比鲜明,冯志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他屡败屡考的经历说明他的内心是有某种力量的,而且能够考上一流的大学,也说明其学习能力有超群的一面。

  但是,冯志几经努力的学业成就并没有带来就业加分,反而每一步都是纠结。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理想的大学里生活和学习。但这个梦对于冯志的价值是什么呢?仔细拷问起来,能够得到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浪漫的学子情怀和一种自我认同,而这种认同是建立在优越于他人的基础之上的。

  并且,这种优越没有经过细致的分析,看不到明晰的标准,一直含糊不清地存在于冯志的决策杠杆之中。

  当奋斗目标只是一种感觉的时候,对感觉的追寻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而冯志又恰恰在追寻中计成本,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最终,冯志还是要面对残酷的就业现实。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漏斗”的第一个问题:作为生涯的主角,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么就无法知道路在哪里。

  小美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要在人群中胜出,希望生涯卓越。而冯志表面上似乎也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是跳来跳去,一方面希望找到理想的感觉,一方面又在现实选择里渴望优越……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绝对对立,但重要的是如何能够让理想落地。如果一直飘在空中,那么就不能为自己的目标定向,无法为现在的行为给出有力的依据。

  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回答“想要什么”的,也许教练的思维模式可以给你一些参考。

  第一,结果性思考模式非常重要,哪怕现在你无法立刻说出想要的结果,也要一直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上不断努力。否则所有的工作会缺乏方向。

  思考结果的时候,可以有如下的方法来帮忙:

  首先,你可以尝试先跳出当下的困境,去到你渴望的未来,比如3年后、5年后、10年后,思考你对于那个时间点的自己有什么样的期待,你的整个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你的职业身份是什么……在一个拉长的镜头下找到未来的愿景……然后再往回推,你便很容易找到当下的目标。

  其次,可以尝试跳出当下的困境来盘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当下的很多纠结,我会希望如何……然后看看那个希望对你有多重要。

  比如,很多学生总是纠结于考研和就业之间,心里就会不断掂量,考研有什么好处和局限,就业有什么好处和局限,把自己困在当中……这时候你就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些纠结,如果结果只有赢没有输,我的选择会是什么?这个选择对我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成为我的选择?这样问完之后,再回到纠结点,也许就会得到新的启发。

  第二,如果大的目标不能很快明晰,那么定一个小目标,不断询问自己:对我来讲什么是重要的,如果作了这个选择,我希望产生的最好结果是什么?

  目标一旦清楚,就可以探索相关的资源和途径,然后迅速落实行动,再一步步地调整,不断趋近目标。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用于生涯,也可以用于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比如小到“工作太忙,是否要花部分时间健身”的时候,你都可以问问自己,工作和锻炼,它带给我的价值是什么?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海南“米寿”科学家郑学勤热带作物里寻“得意”

      (逐梦者说)海南“米寿”科学家郑学勤热带作物里寻“得意”   中新社海口11月9日电 题:海南“米寿”科学家郑学勤热带作物里寻“得意”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郑学勤教授今年虚岁九十,“米寿”的他...

    时间:11-09
  • 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即将在长沙举行巅峰对决

      中新网北京11月9日电 (孙自法 郭超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部及湖南省政府9日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其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将于11月21日-23日在湖南省会长沙举行,从区域赛...

    时间:11-09
  • 2018妥乐论坛在贵州盘州开幕

      中新网贵州盘州11月9日电 (曾实)11月9日,2018妥乐论坛——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暨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妥乐分会(以下简称,2018妥乐论坛)在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举行,海内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驻华使节、...

    时间:11-09
  • 进博会探馆:探秘消费电子及家电馆和服务贸易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正在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设立了七个企业展馆,七个展馆各具特色,今天我们就跟随记者镜头走进消费电子及家电馆和服务贸易展馆。  消费电子及家电展馆无疑是最具科技含...

    时间:11-09
  • 《马克思靠谱》第二季《马上学习》第五集

      10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人民网共同策划制作的《马克思靠谱》第二季《马上学习》在内蒙古卫视、人民网首播。   ...

    时间:11-09
  • 推动开放合作 共享美好未来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阐明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坚定立场,重申了...

    时间:11-09
  • 互联网创业者让中国的“创新之火”更旺盛

      一场互联网盛会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浙江省乌镇,聚焦点正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   “过去5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核心国家之一,它对全球数字行业的塑造和走向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界...

    时间:11-09
  • 多部门签署备忘录:对科研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中新网11月9日电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近日,发改委、人民银行、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联合签署了《关于对科研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备忘录》指出,科研失信...

    时间:11-09
  • 安徽池州学院原党委书记何根海被判刑6年

      新华社合肥11月9日电(记者徐海涛)11月8日,安徽池州学院原党委书记何根海涉嫌贪污、受贿一案在淮北市中级法院一审宣判,何根海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0万元,违法所得220余万元依法追...

    时间:1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