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坚持以德立身 塑造教师美好形象

2018-11-16 09:48:20

来源:教育部网站

  坚持以德立身,塑造教师美好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林崇德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近,教育部研制并印发了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配套处理办法,这是国家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在全社会塑造教师更加美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必须落实执行好。

  加强师德建设并不是说教师的师德问题太多,而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师德是一个常讲不衰的话题。我们中华民族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明确提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意思是说,所谓师,是用具体事例教导并用它说明各种德行的人,所谓保,是以自己谨慎的言行来辅佐世子使之归于正道的人,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较早提出的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从孔子到孙中山都提倡师者修德,追求“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境界。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提出的教师义务的首条就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建设,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根本标准和第一标准”等系列重要论断,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师德建设,我认为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个是底线职业道德,相当于法律和国家相关部门所规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因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像其它千万种职业一样,也有必须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另外一个是崇高师德,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伟大事业,因此教师队伍一定要倡导具有崇高师德,而且所有教师都要以具有崇高师德作为奋斗目标。以往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强调崇高师德比较多,也发挥了特别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底线职业道德,专门强调的不多,这次教育部研制并印发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我想就是旨在加强这方面的师德建设。

  明确提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有利于维护和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我国有1600多万大学、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这支教师队伍为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严格遵循国家法律和教育相关部门规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的确存在个别教师不能很好履行应尽的职责,做出了伤害学生、有违师德的事情,经过社会传播,伤害了整个教师队伍在社会中的美好形象。这次教育部研制并印发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配套处理办法,明确了教师职业行为的“负面清单”,有利于所有教师有意识的规范自己行为,有利于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出现的个别具有不良职业行为的教师处理时更有依据,处理尺度更加一致统一,也有利于让平时极个别具有不良职业行为或表现出不良职业行为苗头的教师受到震慑,抓紧自我改正。当具有不良职业行为教师数量下降、甚至绝迹时,“一竹竿打沉一船人”现象就会越来越少,我们整个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就会得到更好的维护与塑造。

  明确约定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不只是我国仅有的做法,更是世界其他多数国家的共识与规定。早在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颁布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1996 年,美国制订了《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共计26 条,要求非常具体,而且还明确了教师行为准则的禁令,例如不得使用威胁性语言、不得当众发火、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等。2012年9月,英国政府颁布新修订的《教师标准》,对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所要具备的个人和专业操守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并恪守自己所在学校的校风、校纪、校规,教师必须明确他们所应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并以此作为个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另外一个欧洲国家法国,曾在2010年提出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十大能力,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且特别强调了教师师德方面的法律建设和纪律惩戒,明确提出了针对不同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对教师职业行为特别是底线职业道德进行要求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全社会要以更大力度对涌现出的具有崇高师德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底线职业道德与崇高师德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持的共生关系。这次教育部明确规定了所有教师不能违反的底线职业行为,对于补足教师队伍师德短板,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样,通过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教师、弘扬崇高师德的良好氛围,会让更多教师树立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职业理想,自觉以更崇高的师德标准严格要求,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执行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当越来越多教师以崇高师德标准要求自己时,触碰和违反教师底线职业道德的现象自然会下降甚至消失,我们整个教师队伍师德就会提升到更高水平,就可以以更好状态去完成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以更大担当去肩负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

  • 相关阅读
  • 中央环保督查组:太原迎泽区强制禁煤影响群众过冬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11月6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山西开展“回头看”工作,第二天便收到7起关于太原市迎泽区康乐片区严禁用煤、无法温暖过冬的举报。督察组当晚核查发现,...

    时间:11-16
  • 汪洋会见经济社会理事会和类似组织国际协会主席巴丘一行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伍岳)全国政协主席汪洋16日在北京会见经济社会理事会和类似组织国际协会主席、罗马尼亚经社理事会主席巴丘一行。   汪洋说,经济社会理事会和类似组织国际协会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国...

    时间:11-16
  •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第十二次主席会议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第十二次主席会议   决定11月28日至29日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十二次主席会议1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时间:11-16
  • 外交部: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不存在任何问题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在今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华春莹指出,在南海问题上,我们早就说过,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不存在任何问题,所谓南海航行与飞越自由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

    时间:11-16
  • 外交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重要共识和进展

      外交部:南海形势趋稳向好,“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重要共识和进展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宋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6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趋...

    时间:11-16
  • “第四届中巴经济走廊媒体论坛”在京举行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记者 吴旭)“第四届中巴经济走廊媒体论坛”16日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就中巴经济走廊新阶段前景与挑战、深化媒体合作等话题交换意见。   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67年来,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

    时间:11-16
  • 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在广西举办

      中新网北海11月16日电(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第六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16日在广西北海市开幕。论坛共促成海洋产业投融资项目签约18项,计划投资总金额95.464亿元人民币。   本届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

    时间:11-16
  •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未来科技城)巡回审判庭挂牌成立

      中新网杭州11月16日电(钱晨菲)16日,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未来科技城)巡回审判庭正式挂牌成立。据悉,该巡回审判庭的设立,是为了回应园区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迫切需求,助力园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优化杭州知...

    时间:11-16
  • 70余幅展现中美交往历史图片亮相昆明

      中新社昆明11月16日电 (陈静)“通向和谐之路:美中交往史,1784-1979”图片展16日在昆明市博物馆拉开帷幕。展厅里,70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展现了十八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晚期近200年间中美在商贸、教育、文化等...

    时间:11-16
  • 川航“英雄机组”重返蓝天 首航成都至北京

      中新网成都11月16日电(王鹏)记者16日从四川航空获悉,当日11时45分,由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执飞的川航3U8883成都至北京航班顺利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标志着“英雄机组”的身体状况以及技术状态已...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