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基因编辑婴儿试验:一次疯狂的冒进 伦理是最大拷问

2018-11-27 03:30:00

来源:科技日报

  基因编辑婴儿试验:一次疯狂的冒进

  本报记者 刘园园 李丽云

  基因编辑再次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对媒体宣称:一对基因经过修改的双胞胎已于11月诞生,基因编辑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多位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对此感到“震惊”甚至“愤怒”。

  26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蔡续雨等120多位生物医学领域科研工作者发表联署声明称,这次试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无法排除潜在健康风险

  报道称,贺建奎的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而CCR5基因是HIV病毒入侵机体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

  中山大学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李飞教授认为,这次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是“草率”的。原因之一是,还有一些科学上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存在引起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相关报道称,有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基因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应该说,可能会降低一些患艾滋病的风险,但是这种基因编辑不能够完全模仿CCR5基因的特异性缺失,因此是否真的能降低患艾滋病风险是不确切的。”李飞补充说,人体的每个基因都有相应功能,而且每个基因都有两个拷贝,完全敲除与只敲除一个拷贝的结果完全不同,因此基因编辑对婴儿会有一些潜在的健康威胁。而目前来看,这次基因编辑临床试验并没有完全消除这种健康威胁的可能性。

  “拿健康受精卵做试验的目的何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志伟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质疑说,CCR5可能还具有其他功能,敲除掉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这项基因操作给刚出生的孩子们带来的好处微乎其微,但是付出的代价是各种根本无法预测和治疗的遗传疾病风险。”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是发表联署声明的120多位科学家之一,他撰文指出。

  技术问题还未解决

  虽然目前CRISPR/Cas9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进展飞速,但李飞告诉记者,这次基因编辑婴儿的临床试验依然有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

  “这次试验没有任何相关资料显示,它解决了嵌合体的问题。”李飞说。

  贺建奎介绍,这次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是在受精卵时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

  但李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细胞在早期阶段分裂特别快,这时很难确认细胞中被编辑基因的最终状态是否跟其他细胞一样。这样一来,人就很容易成为嵌合体,这本身就是不符合伦理的。

  “第二个是效率问题,就是说有多少比例的细胞和基因被编辑了很难估判。”李飞解释说,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脱靶效应,也就是说很难判断其他基因是否会受到影响。

  李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效率问题在细胞阶段很难判断,婴儿出生后有可能进行判断,但这时木已成舟,为时已晚。

  伦理问题是最大拷问

  伦理问题是此次事件最不应回避的拷问。

  相关报道称,这一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经过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南方科技大学26日下午发表声明称,此项研究工作为贺建奎副教授在校外开展,未向学校和所在生物系报告,学校和生物系对此并不知情。“对于贺建奎副教授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人体胚胎研究,生物系学术委员会认为其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南方科技大学声明说。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登记”。但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该委员会已于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并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

  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2016年公布的干细胞研究与转化应用指南建议,科研人员应继续遵守在体外培养人类胚胎不超过14天的惯例。该指南支持在接受严格监督的前提下,在实验室中对人类精子、卵子或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但它同时强调:现阶段不应将其应用于临床。

  “我们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及研究相关单位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并对此事件做出全面调查及处理,并及时对公众公布后续信息。”上述120多位科研工作者发表联署声明说,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

  (应受采访者要求,文中李飞为化名)

  • 相关阅读
  • 台湾海峡余震频频 福建省地震局: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中新社福州11月27日电 (记者 龙敏)“又又又地震了!”福州市民陈玉感叹道。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27日6时6分在台湾海峡(北纬23.37度,东经118.61度)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福建省...

    时间:11-27
  • 中国庭审公开网直播案件庭审超200万场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罗沙)记者27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全国各级法院依托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案件庭审已超过200万场,网站总访问量超过130亿次。单日最高庭审直播超过1.3万场,单场庭审最高观看量达...

    时间:11-27
  • 习近平主席访问将有力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1月26日电 专访:习近平主席访问将有力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访中国驻阿根廷大使杨万明   新华社记者倪瑞捷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二...

    时间:11-27
  • 70周年纪念钞50元纪念钞本周五可预约

      人民币发行70周年纪念钞将于11月30日开始预约,纪念钞的面额为50元,发行量1.2亿张。其中,北京地区分配到的数量是680万张,预约发行工作由中国建设银行承担。北京市民可于11月30日至12月3日同时办理两批次70周...

    时间:11-27
  • 新华微评:基因编辑岂能“任性”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引起高度关注。科学探索永无止境,鼓励大胆创新、勇闯科学无人区,并不意味着纵容违反科学道德、无视伦理法规。法律和伦理的底线不容突破,研究人员应敬畏生命、遵守规则,守护好前...

    时间:11-27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九款违法移动应用

      新华社天津11月27日电(记者张建新)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近期在净网行动中通过互联网监测发现,九款违法有害移动应用存在于移动应用发布平台中,其主要危害涉及恶意扣费、隐私窃取、恶意传播、资费消耗...

    时间:11-27
  • 河北唐山67人涉黑大案公开宣判 “渔霸”杨国全被判24年

      新华社石家庄11月27日电(记者杨帆 李继伟)27日,河北省滦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对杨国全等67人涉黑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头目杨国全被判处有期徒刑24年,高荣光、高荣杰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3年、22年,其余64名被告...

    时间:11-27
  •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909.78亿元

      人民网北京11月27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19年专项扶贫资金909.78亿元,助力地方提前统筹谋划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  在此次提前下达的909.78亿元中,安排资金120亿元,继续重点支持西藏、...

    时间:11-27
  • 案例解读监察法:既要收集定性证据又要收集量刑证据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颁布实施已经半年。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监察法,是各级纪委监委的重要任务,是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履职、干净担当、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案...

    时间:11-27
  • 中欧班列首次较大规模邮件进口测试成功

       11月26日,中欧班列(渝新欧)首次较大规模邮件进口测试圆满成功。图为中欧班列(渝新欧)抵达重庆。新华网发(朱亚坤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 李志强)26日下午,在重庆国际邮件互换局铁路口岸...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