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顺德: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

2018-11-27 10:55:29

来源:人民日报

  打响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  顺德: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庆祝改革开放40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2012年,800人;2017年,8120人——5年时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的设计师数量增长了9倍。

  上世纪末,北滘顺达毛纺厂衰落,厂房废弃。2009年1月,这片旧厂区挂上了“顺德工业设计园”的牌子,第二年9月改名“广东工业设计城”。去年,这里设计服务总收入7.5亿元,成果转化应用率85%。入驻机构从9年前的6家增加至今年的253家。

  一座工业设计城的“无中生有”,留下顺德产业嬗变的烙印。

  腾出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之初,顺德加工企业一哄而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为工业化积累了“第一桶金”,也带来一些“后遗症”。全区土地开发强度超过50%,382个村级工业园、1.6万家中小微企业,工业产值只占全区两成,工业用地却占全区七成。

  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进村摸底半年,思路逐渐清晰,“要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妥善改造村级工业园区,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今年初,顺德将酝酿已久的村级工业园区改造列为“头号工程”。区里出台文件,“一园一策”,合理规划,淘汰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业,计划3年改造5万亩以上村级工业园区,达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发展”的标准。

  乐从镇上华村村口工业园,原先的破旧厂房已被拆除,不远处几栋新楼正在封顶。以前,这里家具、五金、玻璃等加工厂连成一片,粉尘弥漫,气味刺鼻。今年5月,上华村工业区重新规划,打造“智能制造园”。东箭集团副董事长马永刚说:“我们扎根乐从几十年,对这里有感情。园区改造好,我们肯定不搬走。”

  创建园区,是发展需要;改造园区,也是发展需要。道理都懂,要动真格,还是棘手——既要考虑各方利益,还要克服情感障碍。上华村一位60多岁的村干部谈起园区改造,心情颇为复杂:“当年上级要求每个村建工业园,我们苦口婆心求人进园办厂,合同一签几十年。现在终止合同,不知怎样开口!”

  为此,顺德不搞“一刀切”,而是“两手抓”。一方面,制度对接,共享改造——确定土地权属,制定补偿标准,兼顾村民、业主、经营者等各方利益;另一方面,分类改造,技术帮扶——保护优质中小企业,组织“百人进百村”“百企扶百园”。

  目前,顺德10个镇街均确定了300亩以上连片规划、改造的园区示范点。今年前8个月,全区共拆除旧厂房1487亩。

  智能制造担纲

  “腾笼换鸟”“扩笼壮鸟”,通过村级工业园区改造,“顺德智造”走向前台。

  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中,三家已落户顺德。本土的利迅达、美的等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企业也异军突起。德国汉诺威机器人学院还在顺德成立了海外分支机构——佛山机器人学院。

  顺德人对“智能化”并不陌生。2012年初,首个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在顺德试点。不久,大疆创新科技公司、沃特玛新能源汽车等相继进驻顺德。

  顺德以智能化为突破口,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是集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德制造’智能化的必由之路。”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执行院长江浩分析。

  产业升级,人才是关键。这些年,顺德创新体制机制,改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每年投入50亿元发展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引进创新型人才;兴建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吸引高端人才定居;斥资70亿元,修建广州南站至顺德大良的地铁,方便人才流动。

  “说到底,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智能制造必须有人才支撑。”顺德区区长彭聪恩说,“要想继续领跑,顺德还得培养和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

  重绘美丽顺德

  改造村级工业园区,既能推动产业升级,又能带动乡村振兴。

  顺德提出,统筹规划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村居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腾出产业发展空间、生态文明建设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乡村生态,“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集中了26家电镀酸洗企业的华口电镀城一直是环保投诉焦点。改造后,园区废水、废气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废水回用率达60%,污泥减量达50%。

  今年,顺德启动建设“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共融”美丽田园示范区。未来5年,全区将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520公顷。区农业局局长黄锦培说:“村级工业园改造,必须留够面积,复垦复绿。生态环境好,古村落活化好,顺德乡村一定会宜居宜业宜发展。”

  改革不停歇,开放不止步。过去,顺德人“洗脚上田”,率先探路城镇化;如今,顺德城区反哺乡村,重建“美丽顺德”。

  今年9月,顺德获批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郭文海说:“顺德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以更大担当、更大魄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刘泰山

刘泰山

  • 相关阅读
  • 西班牙掀起中国文化热

      近年来,中国和西班牙经贸合作持续发展,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内第六大贸易伙伴,我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西双方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两国各项交流合作也不断深入,中国文化也逐渐在西班牙传播...

    时间:11-27
  • 新疆伊宁县排查出一起O型口蹄疫疫情

      中新网11月2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11月27日发布,新疆伊犁州伊宁县排查出一起O型口蹄疫疫情。   11月27日,农业农村部接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

    时间:11-27
  • 官方部署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防范社会矛盾引发事故

      中新网11月27日电 27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冬季安全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深刻吸取近期学校安全事故的教训,迅...

    时间:11-27
  • 习近平在西班牙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11月27日,在对西班牙王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班牙《阿贝赛报》发表题为《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署名文章。文章如下: 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

    时间:11-27
  • 首届京津冀国际教育联展将于12月15日举办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27日电 首届京津冀国际教育联展将于12月15日上午在北京工业大学建国饭店举办。   活动由《教育头条》和《国际教育择校帮》联合主办。雅思、托福、小托福官方机构代表,来自京津冀地区...

    时间:11-27
  • 王希勤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向波涛任党委副书记

      中新网11月27日电 2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任免通知:2018年10月31日研究决定:任命王希勤为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试用期一年),薛其坤、吉俊民、杨斌、尤政、郑力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免去姜胜耀的清华大学...

    时间:11-27
  • 重庆现有技工院校学生10万人 地方释放助学促就业“红利”

      中新网重庆11月27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27日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重庆现有技工院校54所,在校生近10万人。该市当天对外发布的技工院校学生助学及就业促进政策显示,地方将通过发放助学金、住宿费...

    时间:11-27
  • 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   国函〔2018〕144号   教育部:   你部《关于提请调整完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请示》(教职成〔2018〕8号)收悉...

    时间:11-27
  • 新疆轮台:以白杏促脱贫助增收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27日电(记者周晔、张晓龙)新疆轮台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是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业的主产区。轮台农民自古就有种植白杏的传统,但白杏产业长期处于粗放管理阶段,产量销量十分...

    时间:11-27
  • 第一书记白雪原:付出真情 让村民尝到幸福的味道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白雪原:付出真情,让村民尝到幸福的味道白雪原(右一)和村民们在一起。  天山网讯(记者付瑞雪 通讯员王忠源摄影报道)11月21日,在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阿亚克色日克阿塔村新...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