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2018-12-10 09:28:31

来源:人民日报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3公里长的兰洋大道,蓝洋农场职工期盼多年。

  “不改‘居’,修不起这路。”海垦旅游集团董事会秘书王小民表示。这样的变化,只是66岁的海南农垦二次创业再出发的一个缩影。

  创建于1952年的海南农垦,是全国第三大垦区。几代农垦人艰苦创业,实现了北纬18度以北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奇迹,建成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然而,社企不分、政企不分、产业单一,让海南农垦一度面临生存危机。

  唯一的出路,就是深化改革。2015年底,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成立,原海南省农垦总局的实体地位被取消,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社会管理职能属地化等关键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实现从政企社混合实体向完全市场主体转变。

  政企分离 激发活力

  “企业化喊了几十年,这次最彻底。”东昌农场公司副总经理张昌武说,新一轮改革真正打破干部身份,农场真正变为公司。

  海南农垦曾是海南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生产总值一度占全省的1/3。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政企社不分的体制机制藩篱日益凸显。

  2008年,海南农垦迈出实质性改革步伐,但农垦总局和农垦集团“两块牌子、两套人马”相互掣肘,资源难以整合。农垦总局仍牢牢地控制各个农场自主经营权,从上项目到招人才仍旧是行政化管制。

  “农垦集团没有向农场下达经营刚性指标,农场干部拿的是死工资,相当于旱涝保收,缺乏经营的头脑和动力。”红明农场公司董事长王波坦言。

  2015年12月,原海南农垦总局的实体机构被取消,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成立,38家农场转企改制成立27家农场企业和4家产业集团,成为自主经营的独立市场主体。从此,海南农垦结束了“政企合一”的历史。

  “海南农垦涉及旅游和地产的8家二级企业和25家投资公司‘小、散、弱’,仅管理人员就有245人,整合重组为海垦实业集团后,只剩下87人,每年仅管理运营费用就省下1500万元以上。”海垦实业集团副总裁卢致洲介绍。

  去行政化后,农场干部竞聘上岗。许多干了几十年的科长、处长,竞不上岗就当普通职员。围绕盈利目标,海南农垦建立与业绩挂钩的考核和薪酬体系,下达总部各部门和二级企业KPI考核指标,并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实施绩效薪酬,严格按照考核兑现奖惩。农场场长变身二级企业董事长,凭业绩领薪酬,绩效从零元到50万元不等。“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王波仍坐在原农场场长办公室办公,身份却完全不同,年薪也从8万元涨到16万元。“有动力更有压力,集团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企业绩效责任人实行红黄牌警告,连续红黄牌警告,就得下岗。”

  通过改革,海垦系统腾出数百个管理岗位公开竞聘,企业管理层的选拔任用不再熬年份看资历,而是带目标、带措施竞聘上岗。2016年以来,海南农垦前所未有地开展3次大规模全国公开招聘,聘用包括二级企业总裁、中层管理人员在内的170余人。

  社企剥离 农场改“居”

  傍晚时分,海口市琼山区大致坡镇的东昌居,篮球场、戏台等公共活动场地愈发热闹起来。

  “不止这些,还有30公里乡村道路、一万多人口的饮水工程……改‘居’后,地方政府一年投入近千万元,都做起来了。”东昌居居长李忠说。

  李忠说的改“居”是在2016年6月,海南农垦首个社会管理属地化试点东昌居成立,承接从原东昌农场剥离出来的100多项社会职能及公共服务。

  随着社会职能属地化改革的推进,海南农垦将社会职能向地方转移。垦区所属的公安、学校等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美丽农场建设、道路建设养护等民生项目纳入全省统一规划,由属地政府组织实施。

  近3万名在职和退休人员移交后,工资、养老金等大幅增长;1.9万名教师工资提高1倍以上;垦区纳入属地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报销从原农场统筹的封顶1.2万元提高到25万元。

  海南创造性地设“居”,以政府授权和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承担农场剥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目前,海南农垦已完成所属40个农场(所)设“居”的工作,82个“居”共接收原农场从事社会职能工作人员近3000人。数据显示,仅农场社会管理属地化改革补助经费一项,海南省委和省政府每年就新增4.25亿元财政预算补助市县。

  移交后,东昌农场场部机关17个以上科室合并为6个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由60人减为23人,分流社会职能工作人员158人,每年减少社会职能负担850万元。农场公司得以“放开手脚”,专注向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转型。

  在东昌居,22名工作人员服务1万多人口。

  “农场改‘居’的创新就在于打破编制,实现管理、服务、自治的功能。”李忠说,“过去,农场居民办事得到场部机关一个个科室签字盖章。设‘居’后,向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居里的事务直接上报到琼山区,办事方便多了。”

  盘活土地 产业多元

  “我们都是农垦改革的受益者。”原红明农场职工陈会华,自去年退休后,农闲时喜欢在自家别墅里烹煮咖啡,与农场老同事叙话农垦往事。

  陈会华原是红明农场拖拉机队队长,1992年因拖拉机队解散下了岗,四处打散工。1998年,红明农场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荔枝产业,他承包了农场110亩土地种荔枝,每年收入20多万元,几年下来便盖起了300平方米的别墅。

  如今,在红明农场,像陈会华家这样的“荔枝楼”共有3500多栋。王波说,这得益于近年来农用地规范清理,红明农场9.4万亩土地中,有5万多亩由职工承包自营。

  “过去,农场土地管理粗放,未确权地、争议地、被占地等‘三类地’问题突出,职工意见很大。”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农场事务部部长王绥文说。

  新一轮改革,海垦集团联合国土、农业部门推进垦区“三类地”确权和调处,根据土地使用历史和现状确定土地权属,调处一宗、登记一宗、发证一宗。

  目前,海南农垦土地登记发证面积990.48万亩,登记发证率95.12%。垦区各单位承包租赁合同换(补)签率整体超过96%以上。清理收回私垦私占土地59.61万亩,其中30万亩农业用地将作为生活保障田,优先用于安置约4.4万名无地少地困难职工。

  垦区农用地流转价格由前3年平均每亩每年67元提高到135元,2016年半数以上农场仅凭租金收益就扭亏为盈。从今年开始,海南农垦可实现土地租金年收入2.2亿元,较前3年平均收入增加1.46亿元,增幅达213%。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思涛表示,清理规范土地的同时,海南农垦积极破解“一胶独大”却“一胶难支”的困境,重点发展天然橡胶、南繁育种、热带水果等八大产业,加快建设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南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八大园区,力争用3至5年发展成为热带农业王牌产业的主力军、热带特色农业的排头兵。

  • 相关阅读
  • 新华时评:新官要“理旧账”更要“买旧账”

      新华社沈阳12月10日电 题:新官要“理旧账”更要“买旧账”  新华社记者徐扬  近日辽宁省委领导在一次座谈会上说,新官不仅要“理旧账”更要“买旧账”。意思是说:面对历史遗留问题,不仅要管,还要管到底...

    时间:12-10
  • 中国“探月港”筑梦九天开创三项新纪录

      新华社西昌12月10日电 题:中国“探月港”筑梦九天开创三项新纪录  王胜、王玉磊、梁珂岩  2018年12月8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零窗口”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至此,这个有中国“探月港”美誉的卫星发射...

    时间:12-10
  •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桑坤被查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桑坤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桑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

    时间:12-10
  • 民航局:本世纪中叶民航服务创新等能力居世界前列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齐中熙、赵健)民航局10日发布的《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竞争力强的民航强国,民航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治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

    时间:12-10
  • 中方:反对把人权问题政治化,采取选择性和双重标准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宋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0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中方反对把人权问题政治化,采取选择性和双重标准。   有记者问:今天是“世界人权日”。我们看...

    时间:12-10
  • 外交部: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正常经营活动不能受到任何歧视性对待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宋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0日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注意到日本政府今天出台了新的政府采购相关规定,中方此前已通过外交渠道同日方进行了沟通。他强调,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正...

    时间:12-10
  • 中国最高法发文进一步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0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推动司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最高法发文对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审判监督管理机制和惩戒制度、司法责任制配套改革举措等方面作出规定。  ...

    时间:12-10
  • 四川成都战旗村:打造改革开放的“乡村振兴样本”

      (改革开放40年·话变迁)四川成都战旗村:打造改革开放的“乡村振兴样本”   中新社成都12月10日电 题:四川成都战旗村:打造改革开放的“乡村振兴样本”   作者 王鹏   入冬后的巴蜀大地寒意渐浓,位...

    时间:12-10
  • 国办:将督查激励措施由24项增至30项 加大对地方激励支持

      国办发出通知将督查激励措施由24项增至30项 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激励支持力度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为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

    时间:12-10
  • 青海、西藏联合打造“青藏快线”助力两地航空发展

      中新网西宁12月10日电 (孙睿)10日,青海、西藏两省区共同签署《关于共同促进西藏、青海航空运输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打造“青藏快线”,促进青藏高原地区民航事业发展。   青海机场公司总经理魏博...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