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美国甩掉的锅让中国背?中国给了这三个回复

2018-12-10 21:46:30

来源:国是直通车

  美国自2017年退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以后,不仅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联盟带来重重一击,也甩掉了很多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和第二大碳排放国应该承担的责任。

  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期间,有发达国家企图混淆中国发展中国家定位、渲染中国是第一大碳排放国,意图让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将美国“不背的锅”甩给中国。

  面对美国的“退群”和发达国家的“@”,中国的回复是:“我们拒绝‘背锅’。”

  回复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已做出超出法定义务的努力

  有声音指出,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质疑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认为中国不应该享有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权利,应该承担像发达国家一样的责任。对此,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之所以有这样的声音是因为还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中新社 陈溯/摄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中新社 陈溯/摄

  解振华在卡托维兹气候大会参加的第一场活动——“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主题边会上指出,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8800美元,仅为全球人均GDP80%的水平,在全世界排在70多名,还未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还有3000万至7000万贫困人口。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增多的情况下,中国仍面临着严峻的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消除贫困,还要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创造就业机会等等非常大的挑战。“中国要实现NDC(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要作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李高。中新社 陈溯/摄 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李高。中新社 陈溯/摄

  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李高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国享有发展中国家的权利。“有一些发达国家想把中国从发展中国家中‘摘出来’,这从法律角度和现实角度都不可能实现。”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对发达国家的要求是率先大幅度减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是实现相对减排。对于发展中国家并没有提出更多的要求。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一直不曾懈怠、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前面。2007年中国颁布了发展中国家第一部应对气侯变化的国家方案,并持续强化和落实国内相关政策。

  解振华表示,中国政府最近25年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力行节能,累积节能量占全球节能量50%以上;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可再生能源的总装机容量达6.5亿千瓦,占全球的2.8%。淘汰关停火电机组1.7亿千瓦,相当于欧洲一个大国装机总量的两倍;三是解决交通领域排放问题,中国快速发展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国电动汽车总拥有量占世界拥有量的50%;四是增加森林碳汇,中国的人工造林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所有应该采取的措施我们都做了,而且做得很好,在全球减排总量中占了很大一部分。”解振华表示,中国减排取得的进展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回复二: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 碳排放第一并不奇怪

  中国虽然是第一大碳排放国,但中国也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排放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李高表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因此碳排放总量较高。从人均来看,中国的人均碳排放比美国低得多。”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何建坤在接受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经济体量也大,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是最大的,但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虽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是增加的,但每单位GDP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下降的,即单位二氧化碳排放产出的经济效益是不断上升的。

  何建坤表示,相对于一个国家的碳排放总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才是考察一国碳排放情况的准确指标。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17年年底,中国已经提前三年超额完成这一目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6%。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阶段,还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在这种情况下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速度仍超过4%,远快于世界2%的水平,令世界瞩目。”何建坤表示,根据《巴黎协定》,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全经济领域的减限排,发达国家则要实现全经济范围的绝对减排。有声音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也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实现全经济范围绝对减排。对此,中国表示“做不到”。

  李高表示,中国经济仍处在中高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碳排放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峰值。

  《巴黎协定》重申“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即划定一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要根据这个国家的实际国情和发展阶段。

  李高表示,虽然中国碳排放还未达到峰值,但中国会继续强化减排措施,逐步减少煤炭消费的总量,并与中国国内防治污染的政策相结合,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多贡献。“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尽可能快地降低碳排放水平,但不能超越国情和发展阶段。”

  回复三: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大责任 中国不背美国的锅

  有外媒指出,中国应该如发达国家一样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对于目前美国“退群”的现状,也有发达国家意欲让中国来补上资金漏洞。

  对此,解振华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资金问题上,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基于历史责任、当前发展水平能力,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是义务。2015年中美元首就气候变化发布的联合声明更明确提出,敦促发达国家出钱,鼓励发展中国家自愿出钱,欢迎其他私营机构出钱,这些都是划定的非常清楚的。

  “我们不会去填补发达国家应该做的事情。”李高表示,比如美国曾经承诺给绿色气候基金(GCF)捐赠20亿美元,但现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资金也随之没有着落,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美国不履行已经提出的资金承诺,请其他发达国家来填补,中国不会负担这笔资金。

  李高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有法定权利得到资金支持,但中国并没有滥用这一权利,中国积极推动发达国家拿出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没有从绿色气候基金得到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中国主动通过南南合作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提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力度,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陈溯)

  • 相关阅读
  • 王毅:南南合作迈上新台阶

      2018年12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王毅表示,2018年是中国外交的“南南合作年”,从中拉、中阿到中非合作论坛,我们同发展中国家集体对话实...

    时间:12-11
  • 王毅:中国东盟互信增强,彼此预期更为积极

      2018年12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王毅表示,中国和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成熟期,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驶入快车道。在共同维护南...

    时间:12-11
  • 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声音”

      (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声音”   中新社合肥12月11日电 题: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国声音”   中新社记者 张俊   “只有核心技术具备了话语权,企业才有话语权...

    时间:12-11
  • 王毅谈中国外交:不为迷雾所惑 不被风浪所阻 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王毅谈百年变局中的中国外交:不为迷雾所惑,不被风浪所阻,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2018年12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王毅表示,即将过去...

    时间:12-11
  • 王毅:对于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凌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管

      中新网12月11日电 12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出席2018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资料图:王毅。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王毅表示,我们时刻关心每一位在海外中国同胞的安危冷...

    时间:12-11
  • 专访:中国“入世”17年为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专访:为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世贸组织发言人谈中国“入世”17年的积极影响   新华社日内瓦12月11日电 专访:为全球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世贸组织发言人谈中国“入世”17年的积极影响   新华社记者...

    时间:12-11
  • 王毅外长谈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对霸凌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管

      研讨会现场。澎湃新闻记者 于潇清 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12月11日的演讲中谈及中国公民海外安全问题时表示,“我们时刻关心每一位在海外中国同胞的安危冷暖,对于任何肆意侵害中国公民正当权益的霸...

    时间:12-11
  • 习近平的改革之“喻”

      记者 黄玥   制图 樊珊珊   【学习进行时】谈及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常用比喻,“喻”意深长。“啃硬骨头”“牛鼻子”等生动表达早已耳熟能详。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习近平改...

    时间:12-11
  • 浙江推出“十大专项活动” 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法律服务携手民营企业避风雨迎彩虹  浙江推出“十大专项活动”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编者按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

    时间:12-11
  • 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发布

      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发布  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 记者张晨 万静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今天在京召开发布会,发布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司法公...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