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大喇叭广播到微信群通知 80岁老人的上网记

2018-12-14 07:18:56

来源:人民日报

  从看纸质报到读电子报,从大喇叭广播到微信群通知——

  罗老上网记(改革开放40年·亲历变迁⑥)

  图①:1998年,罗永庚在自家书房装订收集的报纸。

  图②:2007年,罗永庚在读报学习。

  图③:如今,罗永庚学会了在电脑上查阅信息。

  图④:1999年,罗永庚与村民一起读报。

  图⑤:市民在电子阅报屏前查阅报纸。

  均为资料图片

  “罗老,您来了,我们就放心了!”江苏扬州市汤汪乡九龙花园社区的小邱看到81岁的罗永庚,连忙上去招呼。这天,九龙花园社区举办老党员上党课活动,在社区的微信群“九福朋友圈”里发了通知。由于罗永庚的手机不是智能机,装不了微信,每次都请他的大儿子代为通知。

  “前两天我家大儿子就告诉我了,说微信群里通知,社区今天请了一位老党员来上党课,我想应该和我有很多时代的共鸣,就想着早点来听听。”罗永庚对这次的党课活动兴致勃勃。小邱接话道:“罗老,每次都请您儿子通知您,您可以考虑换一下手机了!”罗老笑着摸出了自己的手机:“你瞧,换了换了,这不,我大孙子买了新手机,旧的就给我用,这两天让大孙子教着学微信和视频呢!”

  罗永庚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原先村口树上的大喇叭是他少年时代的记忆,大队发通知或者开个村民大会,村干部就在村里广播一下,大伙儿听到后再纷纷赶来。“那个年代,国家最新的政策、消息都是通过大喇叭传到村里的。”后来,罗永庚到省里做起了办公室文印员,身边有许多报纸可供阅读,这时,读报成了他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窗口,报纸上的新闻让他大开眼界,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爱上了报纸。

  伴随着改革开放,罗永庚回到汤汪乡工作,在学习党和国家政策的过程中,党报成了他爱不释手的法宝。也就在此时,他开始了报纸的收藏,“报纸是社会变迁的日记”!罗老收藏报纸近40年,各种报纸近5万份,特别是1983年《扬州日报》复刊以来,他收藏了每一期。爱集报,更爱读报。他说,自己最喜欢《扬州日报》头版和“身边事”版面。“头版一般都是重要新闻,可以学习党和政府的最新精神。而‘身边事’版面报道的新闻都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可读性强。”收藏之外,罗永庚平时还喜欢剪报,将素材分成文史、体育、健康知识等10个门类,并分类装订成册。现在已经有200多册,在社区的帮助下还建起了党建集报室。

  “今年夏天,树人中学的一批初中生来暑期实践,我拿出一张1950年1月4日的《苏南日报》老报纸,围绕里面报道的一篇关于‘毛主席访苏答记者问’的文章和小朋友讲历史时,发现不少小朋友拿出手机查我讲的知识点,现在还真是离不开手机。”罗永庚感叹,“孙女跟我说,现在的手机就是一部小电脑,上网、看视频、玩游戏都行。你看,我们社区现在大事小事都发在微信群里,我得活到老学到老。”

  “九福朋友圈”是九龙花园社区联合九龙村等共同建立的微信群,是一个干群互动的平台。在孙子的指导下,罗老已经会使用微信的一些基本功能。汤汪乡党委书记夏元彪告诉记者,如今微信、QQ党员群、社区公众号已经成为社区加强干群互动的新“三宝”。

  从报纸到网络,以前的日子很慢,信息的获取周期按天计算,现在则到了读秒时代。

  “现在信息传播还是网上快,有时候我看完报纸告诉孩子们,他们都说网上早就有了。”说话间,罗永庚打开电脑,“你看,人民网我也看,这些都是最新的新闻。”接着,他找到了电子报区域,打开了当天的《人民日报》电子版。有时候,罗永庚需要查些资料,他就让孙子给查一查。他发现,比起电脑,孙子更喜欢用手机,“孙子告诉我,在手机上装上一些新闻软件,随时打开就能看,重要的新闻还会像微信一样直接推送。”最近,罗永庚正在张罗着给集报室更新电脑,“现在一些中学生来集报室看老报纸,还需要到网上查些资料。”

  尹晓宇

  • 相关阅读
  • 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山川美了 农民富了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山川美了 农民富了  乡村振兴  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探索农民增...

    时间:12-14
  • “坎普”山火,检验的不只是应急能力(钟声)

      今年以来,在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威胁下,山火频发与应急救灾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话题。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1月遭遇的3场山林大火,因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而格外引人注目。据初步估算,因这些山...

    时间:12-14
  • 三访苏皖山两边(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三访苏皖山两边(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在苏皖边界,天目山余脉往东延伸,形成一座伍员山。水从天目山主峰蜿蜒而来,途经安徽省郎溪县和广德县,穿越伍员山,往东汇流于江苏省溧阳市的...

    时间:12-14
  • 中国华电:规范管理人员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

      近日,中国华电印发《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规范管理人员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要求集团公司总部和公司系统各直属单位、基层企业不得与公司系统管理人员亲属的经商办企业活...

    时间:12-14
  • 今年有超半数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局长调整(表)

      近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章建华为国家能源局局长。至此,今年至少已有9个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局长调整。   其中,张务锋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章建华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克俭任国家...

    时间:12-14
  • 王岐山出席的这场论坛:适承其势,意义不凡

      世界正处于大转折的历史关头   中国的经验对今天的世界弥足珍贵   从都国际论坛的“开放之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静   本文首发于总第881期《中国新闻周刊》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

    时间:12-14
  • 河南省总工会十五届一次全委会召开 王保存当选省总工会主席

      本报讯 (记者余嘉熙)12月11日,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河南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郑州闭幕。在河南省总工会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保存当选...

    时间:12-14
  • 抗战口述史:让历史走出迷雾,用过去警醒未来

      抗战口述史:让历史走出迷雾,用过去警醒未来  邹德怀(中)与抗日老兵合影。  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历史已经过去81年,历史并不封存于档案卷帙之中,但是,亲历者的故事再不去听,...

    时间:12-14
  • 直播教学这块“屏幕”火了,社会的理性讨论更火了

      “屏幕”火了,社会的理性讨论更火了  12月13日,本报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发表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本报冰点周刊12月12日发表,原题为《教育的水平线》)一文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在微博上,“这...

    时间:12-14
  • 念好职业教育“质量经” 耕好乡村振兴“责任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苏南、服务三农、紧扣特色、争创一流”——  念好职业教育“质量经” 耕好乡村振兴“责任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质量和内涵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推进...

    时间:12-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