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发明“糖丸”的病毒学专家顾方舟走了

2019-01-06 01:36: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明“糖丸”的病毒学专家顾方舟走了研制“糖丸”消灭我国小儿麻痹症 曾言“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顾方舟教授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了解到,2019年1月2日3时35分,研制疫苗消灭我国小儿麻痹症的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一级教授顾方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消息,顾方舟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兹定于2019年1月8日上午9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区内科楼地下二层告别厅举行。

  机缘

  毕业后投入脊髓灰质炎“战场”

  “择一事,终一生”,是顾方舟先生的真实写照。1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发布的、摘编自徐源着《顾方舟传》的文章《护佑国人健康的生命方舟——病毒学家顾方舟的一生一事》,其中提到:顾方舟出生于1926年,祖籍浙江宁波。因为父亲早逝,顾方舟家道中落,少时受到不少歧视。

  顾方舟生前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年少时母亲曾多次教导他“要争气”,“以后当医生是人家求你,你不求人家的。”194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但在毕业前夕,顾方舟舍弃了待遇高、受尊重的外科医生职业,选择了从事当时刚刚起步、基础差、价值低的苦差——公共卫生事业。

  顾方舟曾在自传中谈及,这次“转身”,受到多方影响。其一是公共卫生大家严镜清先生的积极引导;其二是课堂之外对当时国情民情的真切感受;再者是曾在开展疫苗研究和生产的大连卫生研究所,从事痢疾的研究工作的经历。

  而投身于脊髓灰质炎的“战场”,对顾方舟来说,更是机缘巧合下的“必然”。1955年在江苏南通大规模暴发脊髓灰质炎,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小儿麻痹症”。当时,南通市1680人突然瘫痪,大多为0-7岁的儿童,疫情导致466人死亡,且迅速蔓延至青岛、上海、济宁、南宁等地。一时间,脊髓灰质炎如洪水猛兽,人人闻之色变。

  顾方舟生前曾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因脊髓灰质炎致残的儿童有几万名,“我们感觉到很内疚,因为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治不了他(们)。”

  冒险

  疫苗试验阶段

  曾携刚满月儿子测试

  据《顾方舟传》文中介绍,1957年,31岁的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此后,顾方舟研究小组首次用猴肾组织培养技术分离出病毒,为预防脊髓灰质炎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流行病学资料。

  1959年3月,卫生部决定派顾方舟等人到苏联考察脊灰疫苗的生产工艺。“当时的卫生部也很紧张,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明疫苗来预防这个病。”顾方舟生前回忆道。同年12月,经卫生部批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顾方舟担任组长,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究工作。

  这项工作在1960年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十一个城市推广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其间,在疫苗临床试验阶段,顾方舟和研究室的同事们不仅冒着瘫痪的危险,喝下一小瓶疫苗溶液做测试,还背着家人,拿自己刚满月的儿子做试验。实验室的同事,也让自己家的孩子参与了测试。

  谈及这次“冒险”,顾方舟曾说,“当时找小孩子的话,就比较有风险,我就没告诉她(爱人),就给我的大儿子吃了。老实说我心里也有点打鼓,这东西说是没问题,但万一有问题我不好交代。最坏的结果可能会麻痹,腿不行或胳膊不行了。但即使有风险,当时也豁出去了。”最终,这些孩子度过测试期,证实了疫苗的安全性。

  成功

  研制“糖丸”助力

  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当时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给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疫苗覆盖增加了很大难度。怎样才能制造出方便运输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呢?“所以后来我们就想,孩子喜欢吃糖,干脆就把它做成糖丸。”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很快,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

  2000年,经中国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委员会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时年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顾方舟回忆说,回来后他跟老伴儿说,“(我国的)脊髓灰质炎消灭了,咱们这几十年没白辛苦。”

  从正值盛年到年逾古稀,顾方舟为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工作呕心沥血,最终助力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并长期维持无脊灰状态。

  在2018年5月出版的《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一书中,顾方舟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顾方舟生前还说,“我们觉得很满足,你可以跟老百姓说,我尽力了,你们的孩子再也不得这个病了,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这样,没有别的所求。”文/本报记者 张雅

  部分资料来源/《顾方舟传》

  • 相关阅读
  • 这条大河,习近平一直牵挂在心……

      从世界最高处的唐古拉山脉俯瞰长江,水网密布,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这里是长江的源头,孕育着浩瀚的江水,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长江,在中国版图上犹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连接起锦绣壮美的华...

    时间:01-06
  •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新华社石家庄1月6日电(记者李继伟)“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是经典影片《地道战》的插曲,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创造性地运用地...

    时间:01-06
  • 河南:2019年将救助1.8万余名残疾儿童

      河南:2019年将救助1.8万余名残疾儿童  新华社郑州1月6日电(记者韩朝阳)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残联了解到,2019年,河南预计投入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2亿元,将有1.8万余名残疾儿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救助。  ...

    时间:01-06
  • 工作日午餐饮酒 湖南多名党员干部被处分

      工作日午餐饮酒 湖南多名党员干部被处分  新华社长沙1月6日电(记者袁汝婷)因工作日午餐饮酒,湖南常德汉寿县多名党员干部日前被处分,并被汉寿县纪委监委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2018年8月10日,汉寿县国土...

    时间:01-06
  • 中巴陆军开展联合反恐演练

      中巴陆军开展联合反恐演练  新华社巴基斯坦伯比1月5日电 中国和巴基斯坦陆军联合反恐作战演练5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伯比国家反恐训练中心成功举行,“勇士-6”中巴联合训练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勇...

    时间:01-06
  • 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   3年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路径日渐清晰。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引领我国...

    时间:01-06
  • 山东出台送温暖资金管理办法:每人每年不超6000元

      山东出台送温暖资金管理办法: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   “送温暖资金的发放标准由各地结合居民生活水平和物价指数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原则上每人次不超过3000元,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近日,记者从省...

    时间:01-06
  • 以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文创视域】   以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盘点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刚刚过去的2018年,文化产业领域风起云涌,互联网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格...

    时间:01-06
  •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乌兰察布:互助养老话幸福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通讯员 田凤元   1月4日清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天气晴朗,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没能阻挡花村互助幸福院张德礼老人与邻居们晨练的劲头。   每天清晨7点,只要是天气好,...

    时间:01-06
  • 改革促民生 点滴暖民心(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改革促民生 点滴暖民心(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五周年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陆娅楠 刘志强 李心萍 贵州省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奢香古镇。   罗大富摄(人民视觉)   ■2013...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