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牢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2019-01-06 04:52:43

来源:人民日报

  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施行——

  牢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深聚焦)

  访谈嘉宾:

  任友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

  主持人:张 烁(本报记者)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那么,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1600多万专任教师应有怎样的职业规范?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同时制定印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和《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人士。

  记者:为什么要在当下出台准则等文件?

  任友群: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有1600多万专任教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但也有极个别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严重违反师德,损害教师队伍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长,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要特别指出的是,十条准则并不能涵盖教师职业行为的所有方面,只是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进行规范。准则中的禁行性规定是底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不可触碰的红线,也是一份“预防保健手册”,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

  记者:准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任友群:准则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10条针对性的要求,包括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方面,每一条既提出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底线。其中,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爱岗敬业、关爱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结合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的不同表现、存在的问题及在不同阶段教师队伍的差异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贴合实际、更具针对性。

  记者:新时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做到哪几点?

  顾明远: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育者先要受教育,教师自身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领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热爱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信任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要不断学习,懂得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让教书育人成为毕生的事业,在学生成长中获得人生的价值。

  记者:您认为,加强师德建设关键在哪儿?

  林崇德:一是底线职业道德,相当于法律和国家相关部门所规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二是崇高师德,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伟大事业,所有教师都要以具有崇高师德为奋斗目标。以往我们加强师德建设,强调崇高师德比较多,但对于底线职业道德,专门强调的不多,这次教育部印发准则,就是要加强这方面的师德建设。

  明确了教师职业行为的“负面清单”,有利于所有教师有意识地规范自己行为,各地处理具有不良职业行为的教师时也更有依据、尺度更加一致。

  张志勇:在学生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没有高尚的师德,没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往往苍白无力。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就要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师德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全过程。

  记者:此前,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十条红线”“红七条”,它们与准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任友群:准则是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问题制定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既有正面倡导、高线追求,也有负面禁止、底线要求,是对之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十条红线”“红七条”等师德底线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准则规范的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还对教师提高政治素质、传播优秀文化、积极奉献社会等方面提出要求。

  记者:应当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考核和管理中的分量?

  张志勇:师德是建设出来的,也是考核出来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中小学校应当用价值立标、用事实说话、用榜样引领、用奖惩激励,将师德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针对教师职业伦理底线要求和理想要求,制定师德考核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对于顶风违纪者,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记者: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还要注意什么?

  林崇德:在明确规定所有教师不能触碰底线的同时,建议以更大力度对具有崇高师德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也会让更多教师自觉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越来越多的教师向往崇高师德,触碰底线的现象自然会减少,整个教师队伍的师德也会提升到更高水平。

  记者:如何确保准则落到实处?

  任友群:各地各校要根据准则,结合实际制定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和实施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深刻认识承担的职责使命。我们还将适时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行动缓慢、敷衍塞责、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学校进行通报。

  延伸阅读:

  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摘自《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不得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或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摘自《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循序渐进,寓教于乐;不得采用学校教育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组织有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摘自《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 相关阅读
  • 这条大河,习近平一直牵挂在心……

      从世界最高处的唐古拉山脉俯瞰长江,水网密布,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这里是长江的源头,孕育着浩瀚的江水,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长江,在中国版图上犹如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连接起锦绣壮美的华...

    时间:01-06
  •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新华社石家庄1月6日电(记者李继伟)“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这是经典影片《地道战》的插曲,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创造性地运用地...

    时间:01-06
  • 河南:2019年将救助1.8万余名残疾儿童

      河南:2019年将救助1.8万余名残疾儿童  新华社郑州1月6日电(记者韩朝阳)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残联了解到,2019年,河南预计投入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2亿元,将有1.8万余名残疾儿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救助。  ...

    时间:01-06
  • 工作日午餐饮酒 湖南多名党员干部被处分

      工作日午餐饮酒 湖南多名党员干部被处分  新华社长沙1月6日电(记者袁汝婷)因工作日午餐饮酒,湖南常德汉寿县多名党员干部日前被处分,并被汉寿县纪委监委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2018年8月10日,汉寿县国土...

    时间:01-06
  • 中巴陆军开展联合反恐演练

      中巴陆军开展联合反恐演练  新华社巴基斯坦伯比1月5日电 中国和巴基斯坦陆军联合反恐作战演练5日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伯比国家反恐训练中心成功举行,“勇士-6”中巴联合训练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勇...

    时间:01-06
  • 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   3年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路径日渐清晰。长江经济带正在成为引领我国...

    时间:01-06
  • 山东出台送温暖资金管理办法:每人每年不超6000元

      山东出台送温暖资金管理办法: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   “送温暖资金的发放标准由各地结合居民生活水平和物价指数等因素,科学合理制定,原则上每人次不超过3000元,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近日,记者从省...

    时间:01-06
  • 以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文创视域】   以融合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盘点2018年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刚刚过去的2018年,文化产业领域风起云涌,互联网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格...

    时间:01-06
  •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乌兰察布:互助养老话幸福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光明日报通讯员 田凤元   1月4日清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天气晴朗,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没能阻挡花村互助幸福院张德礼老人与邻居们晨练的劲头。   每天清晨7点,只要是天气好,...

    时间:01-06
  • 改革促民生 点滴暖民心(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改革促民生 点滴暖民心(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五周年述评之四   本报记者 陆娅楠 刘志强 李心萍 贵州省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奢香古镇。   罗大富摄(人民视觉)   ■2013...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