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顾方舟:一生做一事 让中国儿童乘上远离脊灰的方舟

2019-01-07 20:41: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题:“糖丸爷爷”顾方舟:一生做一事 让中国儿童乘上远离脊灰的方舟

  新华社记者荆淮侨、陈聪

  一粒小小的糖丸,承载的是很多人童年里的甜蜜记忆。

  然而,很多人在顾方舟去世前并不知道,这粒糖丸里包裹着的,是一位“糖丸爷爷”为抗击脊髓灰质炎而无私奉献的艰辛故事。

  2019年1月2日,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顾方舟溘然长逝,这位被网友称为“糖丸爷爷”的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并长期维持无脊灰状态而奉献一生,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健康成长。

  决策路线、埋头深山,他与死神争分夺秒

  1955年,脊髓灰质炎在江苏南通发生大规模的暴发。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大多为儿童,并有466人死亡。病毒随后迅速蔓延到青岛、上海、济宁、南宁等地,一时间全国多地暴发疫情,引起社会恐慌。

  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生病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孩子,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由于病症是隐性传染,开始的症状和感冒无异,一旦暴发,可能一夜之间,孩子的腿脚手臂无法动弹,如炎症发作在延脑,孩子更可能有生命危险。

  1957年,刚回国不久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从此,与脊髓灰质炎打交道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当时,国际上存在“死”“活”疫苗两种技术路线。

  一种是灭活疫苗,也称为死疫苗,可以直接投入生产使用,但要打三针,每针几十块钱,过一段时间还要补打第四针。中国当时每年有一两千万的新生儿,需要同时考虑安全注射和专业队伍的培养,对于当时的中国,要实现这些并非易事。

  另一种是减毒活疫苗,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为刚刚发明,药效如何、不良反应有多大……这些都是未知之数。

  时间紧迫。早一天确定技术路线开始研究,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来。然而路线的合理性,不但影响疫苗的研制进度,更关乎千万儿童的生命安全。

  “决定使用哪种技术路线,需要有相当的科学勇气和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当时的情况下,考虑个人的得失,选择死疫苗最稳妥,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深思熟虑后,顾方舟认为当时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也并不发达,他决定,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

  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随后成立,由顾方舟担任组长。顾方舟深知,世界上的科学技术,说到底还得自力更生。

  为了进行自主疫苗研制,顾方舟团队在昆明建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一群人扎根在距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昆明西山,与死神争分夺秒。

  就这样,一个挽救百万人生命健康的疫苗实验室从一个山洞起家了。顾方舟自己带人挖洞、建房,实验所用的房屋、实验室拔地而起,一条山间小路通往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梦想彼岸。

  面对未知风险,他用自己的孩子试药

  顾方舟制订了两步研究计划: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在动物试验通过后,进入了更为关键的临床试验阶段。按照顾方舟设计的方案,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三期。

  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的风险。

  习惯于自强、忍耐、奉献的顾方舟和同事们,因为对于做出疫苗、为国奉献的迫切心情,因为对自己科研成果的充分自信,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先试用疫苗的决定。

  冒着瘫痪的危险,顾方舟义无反顾地一口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吉凶未卜的一周过去后,顾方舟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然而,他的眉头锁得更紧了,另一个问题萦绕在他心头——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那么,找谁的孩子试验?谁又愿意把孩子给顾方舟做试验?

  顾方舟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如果疫苗安全性存在问题,儿子面临的可能是致残的巨大风险。然而为了全中国千千万万的孩子,他义无反顾。

  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做出了同样令人震惊的决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这次试验。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一个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第一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

  1960年底,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但是面对日益好转的疫情,顾方舟仍然没有大意,他意识到疫苗的储藏条件对疫苗在许多地区的覆盖难度不小,同时服用也是个问题。

  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把疫苗做成糖丸,首先解决了孩子们不喜欢吃的问题。同时,糖丸剂型比液体的保存期更长,保存的难题也迎刃而解,糖丸疫苗随后逐渐走到了祖国的每个角落。

  1990年, 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发现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1957年到2000年,从无疫苗可用到消灭脊髓灰质炎,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

  整整44年。

  献身公共卫生事业,他却说自己只做了一件事

  1944年,顾方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

  面对当时恶劣的公共卫生环境状况,顾方舟毅然舍弃了待遇高、受尊重的外科医生,选择了当时基础条件差、生活艰苦的苦差事公共卫生专业。

  “作为一个公共卫生学家,让更多的人远离疾病,拥抱健康,这是顾方舟上学时就立下的志向。此后他用一生来践行这一理想信念,为几代中国人带来健康,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这样评价顾方舟。

  顾方舟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此后多年,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项成果背后,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在脊髓灰质炎疫苗之外,顾方舟还致力于推动中国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接种的国家计划,并为实现中国乙型肝炎防治目标做出了特殊贡献。

  ——在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期间,顾方舟大力推进了院校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协和医学院关于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施等四项研究成果,都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人说,顾方舟是比院士还“院士”的科学家,而他却谦逊地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 相关阅读
  • “海防长城”铸造者——记刘永坦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8日电题:“海防长城”铸造者——记刘永坦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者郭超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哈工大供图   82周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间:01-08
  • 2018年全国地表水质优良比例为71% 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2018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公布  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提高3.1个百分点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寇江泽)生态环境部7日通报了2018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1940个国家地表水评价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

    时间:01-08
  • 去年航班正常率80.13%

      在空域资源紧张、极端天气频发情况下  去年航班正常率80.13%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赵展慧)1月7日,中国民航局发布2018年民航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00个月、6836万小时的...

    时间:01-08
  • 26个职业有了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6个职业有了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7日从人社部获悉:人社部办公厅日前颁布中式烹调师、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等26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自标准颁布之日起,原相应国家职...

    时间:01-08
  • 暴雨暴雪双预警齐发 全国多地将迎来雨雪天气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1月8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8日至11日,南方地区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其中,云南南部局地将有大暴雨。同时,中央气象台也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计1月8...

    时间:01-08
  • 金正恩对中国进行访问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新闻发言人1月8日在北京宣布: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1月7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时间:01-08
  • 海南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海南岛要做“开放岛”

      2018年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实施方案》。《方案》在构建丰富多彩的旅游消费新业态、创建国际一流的旅游消费环境、建设世界知名的旅游消费目的地等三方面公布27条具体措施,...

    时间:01-08
  • 26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颁布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李婕)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日前,人社部办公厅颁布中式烹调师、茶艺师、美容师、美发师、焊工、电工等26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此外,另有25个标准也完成了立项、开发、审定...

    时间:01-08
  • 算法智能带来麻烦 大数据社会需要考虑算法治理

      大数据社会需要考虑算法治理   算法,曾被描述为一件相当温和的事情——计算过程明确,步骤可控,结果一目了然。近年来,算法通常与大数据结合,通过打分、排序、评级的方式在用户、环境和推荐对象之间建立...

    时间:01-08
  • 河长上岗,水质变样:美好愿景将渐行渐近

      书记动了真格,下面的河长个个感觉“压力山大”。“一把手”巡河,就这样发挥了头雁效应   公示牌是一种无形压力:水质不好,群众会对河长有意见;发现问题,群众也会主动举报和投诉   落实好河长制是一...

    时间:0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