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举行

2019-01-08 09:37:0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于今天(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按照惯例,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并为获奖人员颁奖。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规定“国家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30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即大家常说的“国家三大奖”。还包括授予外籍科学家或外国组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积极推进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举措

  2018年是《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的第一年,在遵循现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前提下,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积极推进落实了提名制、定标定额评审等改革措施和创新举措。

  全面实行提名制 提名数量大幅增加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面放开专家学者提名,同时取消了单位提名的名额限制,对提名者资格条件、提名程序、责任监督以及信用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规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 林新:结果是专家提名占到了总数的9%,其中自然奖中专家提名比例最高占到了25%。协会、学会提名的积极性也很高,也占到了20%。全面提名,放开了单位的限制,这样给更多的好的项目和成果,有提名的机会。

  试行一、二等奖独立投票机制

  为引导科技人员找准定位,遏制浮夸和包装拼凑等不良风气,提名一等奖的项目评审落选后不再降格评为二等奖,提名二等奖的项目,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提升为一等奖。受该政策影响,提名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数量大幅下降。以通用项目为例,2017年提名特等奖和一等奖项目437项,2018年仅有70项。从评审结果来看,2018年共提名一等奖项目98项,有73项未通过一等奖评审,不再参评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 林新:我们试行了一些国外同行的评审,在自然奖中我们邀请海外的专家函审,收回了120份的函审意见,在评审中成为重要的参考。

  完成奖励委员会换届 增强学术性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第五届奖励委员会由过去20人增至25人,主要增加了专家委员人数,进一步增强奖励委员会的学术性,充分考虑了学科专业和所在单位类型覆盖面,两院院士比例均衡,年龄梯度老中青结合。同时,完成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换届,加大监督惩戒力度,强化了奖励全程监督,确保评审过程公平公正。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首次设立,至2017年度,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这些最高奖的获得者,或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有卓越建树;或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科技进步是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得益于这样一批值得尊敬的科学家,将他们的毕生心血,投入到国家各项科研事业当中。1999年设立以来,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次空缺,29位科学家分别是:

  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两人共同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1年度——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年度——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度——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5年度——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李振声;

  2007年度——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度——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谷超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孙家栋。

  2010年度——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的师昌绪;——内科血液专家、血液研究的领军人物,王振义。

  2011年度——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谢家麟;——另一位是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的吴良镛。

  2012年度——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以及“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2013年度——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另一位是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程开甲。

  2014年度——授予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于敏。

  2016年度——授予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的赵忠贤,以及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的屠呦呦。

  2017年度——授予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王泽山,另一位是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侯云德。

  • 相关阅读
  • 打造“雷达铁军”、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这才是该追的星

      打造“雷达铁军”、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网友:这才是该追的星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夏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广受关注的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

    时间:01-08
  • 惩戒欠薪 浙江公布2019年首批拖欠工资“黑名单”

      中新网杭州1月8日电(记者 张煜欢)为加大对拖欠劳动者工资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督促企业依法支付工资,8日记者获悉,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并向浙江省信用办推送一批共48条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这...

    时间:01-08
  • 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李克强   (2019年1月8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

    时间:01-08
  • 地评线:这份“暖”正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1月4日,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围着一块黑板久久不散。黑板上写着武警某支队官兵的两句留言。此前一天,在完成一天的野营拉练任务后,他们深夜借宿在这所小学。临走时,子弟兵们不仅把教室打扫得干干...

    时间:01-08
  • 漫评:反腐败压倒性胜利彰显执政为民理念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这是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最新重大判断。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的判断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

    时间:01-08
  • 香港高校及学者参与三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高校及学者参与的3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

    时间:01-08
  • 福建多地为受到不实举报官员澄清正名 查处诬告陷害

      中新社福州1月8日电 (记者 龙敏)近日,福建多地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官员澄清正名,同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释放“让诬告者付出代价”的信号。   目前,龙岩市纪委监委已探索出台《龙岩市党员及公职人员诬...

    时间:01-08
  • 塞拉利昂外长卡巴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8日宣布: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塞拉利昂共和国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卡巴将于1月10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时间:01-08
  • 习近平主席特使韩长赋将出席委内瑞拉总统就职仪式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8日宣布:应委内瑞拉政府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将赴加拉加斯出席于1月10日举行的马杜罗总统就职仪式。...

    时间:01-08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推动新时代反“独”促统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石龙洪)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反“独”促统新发展,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8日在京举...

    时间:0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