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安居与乐业并重

2019-01-11 10:25:17

来源:人民日报

  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一线探民生·新年伊始看脱贫)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安居与乐业并重

  核心阅读

  易地扶贫搬迁,广西聚焦“搬得出”,安置点选址不能偏,交通便利,楼房敞亮,让百姓乐意搬迁;聚焦“稳得住”,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让百姓乐享安居;聚焦“能致富”,提供就业帮扶,建立扶贫车间,让百姓生计有着落。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广西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

  “新房子是楼房,水、电、气、网全通,周边还有学校、公园、医院……”48岁的张敏毅,从山区搬到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生活完全变了样,感觉很幸福!”

  冬日暖阳下,记者看到,沿途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开发办主任蒋家柏说,广西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要把最好的地方给老百姓住”

  【镜头】

  张敏毅家尽管泥瓦房破败,可要搬迁,他却坚决不同意。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我们送您到安置小区看一看,您再决定行不?”

  楼房宽敞明亮、新居水电已通……张敏毅跟着一瞧,他彻底放了心,“政府把这么好的地方给我们住,当然要搬!”

  搬出大山,成了广西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平地少,选址太难,工作难度大。怎么办?

  “要把最好的地方给老百姓住!”广西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中心主任韦朝永说,按照这一理念,要求各地建设的安置点都要符合“五靠近”原则:靠近县城和集镇、靠近中心村、靠近景区、靠近工业园区、靠近福利院。同时,每个安置点都要进行规划设计,避开滑坡带,交通出行方便,水、电、气、光纤同时配套。

  此外,为强化责任落实,全区2016、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549个集中安置点,共落实78位市级领导分片包县、508位县级领导包安置点,组成500多个工作班子,成员达到3000多人。

  入住玉林博白县城东新区安置点的贫困户许基敏夫妇,成为博白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受益者之一。他们一家5口原本居住在沙陂镇一个偏远山村,房屋简陋,交通不便。2017年搬迁后,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不仅解决了孩子们的入学问题。许基敏本人也在县城找到了工作,收入相对于以前有了较大提升。

  广西把贫困发生率在50%以上、集中居住50户以下、50%以上群众愿意搬迁的自然村一律纳入整屯搬迁。目前,全区已落实整屯搬迁1461个屯13720户57449人,涉及9个市36个县(市、区)。

  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广西全区2016—2018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70万人,累计已搬迁入住(已完成交钥匙工程)68.7万人,搬迁入住率超98%。

  “周边就是医院和学校,生活方便得很”

  【镜头】

  “现在住的房子好,生活条件也好了,非常欢迎大家来做客。”崇左市大新县安置小区住户李建民说。以前住在山区,生活窘迫,最怕的就是家里来客人。李建民说,大新县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学校、社区活动中心、医疗点、农贸市场等,群众生活十分方便。

  “周边就是医院和学校,生活方便得很!”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安置点的住户李雪梅说,56岁的她,每天晚饭过后,到广场跳舞已成为“必修课”。

  从峡谷深涧搬到安置区,从土坯房搬进新楼房,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朝八晚五,广西大批搬迁户悄然开启了“新活法”。

  在巴马安置点,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民政、教育、卫生、人社等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低保、健康、社保等公共服务,同时建有绿地公园、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

  靖西市以“基地+平台”的形式,派驻3名工作人员到安置点社区服务平台,利用新媒体,依托互联网,为移民提供集学习、咨询、培训、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让搬迁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既要搬得出,还要稳得住。” 韦朝永说,广西十分注重完善搬迁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各搬迁安置点配套了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附属设施;出台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社保、医疗、教育、社区管理等方面的12项配套政策,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将为贫困群众提供‘一对一’岗位推荐帮扶”

  【镜头】

  在玉林兴业县安置点的“扶贫车间”里,42岁的黄权在麻利地组装电子零件,不到2分钟就完成一个器件。“我每天可以组装400个左右,最多能挣120元,一个月下来有3000多元,如果全勤,还有奖金。”黄权说。

  玉林兴业县政府与易地扶贫搬迁小区附近的多家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签订协议,采取“培训+定岗”模式,安排312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博白县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工作,全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吸收了一批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打工,让群众实现就业创业两不误。

  崇左市江州区安置小区位于新和镇,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蔗糖产业为特色的“甜蜜小镇”。“产业园区用工需求大,为了帮助贫困户就业,我们筛选出近万个适合的就业岗位。”江州区人社局局长梁志高说,“将为贫困群众提供‘一对一’岗位推荐帮扶。”他说,还有“一条龙”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实名制求职登记等服务。

  “搬迁只是方式,脱贫才是目的。”韦朝永说,围绕“搬出来以后怎么办”,广西加大对搬迁农户产业发展和创业就业方面的帮扶力度,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让搬迁群众既能安居还能乐业。

  区里制订下发多个文件,切实抓好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业、转移就业等7个方面政策落地工作,增加移民群众收入。同时,强化落实“三个一”措施:落实“一户一策”,即根据每户搬迁贫困户的贫困类型、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因户施策,找准路径,制定计划,落实政策及增收项目;落实“一户一帮”,即对每户搬迁贫困户落实1名帮扶联系人,直到2020年;落实“一户一档”,即对每户搬迁贫困户的帮扶、收入、脱贫等情况建立专门档案,规范管理,做到可看可查。

  此外,加大后续扶持资金的投入。目前,全区共筹措投入后续扶持资金20亿元,实施发展特色农林业、劳务经济等扶持项目5770个,实现脱贫5.75万户25.59万人。

  庞革平

  • 相关阅读
  • 40年壮怀激烈,中国交通见证变革的力量

      青藏铁路。(资料图)   “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

    时间:01-11
  • 黄山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方案通过认证

      中新网合肥1月11日电 (王兵 吴兰)云海、冬雪、日出、雾凇、佛光……“归来不看岳”的黄山有着丰富的气象景观资源。安徽省气象局11日消息,继2018年1月19日国家气象公园试点建设在黄山启动之后,2019年1月10日...

    时间:01-11
  • 青岛崂山: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升民众幸福感

      中新网青岛1月11日电 (记者 杨兵 胡耀杰)“2019年青岛市崂山区推出8大类共65项实事,其中在教育方面要持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实施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提高家校合育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青岛市崂山区发展...

    时间:01-11
  • 关于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最近的这些论述值得关注

      根据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定于2019年1月11日至13日召开,本次会议将对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行部署。实际上,2018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

    时间:01-11
  • 中国湿地大省青海国家级湿地公园面积达32.51万公顷

    1月9日,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湿地,摄影爱好者拍摄到野生鸟类苍鹭捕食的画面,苍鹭漫步于湿地,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吸引了拍客们的瞩目。祝桂福 摄   中新社西宁1月11日电 (记者 罗云鹏)记者11日从青海省湿...

    时间:01-11
  • 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互拍 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陈芳、胡喆)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工作,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实...

    时间:01-11
  • 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中国探月工程“五战五捷”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航天局1月11日在北京对外宣布,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工作正常,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

    时间:01-11
  • 山西尧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2万学生享办学改革红利

      中新网太原1月11日电 (任丽娜)一边是农村学校变“空壳”,一边是城市学校“爆棚”容不下,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市辖区内的尧都区,义务教育“冰火”两重天的矛盾尤为突出。   近...

    时间:01-11
  • 陈扬当选扬州市政协主席 此前任扬州市常务副市长

      中新网扬州1月11日电 (记者 崔佳明)11日,政协扬州市八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大会,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陈扬为政协扬州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选举林正玉为政协扬州市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选举丁长兵...

    时间:01-11
  • 王岐山会见塞拉利昂外长卡巴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孙奕)国家副主席王岐山11日在中南海会见塞拉利昂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卡巴。   王岐山表示,相互尊重是国相交、民相亲的前提。中国一贯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人民选择的道路、制度,...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