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市拟提高职工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封顶线

2019-05-07 01:13:18

来源:北京青年报

  职工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封顶线拟提高   困难群体居民今年将降低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 从机制上缓解大病职工医药费负担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2019年北京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本市将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大病保险报销政策等。同时,北京市医保局局长于鲁明表示,本市每年新增约12万退休人员,医保基金收支形势不容乐观。而欺诈骗取医保手段“升级”,将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就诊信息互联互通、住院登记时间采集比对、医疗机构药品和耗材购销存信息同步采集、医保缴费信息与纳税信息协查比对等机制,深度应用于门诊、住院和后台监控等环节。

  困难群体居民大病医保

  将降低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

  在2019年北京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市将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大病保险报销政策、精神疾病定额和单病种付费标准,以及困难群体救助等医保配套政策。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住院报销的封顶线分别是20万元和30万元。北京市医保局指出,将根据医疗价格情况,提高封顶线,减轻大病患者的负担。同时,市医疗保障局局长于鲁明表示,2019年,本市将加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向贫困人口的倾斜力度,降低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逐步提高封顶线。

  探索建立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对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众保障的精准性,从机制上解决患大病职工医药费负担重、时间长的问题。此外,完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积极会同北京市财政局,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逐步缩小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之间的结构比重差距,建立合理的财政与个人缴费分担机制。据悉,北京市还将调整完善医疗保险三个目录,修订北京市医保用药范围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有进有出的药品目录动态管理机制,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和北京市研产的新药,纳入医保报销。

  出台2019年总额控制管理方案

  引导医疗机构从增费增效向控费增效转变

  据介绍,陈吉宁市长曾就“京沪医疗发展效率PK”作出批示:“针对医疗费用控制和加强医保管理两项工作,要有明确的工作方案和目标,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于鲁明表示,陈市长之所以高度关注这个问题,就是和上海对比,北京在医疗管理上,仅医疗控费一项,差距就在30%左右。

  于鲁明表示,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给医保管理带来挑战。一是拟于6月实施的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是我市20年来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的首次大范围调整。在价格管理方面,改革涉及项目数量多、变化大,新规范调整的项目总量将达到6600余个,而在费用控制方面,本次价格方案的整体设计和调整幅度,主要源于市卫生健康委静态测算,尽管对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反复测算分析,但动态运行结果能否与静态测算大体一致,还难以确定等。“所以我们要主动学习借鉴上海等地先进经验做法,努力控费增效。”

  于鲁明指出2019年将优化完善总额控制管理,出台2018年总额控制清算办法、2019年总额控制管理方案,狠抓基金预算管理,改变总额预付基金量逐年上涨趋势,制定引导医疗机构从增费增效向控费增效转变的鼓励政策。

  每增加一名退休人员的医保支出

  相当于8名在职人员

  于鲁明指出,全市医保基金收支平衡面临压力,特别是北京市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每年新增约12万名退休人员,每增加1名退休人员产生的医保基金支出,相当于8名在职人员。

  据介绍,按照国家要求,职工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要在今年合并实施,基金统一使用。全面二孩政策后,本市生育保险基金已连续两年当期收不抵支。合并实施后,预计每年将增加医保基金支出20亿元。三是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即使按2018年静态数据测算,基金年度支出也要增加20多亿元。同时,提高职工住院封顶线、提高精神病住院定额标准、调整单病种付费标准等措施,经测算,需要支出基金5亿元以上。此外,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矛盾突出。虽然北京市人均筹资标准已达到1640元,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但当期收不抵支,有较大缺口。

  针对欺诈骗取医保手段“升级”

  医保缴费信息拟与纳税信息协查比对

  据于鲁明介绍,通过去年的专项行动,分析发现,本市除了一卡多用、代开药等常见骗保问题外,欺诈骗保的手段也在不断提升,呈现出方式多样、隐蔽性强、团伙作案,甚至通过高科技手段骗保等趋势。

  另外,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医保政策的一些设计,北京较高的保障水平,也无形中增加了欺诈骗保的严峻性、复杂性。其中有社区一级医疗机构年医疗费用,最高的竟达到近亿元;有的民营医疗机构,还利用患者在中医机构不用选择即可就医的医保政策,以及中药饮片购销差率政策,热衷西医转中医、转中西医结合和提升医院等级;一些医疗机构将医保协议当成政府给予的护身符,通过免起付线等方式诱导患者就医;还有的利用单病种人头按天收费政策,在本来仅审批100张床位的医院,不择手段挤下近300位病人,严重损害参保人的权益和基金安全。

  对上述现象和问题,于鲁明强调,将对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实现督查全覆盖,针对薄弱环节,确定1至2个专项治理重点,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对定点医药机构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建立按比例末位退出机制。

  据悉,本市将运作多种高科技手段,建设智慧医保,探索将人脸识别技术、就诊信息互联互通、住院登记时间采集比对、医疗机构药品和耗材购销存信息同步采集、医保缴费信息与纳税信息协查比对等机制,深度应用于门诊、住院和后台监控等环节,解决实名就医、一卡多用、挂床住院、替换药品、虚报费用、虚假用工等骗保问题。

  此外,加强数据标准化建设,推进中药饮片标准化、门诊诊断标准化和药品说明书电子化,优化药品监测平台,精准分析药品支出异动,深入追踪存在过度医疗行为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医师,及时干预提醒。

  今年药品集中采购

  金额已近1.5亿元

  于鲁明表示,本市自3月23日零时启动试点以来,截至4月29日,全市医疗机构采购金额已近1.5亿元,占总任务量(4.5亿元)的29.9%;参保人员累计结算中标药品123.3万笔,涉及金额1.07亿元。同时,目前,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平台共有药品7800余种。2018年共有3600多家医疗机构进行网上采购,累计订单数超过600万笔,订购金额656亿元。组织开展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共计6大类3万多个产品纳入平台采购,价格平均降幅15%左右。

  今年将继续做好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丰富采购产品,优化采购方式,规范采购流程。做好京津冀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发展需要,做好搬迁至雄安新区的在京参保企业职工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继续做好异地就医和探索推进京津冀门诊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本组文/本报记者 解丽

  制图/潘璠

  • 相关阅读
  • 农业农村部:2018年中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

      新华社福州5月8日电(记者颜之宏、余俊杰)在8日闭幕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布《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达7.3%,与上一年相比增加0....

    时间:05-08
  • 卫健委:400万护士面对庞大的老年护理需求远远不够

      中新网5月8日电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8日指出,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400万,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比较高。现在中国有400万的护士,面对的庞大老年护理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时间:05-08
  • 数字政务让公共服务触手可及

      当前,数字政务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扩展到民生领域,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更便利、触手可及的公共服务,成为数字城市、数字中国建设的新动能   “过去,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考上大学不能马上领到补贴,需要借钱交学...

    时间:05-08
  • 终端网络齐头并进 5G商用步伐加快

      央视网消息:各种5G场景的应用让人眼花缭乱,也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那么,现阶段5G建设推进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什么时间我们才能真正的用上5G产品呢?   就在刚刚过去的4月底,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接...

    时间:05-08
  • 今年中国高职招生计划增百万以上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教育部8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已落实2019年全国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5万人。 资料图:高职院校学生展示光纤熔接技术。 韩章云 摄   2018年,中国高校招生790.99万人,...

    时间:05-08
  • 数字引擎助推福州城市建设

      新华社福州5月7日电(记者林凯)去年5月,趁着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东风,福州市出台《“数字福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打造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城市、数字中国建设福建样本排头兵的目标。一年来...

    时间:05-08
  • 闽江之畔“数字”扬帆 助航人民生活奔向美好未来

      5月6日-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中国青年网记者 卢冠琼 摄   中国青年网福州5月8日电(记者卢冠琼)坐落在闽江之畔的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这几天人潮涌动。1500名嘉宾相聚第二届数...

    时间:05-08
  • 在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遇见智慧未来

      在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遇见智慧未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侧记   春夏之交,八方宾客齐聚福地盛会。   闽江之畔,数字潮流席卷智慧未来。   5月6日至9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

    时间:05-08
  • 物联网、生物识别 新型智慧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型智慧城市离我们还有多远?  新华社福州5月8日电(记者王成)物联网、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加速迭代更新的“黑科技”,正依托大数据资源重塑着交通、医疗、社会治理等应用场景,改变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

    时间:05-08
  • 2018年中国脱密国防专利达4000余项

      中新社北京5月8日电 (郭超凯)记者8日从第五届国防知识产权论坛上获悉,近年来,中国国防知识产权事业在服务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2017年解密3000余项国防专利,2018年脱密400...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