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学门手艺 摆脱贫困

2019-07-24 03:26: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学门手艺 摆脱贫困

  四川省青神县积极扶持当地企业创办“扶贫车间”,使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上岗就业。图为当地红运鞋业的“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加工产品。

  张忠苹摄(人民视觉)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新时代,希望更多跟我一样的穷孩子能通过技能改变命运。”宁显海,来自四川大凉山,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凭借技能,他走上了世界技能竞技的最高舞台,一举夺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

  无论是在西南边陲的偏远山村还是东南沿海的繁华都市,长期以来,人们都希望借着一技之长立足社会,在贫困地区,这种需求尤为强烈。毕竟,给钱、给物只是一时,给技能则是长久之利。许多青年,盼技能。

  而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到长三角、珠三角制造重镇,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紧缺。在一些领域,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高达2以上,这意味着两三个岗位等一人来就业的现象很普遍。

  有人缺技能,企业缺人才。怎么办?近年来,人社部门深入开展技能扶贫行动,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接受技工教育。当同龄人还在迷茫就业方向时,许多毕业生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技能,正为贫困青年插上“翅膀”,助他们飞出“大山”,脱贫成才。

  招进来——

  为贫困青年插上“翅膀”

  董浩然,19岁,是辽宁省阜新市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两年前,董浩然顺利考上了高中,但因为家庭困难,分担家庭压力的愿望强烈,他选择了技工学校,又选择了当下制造业中热门的数控专业。班主任评价他,“动手能力强、乐于学习钻研”,现在是班长,将来也是参加技能大赛的好苗子。

  3年学习期间,董浩然不仅学费、住宿费全免,每学期还有2000元的助学金,大大缓解了这个农村家庭的经济压力。“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位,勤劳致富一户”,按照这个思路,近年来,人社部联合国务院扶贫办深入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帮助有就读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接受技工教育,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接受职业培训。2018年,共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200万人次,技工院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6.42万人。

  记者走访辽宁省沈阳、阜新、铁岭等地了解到,不少技工院校农村生源可达90%以上,一些有条件的技工学校已实现为所有学生免除学费。“我们大力推进技工教育,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可上,将来能有一技之长。”辽宁省辽西技师学院院长张莉艳说。

  但是,招生难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许多技工学校。一方面,入学人数在减少,这是大背景;另一方面,家长、学生观念没转变,重学历轻技能,能上高中大专,很少有人上技校;还有一些家长想,有的行业简单培训就上岗,为何还要花上3年念技校?

  “所以学校老师人人都是宣传员,人人都要懂政策。”张莉艳说,技能人才是就业市场紧缺,也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方向;技能,更是青年人未来看家的本领,是立足社会的长久之计。当前政策好,我们要做好落实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把招生宣传到炕上”。

  培养好——

  “真材实学”,技能传帮带

  技工教育怎么样?技能人才怎么教?许多人并不了解。

  从学校教室、实训基地到比赛现场和实习工厂,记者发现,“真材实学”是许多技工院校教学的方向。

  有真材料。在阜新市技师学院,主教学楼后一个个独立的教学基地连成片,从数控机床、汽车维修设备、焊接设备到工业机器人,俨然一座座小工厂。“我们这儿的机器能加工能出活儿,在这儿学习,学生早就身临其境,轻车熟路。”带路参观的老师说。大大小小的机器旁,常能看到不少半成品整整齐齐罗列一展柜,“这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学一点做一点,课程学完作品也成型了。”带课的专业老师说。学校愿意花钱买设备、买材料,“真刀真枪”地教技能,木材、萝卜凑合练的情况已经逐渐成过去。

  有实地学。一年学理论、一年学实践、一年进企业,技工院校一般3年制,紧锣密鼓,年年有重点。当前,许多技工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不仅把企业的技能大师、能工巧匠请到学校当老师,也让学生进企业、真锻炼。阜新市技师学院与海尔集团、徐工集团、辽宁广厦钢结构有限公司等企业长期合作,打造重点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不白干,记者了解到,学生实习期间报酬一般在每月2000元左右。

  除了学技能,技工院校这3年也是学生人格养成期,这方面,学校同样重任在肩。“我们要因需施教,哪里不够从哪教。”一些校长和老师说,许多学生刚来的时候基础差、不自信,走路都低头,这更得靠学校在品德、心理、针对性教育和辅导上多下功夫,让学生身心健康与技能提升“齐步走”。

  培养技能人才不是一所学校的“单打独斗”,更依靠校企联合、校外平台、技能比拼发挥作用。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栗生锐今年40岁,他说,“都说技能成才难,但是今天技能人才成长的环境比我们那个年代好太多。”从各省市专业技能大赛到世界青年技能大赛,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专业比赛为技能学生提供了许许多多开阔眼界、切磋学艺的好机会。“以赛代练,以练促学。”“80后”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说,自己当初就是这样学习进步的,今天的青年人,更是不愁切磋施展的大平台。

  师傅带徒弟,技能传帮带。记者走访许多企业,聆听许多技能大师的故事,发现带出一支有战斗力的技能人才团队,是他们当下共同倾力的事业。这个目标,需要更多青年人加入;这样的氛围,也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为学生的成长带来更多可能性。

  送出去——

  只要肯吃苦,不愁没出路

  见到齐斌时,他正在高速运转的工厂车间操作数字机床,在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工厂里,扮演着关键角色。

  齐斌今年20岁,从技工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已有一年时间,每月近6000元的收入让他觉得这个学上得很值。“同龄人还在花钱,我已经能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了。每天的操作中我都在学习新的知识,行业未来前景也不错!”

  像他这样顺利就业的技能学生不在少数。不少技工院校校长说,只要学生肯吃苦,毕业根本不用愁就业、愁出路,许多专业基本是供不应求的状况。人社部数据也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379所,每年向社会输送约100万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这么稳的就业成绩从哪儿来?

  ——专业设置市场导向。多年前,阜新市技师学院就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等专业,在同类院校中起步较早。同时,学院还设置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高的专业,包括电梯安装与维修、工程爆破、钻机司机等。“我们都是先考察市场,再开设专业。”阜新市技师学院副院长齐心说,学校在设置专业时瞄准市场需求,确保培养的学生能就业、有前景。

  ——学校为学生找就业。不久前,张莉艳趁着到山东出差的间隙,3天跑了8家公司,一家家谈学生就业协议,点对点输送人才。记者看到了张莉艳此行带回的成果——一叠实习就业单位情况表。里头把企业概况、招收工种、见习和转正工资、五险一金、食宿等待遇写得清清楚楚。摸清市场需求,开拓全国就业渠道,这是许多技工学校在做的事情,来自企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也可以。”在今年7月15日世界青年技能日的主题报告会上,方文墨对台下许许多多的技工院校学生这样说道。他的人生就是这样,从15岁走进技工院校,他走出了一条跟同龄人不一样,却同样大放光彩的道路。这条技能成才之路,产业振兴之路,正期待着更多青年人来探索。

李 婕

  • 相关阅读
  • 中国科研机构中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总装核心工程

      我国科研机构中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总装核心工程  新华社合肥7月24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

    时间:07-24
  • 去年山东省财政支出首破万亿,民生支出占了大头

      去年山东省财政支出首破万亿,民生支出占了大头  去年我省财政支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三公”经费降1.4%,民生支出达79%  今年上半年我省减税570亿元,个人所得税下降36.9%   □ 本报记者 赵君 代...

    时间:07-24
  • 最高法发布4件性侵害儿童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发布4件性侵害儿童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刑一庭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坚持零容忍的立场,对犯罪性质、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的,坚决依法判...

    时间:07-24
  • 白皮书: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政府24日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在其正文第一章节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

    时间:07-24
  • 陕甘青宁四省区六盘山片区累计完成脱贫113万人

      新华社银川7月24日电(记者张彬、杨稳玺)记者从2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召开的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第五次会议获悉,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已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截至2018年年底,陕西、甘肃、青海、...

    时间:07-24
  • 看广东如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看广东如何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刘 磊 邱超奕 李 刚 贺林平   广东的优势明显:论经济总量,2018年达到9.7万亿元,近30年位居全国前...

    时间:07-24
  • 中央第十一指导组主题教育工作交流会现场扫描

      突出问题导向 整改务求实效(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记者观察)   ——中央第十一指导组主题教育工作交流会现场扫描   本报记者 张 璁   “中央政法委...

    时间:07-24
  • 绝不容许外国势力搞乱香港

      绝不容许外国势力搞乱香港(望海楼)   香港近日发生激进示威者冲击立法会大楼、围堵中联办、涂污国徽、咬断警察手指等恶性事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7月22日对此的评论竟是“香港自治受到侵蚀”。为了给中国使...

    时间:07-24
  • 两高一部敦促在逃人员自首 5种情形可视为自动投案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熊丰)记者从24日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通告规定,在逃人员自通告发布之日起至2019年10月31日前...

    时间:07-24
  • 津巴布韦总统欢迎中国投资者来津投资旅游业

      新华社哈拉雷7月23日电(记者张玉亮)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23日在欢迎到访的中国浙江省代表团时表示,津巴布韦期待更多中国投资者来津投资旅游业,使津巴布韦成为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当天...

    时间:07-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