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蓄人才之水养发展之鱼 广阔乡村必将大有可为

2019-07-26 15:30: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新而论大国经彩】蓄人才之水养发展之鱼 广阔乡村必将大有可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很长时间以来,农村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单向流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却造成了农村的凋敝。“乡村空无人,无人去乡村”,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缺少产业支撑,逐渐丧失吸引力,以致发展动力不足。人才聚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人才振兴,需要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上下功夫,补齐人才短板,让广阔乡村成为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

  培养“新”农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19年5月21日,在陕西咸阳三原县陵前镇一合恒业果蔬专业合作社,100名农民学员领到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来源:视觉中国)

  从2012年开始的历次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农民”是和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目前来看,“新农民”群体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由传统农民转变而来,包括一直在乡里务农的“本土能人”和“返乡能人”等;二是受过专业教育甚至有出国经历的青年群体,他们大多出身农村或与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以资本投资人或委托人身份从事农业产业的人群,寄望在农村大显身手。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农民”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身份和职业的区别在于,身份只能被动接受,但职业可以自主选择。培养新农民,就是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加速农民职业化,引导人力资本归农,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实现乡村振兴,亿万农民是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未来。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为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供重要人才支撑。目前,经过连续多年的培育,我国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经超过1500万人。日前,中国科协和农业农村部也宣布,要启动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计划3年培养400万“新农民”。“新农民”队伍的不断壮大,将显著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筑巢引凤,让穷乡僻壤成创业热土

  2019年7月12日,安徽宿州,青年郭伟鹏回乡创业卖梨膏,带领合作农户脱贫致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到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到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基层服务等,国家政策一直在鼓励年轻人投身广袤乡村。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乡村条件虽然不如城市,但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国家政策落实,每一件小事都与群众利益深切相关,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彩舞台。近年来,不断有高学历人才放弃城市生活,为乡村建设奉献青春与才智。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黄文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为百泥村的脱贫攻坚倾注心力。

  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已达740万,非农创业人员达到300万,增幅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其中包括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和科技人员,平均年龄40岁,高中以上学历占40%,他们正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主力军。在江苏宿迁,2017年6月起创新实施“返乡兴村千人计划”,迄今已选聘2600余名“新村干”,创办各类项目1600余个,带动5万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完善政策,让更多“能人”扎根基层

  2018年10月7日,河南新乡,原阳县太平镇黄河稻夫新农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才本身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难免会受待遇、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家大幅度提高农村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力度,但对吸引优秀人才来说,缺乏有效的配套机制。由于公共服务匮乏、存在文化隔阂等原因,农村也难以留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要让人才留下来,关键在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需要制定产业发展、税收优惠、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医疗补助等政策,既为人才搭建大胆干事创业的“平台”,也为人才夯实安心追梦圆梦的“后台”。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各项涉农政策一直都在强调要给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实惠。最为典型的就是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个实践创新把农民的劳动和收入直接联系起来,劳动产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让农民收入增加、负担减少,这是调动农民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

  对年轻人来说,则要产业留人、环境留人。有调查发现,凡是能留住年轻人的乡村,工作环境大都优美、体面,比如旅游景区和田园综合体等。这就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让新农人有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武晓娟)

  • 相关阅读
  • “旗舰”抢先看 4000吨级海洋科考重器“大洋号”交付

      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4000吨级大洋综合资源调查船——“大洋号”在广州建成并交付至自然资源部。该船是我国首艘按照绿色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舒适化、国际化的原则设计建造的新型全球级综合科考船,...

    时间:07-27
  •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中新社里约热内卢7月26日电 (记者 莫成雄)当地时间7月26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期间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6月对俄罗斯进行历史性访问...

    时间:07-27
  • 垃圾回收,我们该向台湾学什么?

      垃圾回收,我们该向台湾学什么?台湾民众将垃圾投入垃圾车内。  柴逸扉摄  来自上海的张先生曾向记者讲述这样一段往事:几年前自己去台湾旅行,和当地一位朋友约吃饭。结果这位朋友迟到近1个小时,理由是“...

    时间:07-27
  • “洋垃圾”何以成为“过街老鼠”

      “洋垃圾”何以成为“过街老鼠”(观象台)  又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洋垃圾”严正说“不”!7月23日,斯里兰卡海关下令,退还从英国非法入境的装满111个集装箱的“洋垃圾”。  坚决退还发达国家非法出口的“...

    时间:07-27
  •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围绕修订药品管理法开展立法调研——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湖南省株洲市围绕...

    时间:07-27
  • 长征万里险 最忆夹金山

      长征万里险 最忆夹金山(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7月25日,夹金山垭口,四川阿坝州小金县达维红军小学的同学们在举行夏令营活动。   一头头黑色牦牛,点缀在绿毯一般的山坡草甸上。...

    时间:07-27
  • “中国企业帮助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

      运营一年半来,汉班托塔港货物吞吐量增长数倍,极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企业帮助我们创造了幸福生活”   停靠汉班托塔港的大型货轮。   汉班托塔国际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作为斯里兰卡新建的综...

    时间:07-27
  • 卫健委拟建托育行业黑名单制度 为婴幼儿成长护航

      国家卫健委拟建立托育行业黑名单制度   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护航   □ 本报记者  杜 晓   □ 本报实习生 戴雪晴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

    时间:07-27
  • 王毅:金砖国家要带头维护多边主义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26日电(记者陈威华 赵焱)当地时间7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外长正式会晤时,就维护多边主义阐述了中方立场。   王毅指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

    时间:07-27
  • “我们当年的流血牺牲都值得”——回访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的老英雄张富清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题:“我们当年的流血牺牲都值得”——回访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的老英雄张富清   新华社记者熊琦   虽然已经过去了大半天,94岁的张富清回忆起今天上午的情景,依然激动不已:“习近平...

    时间:07-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