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一次!揭秘港珠澳大桥建设背后惊心一幕

2019-08-01 17:34:36

来源:科技日报

  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一次!揭秘港珠澳大桥建设背后惊心一幕

  科学精神名家谈

  林 鸣

  大约两年前,我曾在伶仃洋上,指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段的安装。

  那是和大自然的一场“竞赛”。

  那一天是我的人生巅峰:精神极度专注,从凌晨3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个人的生命仿佛完全融入了大海里。当时的状态是紧张、兴奋还有全力以赴。

  我们需要安装的那一段隧道是整个大桥的合龙段,虽然只有10米长,但重达6100吨,是桥梁建设史上最重的结构。我们不仅要把它吊起来,还要把它沉入海底,与两边的隧道对接。这是我们用了4年时间发明的一种全新的隧道合龙方法。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将过去需要半年才能完成的海上工作缩短成了一天。

  靠创新,我们连通了过去无法连通的地方,将不可能变成可能。为了完成这场“竞赛”,我们从2011年开始准备。大约4000人,像走钢丝一样,一起度过了7年的时光。

  有人问我,你们为什么不用前人用过的成熟的方法?因为,那种方法并不适用。这里的独特环境,迫使我们必须走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

  越是超前于时代的创新,就越珍贵,越具有永恒的价值。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超前的创新有时不容易被同时代的人理解和接受,很多人甚至在有生之年,都无法看到自己的创新成果。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新?我们应当怎样设定创新目标?我们创新的“初心”应当是什么?

  科技创新最终极的目标是人的培养。为什么?打个比方,学习哲学时,通过大量对问题本质的思考,能提升我们的智慧。同样的,对于我们而言,前瞻性创新活动往往是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在寻找这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自然会提高自己的能力,改进自己的方法,激发自己的潜能。

  瞄准火星,至少可以跻身于群星之间。“过度训练”,才能够让我们获得超能力,才能在人类真正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从容应对。

  再回到两年前的那一天。

  最后一节隧道在海底连接好后,我们发现这一节隧道与两边隧道的偏差达到了10多厘米。虽然也能正常使用,但是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大桥,会不会因此留下一个问号?而这个问号必定会成为整个大桥的遗憾。

  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决定,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一次。

  自沉管隧道发明以来,把装好的隧道拆开、重装,还是“无人区”。完成这个拆开、重装的过程,历时两天两夜。这期间,我们尝试了300多次,始终找不到“感觉”,达不到满意的精度。眼看着海流越来越强,海水越来越浑浊,我的内心第一次被隐隐的绝望所充斥,因为我们想不出可退之良策。一直坚持到离安装窗口结束只剩下最后10分钟时,天道酬勤,“感觉”忽然就来了,我们终于把隧道重新接好了,而且达到了不可思议的2.6毫米精度。

  创新意味着要向未知迈进,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我们要敢于担当,要敢做敢为,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换个说法,创新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有人去“冒险”。为了未来不冒险,现在去冒的险;为了他人少冒险,主动去冒的险;为了多数人不冒险,少数人去冒的险,在我看来,都是有价值的,都值得我们去试一试。

  但是,“冒险”并不意味着成功是偶然,靠的是运气。我们建设的海底隧道,长6.7公里,分为33节,每一节都要在海中安装,只要有一节出问题,大桥就无法建成。而这33节隧道的安装,几乎每一次都会遇到新的难题、新的挑战。因此,除了要“冒险”,我们还需要智慧,因为智慧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

  智慧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训练,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细致的观察与发现,来自于我们的终生学习。我们不但要读书学知识,还要读社会这本无字的书。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个人的智慧往往很有限,为了做出最有价值的发明创造,我们更需要重视团队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以最开放的心态,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与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交流,与比自己经验丰富的人交流,与学识和理论修养更深的人交流。我们还要学会倾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倾听团队的声音,体会语言背后的思想。

  一个发明加上另一个发明,等于两个发明。但是一个思想加上另一个思想,很可能等于3个、4个,甚至更多的思想。一个人可以走很远,一群人才能走到最远。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新行业诞生,老行业没落和消亡……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是否仍然有一条可赖以生存的基本法则?有的。那就是——要不断创新,在变化中创造永恒的价值。

  创新能让我们拥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和探寻未知世界;创新能让我们获得更强的力量,让世界从有界到无疆;创新能让我们放飞梦想,获得设计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

  (作者系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本文摘编自7月22日其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式上的演讲)

  • 相关阅读
  • 统一分类编码、集中带量采购 高值医用耗材将迎降价

      统一分类编码 集中带量采购 零差率销售 高值医用耗材将迎来降价(权威发布)  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眼科人工晶体……这些是人们常见的高值医用耗材。日前,针对其价格虚高、过度使用等问题,国办印发《治理高值...

    时间:08-02
  • 习近平主席特使王东明出席毛里塔尼亚总统加祖瓦尼就职仪式

      习近平主席特使王东明出席毛里塔尼亚总统加祖瓦尼就职仪式   新华社达喀尔8月1日电(记者邢建桥)努瓦克肖特消息:习近平主席特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东明8月1日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出席毛新任...

    时间:08-02
  • 校园霸凌事件频发 专家:借鉴国外恶意补足年龄原则遏止

      肆意辱骂扇耳光踢踹罚跪等校园霸凌事件频发 专家建议   借鉴恶意补足年龄原则遏止不良少年违法犯罪   ● 从世界范围来看,治理校园霸凌问题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如何建立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包括事前...

    时间:08-02
  • 自然资源部:遏制围填海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自然资源部透露  遏制围填海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本报北京8月1日讯 记者郄建荣1年时间,违法填海面积从187.84公顷下降到约2.15公顷。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今天说:“可以看出遏制围填海...

    时间:08-02
  • 首部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法规即将面世

      首部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法规即将面世  专家呼吁立法强化政府诚信规定  核心阅读  优化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是政府诚信,但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征求意见稿)》只有一条涉及政府诚信问题。这方面显然需要引起更...

    时间:08-02
  • 减税降费过好日子 一亿多人无需再缴工薪个人所得税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企业人民过好日子  一亿多人无需再缴工薪个人所得税  □ 本报记者 蔡岩红  “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和人民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近日,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

    时间:08-02
  • 一批环保法律法规正制定修订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望入法

      多部法律确保政府生态环境责任落地不再难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规定最具创新性  核心阅读  生态环保领域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有13部,行政法规30部,国家层面有效的环境标准总数更是多达2011项...

    时间:08-02
  • 二孩自述:爸妈没告诉我该怎么做姐姐 和弟弟像陌生人

      被血缘决定的手足,会因不成熟的成长阶段,而对彼此的存在、父母的态度感到抗拒、疏离   心理落差大于年龄差:青春期闯进二孩家庭   “为什么你们就对我这么冷酷?为什么弟弟的各种要求你们就能随便答应...

    时间:08-02
  • 教育部:教师惩戒权实施细则尽快出台 解决两方面问题

      教育部:教师惩戒权实施细则将尽快出台   本报北京8月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庆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要制定实施细则...

    时间:08-02
  •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一增一减一保障

      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一增一减一保障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学生在进行趣味篮球赛。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昶荣/摄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是...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