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扫二维码就能打分 上海启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2019-08-02 01:21:54

来源:新华网

  扫二维码就能打分 上海启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新华社上海8月1日电(记者何欣荣)到政府办事,感觉不满意,扫扫二维码就能评价并“吐槽”。上海市政府1日表示,将从8月5日起正式上线运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用企业和群众的评价倒逼政府部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作为首批试点的省市之一,上海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从7月20日起开始试运行,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在线上的“一网通办”总门户、“随申办”客户端,所有办理事项设置了“好差评”标识。在全市线下的1600多个实体窗口近2万个工位,均印上了“好差评”二维码,用户扫码就能评价,还能就具体服务事项发表意见。

  对政务服务进行评价,并不算新鲜事。上海“好差评”制度的特别之处在于,评价结果是公开的,所有用户在网上可以直接看到,这就使得“好差评”摆脱了单位“内部评价”的传统路径。记者采访了解到,这项工作在启动之初,邀请了“大众点评”方面参与出谋划策,真正从群众视角评价政府工作。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处处长陈益源表示,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评价内容,在“一网通办”总门户和客户端上公开。上海市政府方面将定期公开各区、各部门“好差评”综合排名情况,定期通报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例。

  从评价标准看,上海“好差评”制度分五级,其中1星(非常不满意)、2星(不满意)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差评”。从试运行的情况看,线上线下总共产生的13354条评价中,1星和2星的“差评”占到223条,主要集中在窗口服务态度、材料收取等方面。

  “通过‘好差评’制度,发现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改进工作是核心。”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说。目前,上海正在建立健全“好差评”的整改和反馈机制。凡是1星和2星的差评,并有具体意见建议的,全部由上海市民服务热线派单给承办单位。对于实名“差评”,承办单位需按照时限要求,对接当事人进行反馈。

  • 相关阅读
  • 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出炉:建立“黑名单”制度 年内取消加成

      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出炉:建立“黑名单”制度 年内取消加成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张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一直为社会各界诟病。昨天(8月1日),...

    时间:08-02
  • 全球水电起重容量最大的门机通过验收

      全球水电起重容量最大的门机通过验收  央广网成都8月1日消息(记者贾宜超 通讯员陈果)记者从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获悉,7月31日,由水电七局夹江水工设计制造的全球水电站起重容量最大的泄洪洞1600吨门机通过验收...

    时间:08-02
  • 【中国经济有力量】定力源自世界工厂

      【中国经济有力量】定力源自世界工厂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中国经济有力量》今天推出“定力篇”第二篇《定力源自世界工...

    时间:08-02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奋进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奋进在强军兴军的征途中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陈欣 李鹏 周同 向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进入...

    时间:08-02
  • 悟“真经”要走深走心走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前,全党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时间:08-02
  • 煤矸石上种芒果——金沙江畔一个产煤大县的绿色转型

      煤矸石上种芒果——金沙江畔一个产煤大县的绿色转型  新华社昆明8月2日电(记者 字强)最近几年,孙邵华终于睡得踏实了,幸福感也一直在提升。  1983年,孙邵华16岁,因家庭贫困,早早就跟着村里人挖煤。  ...

    时间:08-02
  • 中国气象卫星探路者孟执中:一生“风云”、两代卫星

      中新网上海8月2日电 题:中国气象卫星探路者孟执中:一生“风云”、两代卫星   作者 郑莹莹   1934年出生的孟执中,自1965年开始迈上航天路。他不仅曾参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还是中国两代风...

    时间:08-02
  • 牧民强巴眼里的70年——来自中国海拔最高乡的见证

      牧民强巴眼里的70年——来自中国海拔最高乡的见证  新华社拉萨8月2日电(记者王学涛、田金文)牧闲时节,强巴和老伴在新家安享时光。客厅里整齐地摆放着成套的藏式家具、现代家电,看上去非常舒适。温暖的火炉...

    时间:08-02
  • “本禹志愿服务队”: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

      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牢记嘱托 奔跑追梦——收到总书记回信之后)  贵州毕节大方县大石希望小学学生家里,“本禹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在做家访。  陈礼源摄   历史和现...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