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家解读:中国正成为南极治理主要参与者

2019-08-05 11:03: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正成为南极治理主要参与者(专家解读)

  1月16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队员来到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在南极冰盖之巅换上了一面崭新的国旗。图为队员们在此处合影。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风生水起,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将进一步助力中国在南极科考领域后来居上。不排除在不久后的将来,中国南极科考站的数量,尤其是其质量,将会超过俄罗斯。显然,中国南极科考的步伐并不会止步于“雪龙2”号。

  法国媒体称,目前,中国着手开展建立最新南极基地的工作。中国正在成为极地经济大国,并且已经成为南极经济开发的主要力量,开启了中国南极开发新阶段。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

  《纽约时报》称,在《南极条约》的52个签约国中,中国的南极行动“最迅速”。中国准备建设第5个科考站,已经接近美国6个科考站的数量。

  日前,中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正式交付仪式在上海港隆重举行。1993年,中国首艘“雪龙”号在乌克兰建成。20多年来,它共完成了9次北极科考和22次南极科考。“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下水,进一步凸现了中国政府对南极地区的重视,也表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公域治理的决心。中国正力争成为南极地区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主要参与者。

  1959年,来自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日本、比利时、挪威和南非的12国代表签署了《南极条约》。当时,中国并非缔约国,先前也从未参与过极地开发。1983年,中国加入该条约。1984年11月,中国开始了在南极地区的首次科学考察活动。截至目前,中国在南极地区已建成了4座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总量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俄,科研工作人员数目居第二位,排在美国之后。

  中国南极科考成绩斐然。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目前中国在南极已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科研队伍,组建了一批重点实验室。30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当地科学考察,取得的成果世界有目共睹。中国在南极地区开发的话语权也随之增加。中国致力于南极地区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工作,积极促进国际合作,提升公众对南极地区的认知。

  南极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洁净大陆,占地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10%,自然资源储量蔚为可观。南极是观察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地球上研究宇宙的最佳之地,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中国在南极地区的科考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不仅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南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的作用,也有助于中国在极地科研和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等方面提出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此外,南极科考站还可以进行航天观测,为中国的航天项目保驾护航。

  未来,中国将与美、俄等国家一起推动各国在联合国框架下加强在南极科考与研究的务实合作。在保护南极资源基础上,合理利用南极资源。

  (钱盈盈采访整理)

  受访专家:上海社科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研究联盟理事长 胡志勇

  • 相关阅读
  • 行业趋冷? 教育机器人亟待创新

      行业趋冷? 教育机器人亟待创新   产业界   “在过去一年中,儿童智能产品经历了从强势崛起到疯狂厮杀的转变,大量低端、同质化产品的涌入让市场的价格及利润体系受到了巨大冲击,市场亟待创新。”云知声副...

    时间:08-05
  • 流动的时光 行进的中国

      流动的时光 行进的中国   2019时光博物馆亮相北京。该馆以“流动的时光,行进的中国”为主题,将民众70年生活记忆“装”进两辆时光大篷车之中,通过奇妙时空屋、记忆供销社、年代照相馆、光阴教室……等主题...

    时间:08-05
  • 人造细胞能模仿天然细胞感知环境

      人造细胞能模仿天然细胞感知环境  可用于追踪癌细胞、检测有毒物质  科技日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官网近日消息,该校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造细胞,能够模仿天然细胞...

    时间:08-05
  •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间有了“通信系统”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间有了“通信系统”  或将减少小麦和玉米等非豆类作物化肥用量  科技日报伦敦8月3日电 (记者田学科)英国牛津大学宣称,该校与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出了植物与...

    时间:08-05
  • 用物联网技术赋能城市智慧管理

      用物联网技术赋能城市智慧管理   天坛医院廊桥,时代凌宇物联网技术使顶光根据天光自动开闭   物联网在科技圈几经沉浮,其“火”也好,“冷”也罢,在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凌宇)物...

    时间:08-05
  •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二十载铸大国重器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二十载铸大国重器  本报记者 陈 瑜   最美科技工作者   开栏的话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国数千万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历史大潮中攻坚...

    时间:08-05
  • 中国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

      我国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  诚信建设万里行  科技日报讯 (记者矫阳)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累计公布了9批共...

    时间:08-05
  • 世园会:氢能源摆渡车免费乘坐

      世园会:氢能源摆渡车免费乘坐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记者8月3日从北京世园局了解到,北京世园局和北京市延庆区推出四大便民参观游览世园会的交通服务措施:氢能源摆渡车免费乘坐;出租车可直达园区门口;...

    时间:08-05
  • 上海:大数据提升科学仪器共享率

      上海:大数据提升科学仪器共享率  如今,工作在上海的科学家如果需要检测远在苏州太湖的水质变化,只要委托相关机构从太湖取样,检测设备与上海实验室及时连接,通过数据传输就可以帮助科学家提高科学研究效...

    时间:08-05
  • 首批企业入驻浙江省农创园 5年内总产值将突破10亿

      首批企业入驻浙江省农创园 5年内总产值将突破10亿  地方动态   “其实我们到这儿来,就是为了‘交朋友’。”日前,在浙江省农业科创园战略合作协议暨首批入园企业签约仪式上,入园企业代表、浙江大央泱牧业...

    时间:08-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