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南今年29个景区降价或免票

2019-09-28 19:08:31

来源:新华网

  河南今年29个景区降价或免票

  新华社郑州9月28日电(记者刘金辉)国庆假期临近,河南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2019年河南全省共有29个景区的33个门票或配套服务项目实行降价或免费,含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19个,其中22个景区降低门票价格或实行免费。

  据了解,降价的5A景区包括中原大佛、尧山、白云山、云台山、老君山、芒砀山汉梁王陵等景区,有的是门票降价如中原大佛景区门票由110元降到了100元,有的是配套服务项目降价如云台山凤凰岭索道往返降低了30元。

  还有一些热门景区如叶县县衙、重渡沟、青龙峡等景区门票或配套服务项目实行降价,只有位于新乡市的同盟山景区门票由20元降为免费。

  河南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共有80个国有景区实行了降价或免费,其中降价景区68个,免费景区12个,降价景区中,降幅最大达到35%。

  河南省发改委表示,景区门票降价旨在推动国有景区门票价格逐步回归合理区间,降低游客的出行成本,使群众有一定的获得感,带动了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需求增长,同时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促进景区及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 光荣与梦想,习近平授勋背后的国家深意

      (近观中国)光荣与梦想,习近平授勋背后的国家深意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光荣与梦想,习近平授勋背后的国家深意   作者 钟三屏   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

    时间:09-29
  • 时评:让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大舞台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让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大舞台   新华社记者温馨   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

    时间:09-29
  • 湖南、湖北、河南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聚焦主题主线 坚持学做结合——湖南、湖北、河南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   新华社记者陈文广、李伟、韩朝阳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湖南、湖北、河...

    时间:09-29
  • 河北:正定古城保护条例通过 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河北省出台首部古城保护专门法规 正定古城保护有法可依了   河北新闻网9月28日讯(记者周洁)今天,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这是河北省首部古城保护专门...

    时间:09-29
  • 近20年中国新增植被面积约占全球总量25%

      中新网客户端9月29日电(杨雨奇)29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70年来,中国生态保护正稳步推进。目前,全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各类陆域保护...

    时间:09-29
  • 2013年来全国74城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4成

      中新网客户端9月29日电(杨雨奇)29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举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3年到2018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下降26.8%,首批...

    时间:09-29
  • 三个词!习近平这样形容英雄模范身上的鲜明品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

    时间:09-29
  • 中国首部省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出台

      中新网太原9月29日电 (杨佩佩)“《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是中国首部该领域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对于引领推动、服务保障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

    时间:09-29
  • 习近平: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

    时间:09-29
  • “大动脉”“毛细血管”双线发力 四川告别“蜀道难”

      中新网成都9月29日电 (王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首《蜀道难》,千百年来是四川交通条件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在“大动脉”和“毛细血管”双线发力,已经告别“蜀道难”,正从“蜀道通”...

    时间:09-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