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龙”来了!

2019-10-20 12:03:40

来源:央视新闻

  今天,我国最新火箭系列——“龙”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在北京发布。“龙”系列是航天科技集团继“长征”系列后推出的首个面向商业航天发射的运载火箭系列,主要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商业载荷入轨需求。

  首个商业运载火箭——“龙”系列发布

  目前,“龙”系列产品规划为“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和“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两大类。

  

  △“捷龙”系列运载火箭及运载器

  “捷龙”系列包括捷龙一号、二号、三号三型固体运载火箭,以及捷龙-S亚轨道运载器。该系列火箭可将200公斤至1.5吨的航天器发射至距离地面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捷龙一号已经在2019年8月17日首飞成功,捷龙二号和三号分别拟于2020年和2021年完成首次飞行试验。

  △从左至右依次为:捷龙三号、捷龙二号、 捷龙一号 、捷龙亚轨道运载器

  “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追求“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目标,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提供可靠、便捷、经济的专属发射、定时定轨道发射和搭载服务。

  “腾龙”系列运载火箭力争2021年首飞目前规划的“腾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为采用液体推进剂的中型运载火箭,未来设计有可重复使用能力,主要承担中大型卫星和较大规模星座组网的发射服务。该火箭正在详细论证过程中,力争2021年前后完成首次飞行试验。△腾龙一号火箭“龙”系列运载火箭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补充,能够满足当前国内外绝大部分商业卫星的发射需求,还可针对不同的发射需求,提供星箭地一体化在轨交付、海上发射等个性化商业航天服务。

  • 相关阅读
  • 王岐山访问印度尼西亚

      新华社雅加达10月21日电(记者邓玉山 余谦梁)应印度尼西亚政府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家副主席王岐山10月18日至21日赴印尼首都雅加达出席佐科总统连任就职仪式并对印尼进行友好访问,分别会见佐科总统、...

    时间:10-21
  • 习近平向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第三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10月21日在萨摩亚首都阿皮亚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2018年11月,我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会晤...

    时间:10-21
  • 家政学专业都教什么?是培养大学生当保姆吗?

      本报记者尹平平   讲台上戴着宽边眼镜的教师商士杰,正在和学生们讲王熙凤。他没有把王熙凤当成文学人物来分析,也不是在讲《红楼梦》。他把王熙凤当成一个管家,他在讲的课是《家政学原理》。   在座的...

    时间:10-21
  • 官员贪腐之手伸向扶贫领域 称“钱来得太容易了”

      本报记者吴光于   2018年2月1日,夜色下邛海畔,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法纪教育中心内,原喜德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股长程鹏菲,面对办案人员,内心翻江倒海。   因涉嫌严重违纪,程鹏菲被凉山州纪委监委立...

    时间:10-21
  • 21省份制定企业上市“小目标” 多地出台扶持政策

      21省份制定企业上市“小目标”,多地出台扶持政策,有你家乡吗?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1日电(王永乐) 近日,广州提出推动3年内上市30家公司。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近年来,多地出台扶持企业上市政策。部...

    时间:10-21
  • 湖南湘潭:有干部将“五联五问”变成“不联不问”

      湖南湘潭市纪委监委加强监督执纪,推动干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   查出老病根 治好庸懒散   本报记者 侯琳良   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湖南湘潭市纪委监委发挥探照灯、手术刀...

    时间:10-21
  • 共话航天精神:巨人不让站在肩上 那就自己当巨人

      与“北斗”“神舟”“嫦娥”团队共话航天精神——  巨人不让站在肩上 那就自己当巨人吧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东风-17常规导弹方队经过天安门广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

    时间:10-21
  • 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意见》

      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意见》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沂蒙)近日,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深入贯彻习近...

    时间:10-21
  • 科特派制度20年综述:让“创新之花”遍开神州大地

      让“创新之花”遍开神州大地   ——科特派制度推行20年综述   科特派20年   本报记者 马爱平   金秋,在云雾缭绕的梯田上,在挂满果实的果林中,在郁郁葱葱的大棚里,农民们都可以看到熟悉的...

    时间:10-21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系统结构实现重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系统结构实现重塑  首次聘任空间科学首席专家  本报电 (余建斌、邓孟、肖建军)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最新消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首次聘任仪式近日在...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