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织密条约法律网络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2019-10-21 03:00:37

来源:法制日报

  织密条约法律网络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 本报记者 陈润泽 文/图

  10月14日至25日,第一期“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在京举办。本期研修项目是中国政府首次举办类似主题的培训项目,来自巴基斯坦、埃及、土耳其、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20余国负责“一带一路”法律事务的官员参加。

  外交部条法司司长贾桂德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法治合作研修项目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之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法治领域的重要项目。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有益尝试

  “外交部高度重视研修项目,精心设计了项目课程及活动安排。”贾桂德告诉记者。

  据了解,项目举办期间,中国知名专家学者将讲授中国国际法实践、中国司法制度、国际经贸法、“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等课程。此外参观访问西安、故宫、长城及华为公司等活动,将让学员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科技,实地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平友好的文化基因和开拓发展的蓬勃动力。

  贾桂德指出,研修项目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之一,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法治领域的重要项目。研修项目是我们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一次有益尝试。各国对研修项目反响热烈、踊跃报名,参加本期研修项目学员充分肯定课程设计及活动安排。贾桂德称,将根据本期研修项目情况,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及活动安排,努力将研修项目打造为“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和能力建设的品牌项目,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法治合作研修项目意义重大

  在14日外交部举办的研修项目开幕式上,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世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此次研修项目的意义和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加强交流互鉴。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法治传统千差万别,法治文明丰富多彩,各方对“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和相关国际法问题也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研修项目,各方可以加强交流,分享良好实践,增进互相理解和信任。

  二是促进能力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对于提高自身能力和参与国际治理有殷切期待。以研修项目为契机,各方可以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共同提高能力水平,深化贸易投资、金融税收、交通环保等领域的法律和规则“软联通”,打造相互兼容的“规则高速公路”。

  三是维护国际法治。当今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面对复杂形势,国际社会更应维护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通过研修项目,进一步凝聚遵守国际法的共识,共同抵制“毁约”“退群”等单边行径,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

  法治交流合作逐渐走向深入

  贾桂德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外交部条法司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法治交流合作,“一带一路”条约保障网络日趋完善,法治交流合作走向深入,法律制度研究全面展开,外方更加了解和关注中国法治理念和合作主张,相关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意识不断增强。

  关于提升条约缔结和管理服务,贾桂德向记者介绍说,为更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外交部作为条约管理法定部门,积极协助相关部门缔结投资、贸易、税收、金融等领域的条约和合作文件,密织“一带一路”条约法律网络。今年1月,外交部建设的中国条约数据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和公众查阅条约信息提供便利。

  关于搭建国际交流平台,贾桂德介绍说,“2018年7月,我们举办了首届‘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今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们协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举办了‘廉洁丝绸之路’分论坛。10月,我们又举办了首期研修项目。通过这些平台,法治交流渠道更加多元、合作沟通更加顺畅。”

  关于开展对外法治合作磋商,贾桂德表示,“2018年以来,我们联合有关部委共同赴非洲、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部分国家开展‘一带一路’法治磋商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法律和政策环境,推动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双方关注的法律问题,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提供支持。我们还利用亚非法律协商组织、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等不同国际平台,向外方宣介‘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的理念和主张。”

  关于加强工作机制建设,贾桂德说,“我们与国内各相关部委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法律问题,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法治建设。”

  • 相关阅读
  • 录用有性侵未成年人前科者 用人单位或将被停产停业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张素 梁晓辉 黄钰钦)学校和幼儿园应加强对教职员工的管理、创设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查询及禁止制度。针对当前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人员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未成年人...

    时间:10-21
  • 中国拟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应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梁晓辉 张素 黄钰钦)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针对当前频发的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问题,草案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

    时间:10-21
  • 中国拟修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规定八项过渡性教育矫治措施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张素 梁晓辉 黄钰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解决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因年龄原因不予相应的治安管理处罚、同时又缺乏跟进的矫治措施,导...

    时间:10-21
  • 中国拟修法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实行时间管理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张素 梁晓辉 黄钰钦)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问题触目惊心,为此,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新增“网络保护”专章,其中规定,对未成年人...

    时间:10-21
  • 在“乌镇时间”中感受“变与不变”

      钱江潮评丨在“乌镇时间”中感受“变与不变”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0月20日在浙江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信中指出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时间:10-21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拟将“优良家风”“夫妻互相关爱”写入其中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梁晓辉 张素)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草案三审稿将“树立优良家风”写入其中,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时间:10-21
  •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审 对法定婚龄暂不作修改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梁晓辉 张素 黄钰钦)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草案三审稿对法定婚龄暂不做修改,维持现行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

    时间:10-21
  • 密码法草案二审 增加密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梁晓辉 张素 黄钰钦) 密码法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加入“安全风险评估”机制,规定:密码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核心密码、普通密码的安...

    时间:10-21
  • 广东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委书记姜建平被双开

      广东省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委书记姜建平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委书记姜建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时间:10-21
  • 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砥砺奋进

      编者按:70年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迎着朝阳出发,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7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的面貌、伟大人民的面貌、中华民...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