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和国荣光丨樊锦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2019-10-21 17:06:52

来源:新华网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荣光)樊锦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新华社兰州10月21日电 题:樊锦诗:“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

  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后,81岁的樊锦诗一直很忙,从北京到香港、从厦门到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她说。

  从“挖宝贝”到“守宝贝”

  樊锦诗中学时就爱逛博物馆。1958年填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时,她以为自己以后成天“挖宝贝”。不想此后大半生待在了大漠,成了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莫高窟9层楼旁的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里,有一个不大的房间。土炕,土桌子,还有一个土“沙发”,这是樊锦诗曾经的住所。

  生活是苦的。灰土怎么也扫不完,老鼠窜上床头是常事;一直与远在武汉大学工作的丈夫相隔两地,孩子出生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件孩子的衣裳。

  有许多次离开的机会,樊锦诗最终留在了敦煌。

  “对莫高窟,是高山仰止。它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越研究越觉得,老祖宗留下来了世界上独有的、多么了不起的东西!”樊锦诗说。

  是吸引,更是责任。这座千年石窟曾历经磨难,成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常书鸿、段文杰等前辈白手起家、投身沙海,为保护敦煌倾尽一生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前所未有地重视莫高窟的保护。“文物命运是随着国家命运的。没有国家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文物保护的各项事业,我们也不可能去施展才能。”樊锦诗说,“只要莫高窟存在,我们一代代人就要把它陪好。”

  从“一张白纸”到“极具意义的典范”

  1987年,莫高窟被评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时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樊锦诗是申遗的主要负责人。梳历史、理保护、讲开放,在填写大量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她看到了更为深广的世界。

  “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和公约原来没听过,保护涉及法律和管理从前不知道,怎么处理保护与旅游开放的关系也不清楚。这给我莫大的刺激。”樊锦诗说,在全面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体系后,她更深入地认识到了莫高窟的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的6项标准莫高窟全部符合。我想,一定要把莫高窟保护好,让它的保护管理真正符合国际标准和理念。”她说。

  一幅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巨大图景,在樊锦诗心里悄然铺开。莫高窟历经千年,壁画彩塑已残损破败。如何让这一人类遗产“永生”?做过文物档案的她想到了用数字的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敦煌研究院开始尝试文物数字化。就是将洞窟信息拍照,再拼接整理,最终形成能够“永久保存”的数字洞窟。这些数字资源还可以被“永续利用”,成为出版、展览、旅游等的资源。

  说时容易做时难。形制改变、颜色失真、像素不足等一道道问题摆在眼前。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自己逐步摸索……樊锦诗说,从提出设想到真正做成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他们花了整整20年。

  这些数字资源显示了价值。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运,数字球幕电影让游客领略了石窟风采,也缓解了保护的压力。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在立法保护文物、制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了经验。

  莫高窟的管理与旅游开放创新模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认可,称其是“极具意义的典范”。

  “莫高精神”:大漠“第二宝藏”

  自1944年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一批批学者、文物工作者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今年国庆前夕,樊锦诗为工作30年以上的敦煌人颁发奖章。她那一头白发,写照着岁月的流逝,见证着一代代传承。

  建院70周年之际,樊锦诗在总结前辈创业历程后,总结出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老先生们明明可以拥有很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偏偏历经千辛万苦留在敦煌,他们就是精神符号。东西坏了还可以再造,精神垮了就啥也没有了。‘莫高精神’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樊锦诗说。

  如今,莫高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大城市比还有不小差距,却仍有年轻人不断踏着前辈的足迹来到敦煌,甘愿奉献。他们说,“莫高精神”已经成为文物以外的“第二宝藏”。

  “干了一辈子,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充满感情地说。

  • 相关阅读
  •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 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设“网络保护”,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罗沙、王思北、高蕾   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

    时间:10-22
  • 王毅同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共同主持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

      新华社巴黎10月21日电(记者徐永春 陈晨)当地时间10月2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巴黎同法国外长勒德里昂共同主持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五次会议。  王毅表示,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成功国事访问...

    时间:10-22
  • 北京大兴机场即将满月 乘客有哪些崭新体验

      大兴机场即将满月 乘客有哪些崭新体验  9月25日,工作人员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乘客办理行李托运。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摄  自9月25日通航以来,大兴机场以其形似金色凤凰的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硬核科技带来...

    时间:10-22
  • 河南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3年内培训1000万人次

      河南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3年内将投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资金近50亿元,培训1000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余嘉熙 通讯员董君亚)今后3年,河南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预计培训各类技能人员1000万人次以上...

    时间:10-22
  • 武汉拟修订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禁止阻挡车门关闭等行为

      禁止阻挡轨道交通车门关闭等行为  武汉拟修订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 本报实习生 刘 欢   日均客运量超过300万乘次,最高日客运量达445.62万乘次,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

    时间:10-22
  • 防止脱贫后再返贫 企业要帮助“造血”消化剩余劳动力

      怎样防止脱贫后再返贫 代表建议  企业要帮助“造血”消化剩余劳动力  10月11日至1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10期代表学习班在江西赣州举办。   □ 本报记者  蒲晓磊  文/图  10月11日至14日,十三届全国...

    时间:10-22
  • 休闲渔业法律地位亟待明确法律空白制约发展

      治好南海老船长的心病需法律定心丸  休闲渔业法律地位亟待明确法律空白制约发展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但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委员、潭门镇海上民兵连副连长王书茂...

    时间:10-22
  • 长三角立法协同力求同频共振

      长三角立法协同力求同频共振  沪苏浙皖26市3区县人大负责人齐聚上海  本报讯 记者余东明 实习生张海燕10月17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及城市群26市和示范区3区县人大负责人齐聚上海,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

    时间:10-22
  • 具保存价值非国有档案严禁卖赠给外国人

      具保存价值非国有档案严禁卖赠给外国人  档案法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本报北京10月21日讯 记者张红兵在今天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

    时间:10-22
  • 中国拟在自贸区暂时调整实施道交法等六部法律规定

      我国拟在自贸区暂时调整实施道交法等六部法律规定  本报北京10月21日讯 记者朱宁宁《关于授权国务院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今天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