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防欺凌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强化校园“护苗”

2019-10-22 00:52:3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题:防欺凌防性侵,未成年人保护法大修强化校园“护苗”

  新华社记者胡浩、孙少龙、王子铭

  校园欺凌、性侵未成年人等问题危及校园安全,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1日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对于防欺凌、防性侵等作出针对性规定,补牢校园安全保护网。

  增设强制报告制度

  在校园欺凌和性侵案件中,受害者和知情人常常选择沉默,给问题的发现、取证和治理带来困难。

  为此,修订草案明确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控告。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以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或者面临其他危险情形,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这是从强制报告的角度,希望解决‘发现难’的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说,比如像学校、医院、儿童福利机构、培训机构等,都是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组织。

  严格相关行业准入资格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不久前发布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创新发展白皮书(2009-2019)》显示,过去十年,在该院审理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中,性侵类犯罪的受害人数占到一半以上。教育从业人员等与未成年人密切接触人员犯罪增加。

  把有性侵、虐待、暴力伤害等前科的人员“阻隔”在诸如教师、学校保安、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等特殊职业之外,对于预防和减少这类犯罪至关重要。

  修订草案提出用工查询和禁止制度,要求招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从业人员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应当定期对本单位在职人员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暴力伤害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核查;查询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禁止其继续从业。

  “从世界各国的相关数据和经验来看,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较高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苑宁宁说,对于有过这些犯罪记录的人员,限制他们从事相关职业,防止他们寻机再次实施这种犯罪,这非常值得肯定。

  建立校园欺凌防控制度

  多年来致力于校园欺凌防治的青岛市教育局法律顾问邵守刚律师认为,此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要求学校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提出,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培训和教育。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和处理,并通知被欺凌和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应当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应当配合有关部门,根据欺凌行为性质和严重程度,依法对实施欺凌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予以教育、矫治或者处罚。

  “在实践中我发现,不少老师和学生对于什么是校园欺凌、遇到校园欺凌应当如何处置等,缺乏基本的知识。建立相关制度,加强培训教育,明确学校的责任和义务等,对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有重要意义。”邵守刚说。

  避免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二次伤害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增加了对未成年被害人的特殊保护条款,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或者严重暴力伤害的案件时,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再次伤害。询问遭受性侵害的女性未成年被害人,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修订草案还提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联合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对遭受性侵害或者严重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经济救助、心理干预、转学安置等综合保护。

  “这次立法在防控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方面和办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案件方面都有所规范,具有非常强的问题导向。”苑宁宁说。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实现全面小康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中国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实现全面小康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1日电(记者王建刚)第74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21日举行与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主席和残疾人权利特别报告员互动对话。中国外交部...

    时间:10-22
  • 中国对外援助始终遵循平等、互利、开放、可持续四原则

      中国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对外援助始终遵循平等、互利、开放、可持续四原则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1日电(记者王建刚)第74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21日举行与外债问题独立专家互动对话。  中国外交部人...

    时间:10-22
  • 中国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拥有最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中国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中国拥有最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新华社联合国10月21日电(记者王建刚)第74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21日举行与言论自由问题特别报告员互动对话。  中国外交部人权事务特别代表刘华...

    时间:10-22
  • 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 衡南基地平均亩产1046.3公斤

      中新网长沙10月22日电 (王昊昊 杨华峰 徐志雄)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结果22日在位于湖南长沙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衡南基地平均亩产达到1046.3公斤。这是第...

    时间:10-22
  • 第87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启动

      中新社昆明10月22日电 (李朋飞)记者22日从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获悉,当日上午9时,参与第87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的中方3艘执法艇和老方2艘执法艇从中国西双版纳景哈码头启航,标志着此次联合巡逻执...

    时间:10-22
  • 韩正集体会见出席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主要外宾

      新华社太原10月22日电(记者朱超、吕梦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21日在山西太原集体会见出席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主要外宾。   韩正表示,当前,全球能源格局经历重要调整,地缘政治...

    时间:10-22
  • 今年以来中国一次死亡3人、5人、10人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分别下降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国公安部副部长杜航伟22日在北京说,今年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全力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国一次死亡3人、5人、10人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同比分...

    时间:10-22
  • 雪龙号整装启航前往南极 “双龙探极”将成新常态

      中新网上海10月22日电 (陈静陈超)“雪龙”号极地科考船22日从其母港——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港区的中国极地科考码头启航,开始其第36次南极之行。   据悉,此前,“雪龙2”号中国科考船已于本月9日离开上海...

    时间:10-22
  • 藏区新观察:“环境革命”激活乡村振兴

      藏区新观察:“环境革命”激活乡村振兴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藏区新观察:“环境革命”激活乡村振兴  新华社兰州10月22日电题:藏区新观察:“环境革命”激...

    时间:10-22
  • 访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查克拉巴蒂

      专访: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值得赞赏——访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查克拉巴蒂  新华社华盛顿10月21日电 专访: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值得赞赏——访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查克拉巴蒂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胡友松...

    时间:10-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