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疫情期间物业应按要求落实应急措施

2020-02-27 04:23:07

来源:新京报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等提请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其中拟规定

  疫情期间物业应按要求落实应急措施

  昨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行二次审议。《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二审稿增加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物业管理责任,规定物业公司应积极落实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应急措施。草案提出建立“物业管理委员会”作为临时机构,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

  另外,《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也提交审议。条例(草案)提出推行政务服务“一门办理”,缩短企业开办办理时间,推行“告知承诺制”,同时建立制度规范自由裁量权。

  市人大财经委员会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社会影响较大,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的重大影响,建议条例增加为企业纾困的相关内容。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

  无业主大会小区成立物管会作为临时机构

  对于无法成立业主大会的小区,《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一审稿提出建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制度”。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荣梅介绍,法制委员会认为,物管会对于解决当前业委会成立率低的问题,推进物业的社会化管理,提升北京物业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必要明确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临时性、过渡性定位,以及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职权有限性。

  草案二审稿提出,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作为临时机构,依照本条例承担相关职责,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并推动符合条件的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同时,对物管会的期限进行规定,物业管理委员会的任期为3年。

  可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物业费用进行测算

  在物业管理制度方面,根据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的意见,二审稿增加一款,提出物业管理相关各方主体可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物业承接和查验、物业服务标准和费用测算、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方案、物业服务质量等进行评估。

  此外,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根据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投诉处理和日常检查等情况,对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建立激励和惩戒制度。

  条例草案二审稿要求,市级主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和实施自律性规范等,同时,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应指导和监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此外,二审稿提出,物业服务人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如实公示物业管理区域内车位、车库的出售和出租情况等信息。

  物业应服从政府指挥 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社区基层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意见提出,当前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做好各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很有必要。

  据此,二审稿增加了应对突发事件时,物业管理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要求发生突发事件时,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各项紧急措施,指导物业服务人开展各项应对工作。物业服务人应按照要求服从政府统一指挥,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工作,落实应急预案以及各项应急措施。

  《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

  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 规范自由裁量权

  条例(草案)针对政务服务标准不一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编制并公布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明确政务服务事项及其办理条件和流程、所需材料、容缺受理、办理环节和时限、收费标准等内容,办理条件不得包含“其他”等模糊性兜底要求。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应当遵守的规定。

  在监管执法方面,条例(草案)进一步规范和创新监管执法方式,规范自由裁量权,着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针对执法检查标准不一的问题,条例(草案)明确,根据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消除情况、违法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有关政府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裁量基准,不得擅自突破裁量基准实施行政处罚。

  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制度

  针对信用监管标准不一、缺少信用修复和异议渠道的问题,明确北京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制度。以公共信用信息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制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标准,对市场主体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市场主体,减少检查频次。

  条例(草案)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信用修复,企业可通过作出信用承诺、完成信用整改、通过信用核查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完成信用修复的企业,停止公示其失信信息。

  审议意见:受疫情影响建议增加企业疏困内容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伯旭表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社会影响较大,很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的重大影响,建议增加为企业纾困的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条例(草案)法治保障一章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六条,具体表述为:“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给企业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企业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 相关阅读
  • 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会议:从全国调集医疗设备 降低病亡率

      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领导小组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沪宁出席。   会议指出...

    时间:02-27
  • 北京市宗教界累计捐款1043万元用于一线防疫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市宗教界累计捐款1043万元用于一线防疫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陈杭)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先传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防疫工作中,北京宗教界发起阻击疫情、公益捐款...

    时间:02-27
  • 中国为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纾困 鼓励各地减免房租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为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纾困 鼓励各地减免房租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8331.3万户,带动就业人口超2亿人。近日,中国出台系列扶持举措,帮助...

    时间:02-27
  • 司法部就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白阳)明确外国人申请永久居留条件、规范申请程序和流程、为永久居留外国人提供办事便利……司法部27日发布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通过登录...

    时间:02-27
  • 司法部出台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南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白阳)记者27日从司法部获悉,为充分发挥律师在企业复工复产中的职能作用,司法部日前印发《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南》,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务。   指...

    时间:02-27
  •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家定点医院展开近2900张床位

      新华社武汉2月27日电(记者贾启龙、黎云)为了救治更多确诊患者,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3家定点医院想方设法展开近2900张床位,比原计划增加400多张。   “医院原计划开通700张床位,为了让更多患者能得到...

    时间:02-27
  • 安徽鼓励全省A级景区全年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实行免票

      中新网合肥2月27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27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安徽近日印发的《关于恢复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要求,在落实好原有景区门票优惠政策...

    时间:02-27
  • 全面禁食顶格处罚 多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全面禁食、顶格处罚……多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工作情况。   疫情发生后,野生动物违法交易...

    时间:02-27
  •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三个维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

    时间:0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