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疫情大考下的三份坚守

2020-03-02 16:42: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3月2日电 题:疫情大考下的三份坚守

  新华社记者翟濯

  疫情逐渐好转,城市正在复苏。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人们惊喜地发现,我们的城市仍然美丽、各方面秩序依旧井然。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城市正常运转?新华社记者近日实地走访郑州公交司机、跑腿小哥、环卫工人,试图探寻疫情下一座城市的运行“密码”。

  无言的坚守:“我们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早上六点,黄菲驾驶的郑州B38路公交车准时从站台发车。自春节以来,黄菲每天几乎都要独自驶完这段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路途。

  “我的车往返于郑州东站,属于主干线,因此一直没有停运。”黄菲说,这个春节她没有选择回老家,而是继续留守在了工作岗位。“线路不停运,总得有人跑车。”

  与以往的备车工作不同,疫情期间,对车辆进行消毒是黄菲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扶手、垃圾箱、空调出风口、司机驾驶座,每一个位置黄菲都清理得很认真。

  黄菲不知道,与她一起在这座城市里穿梭的,还有跑腿小哥付路强。在大多数人都选择“宅”在家里的时候,付路强近些日子却过得有些忙碌。

  “别人‘宅’家,我们就是他们的跑腿。”一天工作12个小时、行驶里程数超过100公里,疫情期间,付路强每天坚持朝九晚九接单,目前已经连续跑了四十多天。

  “本来想趁着春节多跑几单赚些钱,但最近单子并不多,可能大家心理上对外卖配送有些顾忌吧。”付路强说,他现在的日均收入对比年前大概降低了40%,“对生活影响还是挺大的。”

  2月27日,凌晨四点,环卫工人陈连国驾驶着他的垃圾转运车,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空城之下,他的保洁工作并没有变得轻松。

  清扫街道、转运垃圾,53岁的陈连国干起活来不比年轻人慢多少。谈起工作之余最想干的事,陈连国说他“想摘下口罩,喝一口热茶。”

  “我们只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黄菲等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平凡的岗位上无须多言,他们一起用默默的坚守,道出了最美的声音。

  意外的孤独:“我很怀念那些喧嚣的日子”

  黄菲行车时,总会习惯性地看一眼驾驶室里的后视镜,虽然等待她目光的,可能只是一节空落落的车厢。

  “因为以前人多的时候,总会担心会有乘客下车不方便,所以会通过后视镜看一下车里的状况。现在习惯了,改不了了。”黄菲说,她很想念以前公交车挤满人的日子,虽然每个人彼此都是陌生人,但乘客多了,她觉得车开得更踏实。

  二七纪念塔附近是郑州市主要商圈之一,过往的日子,付路强没少在路上和它擦肩而过。如今再次途经这里,付路强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会感到心慌,担心这里曾经热闹的场景再也回不来了。城市吵吵闹闹的时候,大家不管遇到什么烦恼,总还有讨生计的方式和渠道。”说起这样的感觉,付路强自己都有些意外,“以前总觉得路上拥挤,没想到现在却很怀念那些喧嚣的日子。”

  最近几天,陈连国看到最多的人,是和他穿一样工装的老伙计们。“路上冷冷清清,车少,行人更少。一条路上,往往只有我们几个环卫工人。”

  “自己一个人时,多多少少会觉得有些孤独和害怕。”每当看到街道上有行人走过,陈连国心里都会感到有些惊喜。陈连国半开玩笑地说,人多了,垃圾也会多,自己干起来也有劲。

  共同的心声:“盼春暖花开后,疫情褪去”

  城市虽然冷清,但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让这些坚守者们感到安心。

  这些天来,黄菲最难忘的,是上车的每个乘客,几乎都要和她打声招呼。“也许是一句简单的问好,有时候甚至只是眼神上的示意,但这些都让我觉得,我们的工作还有人在乎,还有人理解。”

  付路强忘不了的一件事,则是两包口罩的馈赠。

  “那是一笔单子后,一位顾客隔着门禁,看到我的口罩用的有些旧了,就硬塞给我两包口罩。我一直推脱,他最后把口罩放在门口就走了。”付路强说。

  口罩数量紧张,确实是付路强每天面临的难题。为了节省,他往往带两只口罩出门,“一条用湿了,就戴在外面吹干,这样两条可以轮换着使用。”

  陈连国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天路上的行人扔垃圾时自觉了不少。“还有人看到我在街上清扫,给我道辛苦的,让我早点回家,外面危险。”

  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复产复工大潮的来临,如今外出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城市的活力也正在重新显现。期盼疫情早日结束,是黄菲等人共同的心声。

  “我希望我的车厢里挤满热闹的乘客。”黄菲说。

  “我希望路上重新拥挤,我能遇到更多疾驰的同伴。”付路强说。

  “我希望春暖花开后,疫情尽快过去,每个人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陈连国说。

  • 相关阅读
  • 蒙古国红十字会向中国捐赠20000只口罩 二连边检站 “零延时”验放

      (抗击新冠肺炎)蒙古国红十字会向中国捐赠20000只口罩 二连边检站 “零延时”验放   中新网二连浩特3月2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2日消息称,当日,蒙古国红十字会向内蒙古...

    时间:03-02
  • 【战疫一线报告】多国防务部门支持支援我国疫情防控

      央视网消息:疫情发生以来,已有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以及民间组织向中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援助,是否有外国的防务部门或者军方向中国提供了援助?在3月2日上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

    时间:03-02
  • 王平顺:一腔热血铸就忠诚警魂

      新华社西安2月29日电(记者李浩)“我二叔是抗战时期的地下工作者,1943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我儿子是人民警察,为追捕犯罪分子而牺牲。”烈士王平顺的父亲王景增说,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家族中已有...

    时间:03-02
  • 围绕美好生活提升治理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形成了具有明确目标导向、强大执行力和刚性考核体系的治理模式。随着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着眼点由改善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向实现...

    时间:03-02
  • 山西召开全省统战部长会议 凝心聚力为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中新网太原3月2日电 (杨杰英)3月2日,山西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徐广国出席并讲话。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传达学习山西省委...

    时间:03-02
  • 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近些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新目标,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亟待我们深入研究新情况,认真总结...

    时间:03-02
  • 一线医护日记(51)“加油,姐妹们!若有战,召必回!”

      【一线医护日记】(51)   记录者: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 王红莲   2020年3月1日   不知不觉来感染科上班已经34天了,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线第一轮的最后一个班,明天就要去新的酒店进行为...

    时间:03-02
  • 从火线集结到隔离房的15小时:医护人员如何自我平衡?

      【战疫最前线】从火线集结到隔离房的15小时:医护人员如何自我平衡?   央视网消息(记者 朱春燕 林涛)“疫情还在继续,我不能重复那些脆弱。”近日,援武汉ICU男护士高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拒绝再谈...

    时间:03-02
  • 陕西已有22批次146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累计救治患者1770人

      中新网西安3月2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日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已有22批次146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陕西医疗队在湖北奋战。截至2日8时,累计救治患者1770人,其中重症...

    时间:03-02
  • 浙江支援湖北医疗队:远程诊疗 一人一策

      【提高危重症患者救治率】浙江支援湖北医疗队:远程诊疗 一人一策   央视网消息:作为浙江首批对口支援荆门的医疗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采取远程诊疗、一人一策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危重症...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