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钟南山团队论文揭示近一半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未发热

2020-03-04 04:28:26

来源:科技日报

  钟南山团队论文揭示近一半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时未发热

  2月29日,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获悉,美国时间2月28日,钟南山院士团队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

  研究团队收集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从全国30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所提取的1099例实验室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研究指出,严格、及时地采取流行病学措施,对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关重要,但对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仍需持续不断努力探索。

  仅靠发热作为诊断标准易漏诊

  研究的主要亮点有哪些?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关伟杰、梁文华、何建行教授和通讯作者钟南山教授表示,该研究首次收集全国范围的新冠肺炎患者,通过分析得出病死率(1.4%),与国家卫健委报道数据更为贴近;发现了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的病史,生活在武汉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过武汉,72.3%的患者曾在近2周接触过武汉地区人员。

  研究指出,近一半的新冠肺炎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出现发热,但随着疾病进展,88.7%的患者相继出现发热,因此仅依靠发热作为诊断标准则容易漏诊;同时,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少见,但也指出了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在粪便、胃肠道破损黏膜、出血处分离出病毒),提示社会各界需要注意预防粪口传播。

  研究还指出,确实存在部分核酸检测阳性、有临床症状,但是在入院时无任何影像学异常表现的新冠肺炎患者,而且非重度患者中这类患者的比例远高于重度新冠感染患者;首次明确了重度新冠肺炎患者入住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死亡的风险为非重度患者的9倍。

  最新的潜伏期中位数为4天

  新冠肺炎患者的潜伏期究竟有多长?研究团队表示,潜伏期主要根据患者上报最近一次接触传染源(疫区人员、野生动物)的时间,以及首次出现症状(含疲乏、咳嗽、发热等)的时间确定。整个人群的潜伏期各异,研究者使用了中位数以及最小、最大值以呈现潜伏期的集中、分散分布趋势。

  研究发现,重度、非重度组新冠肺炎患者各有一例潜伏期达24天。然而,仔细查阅整个人群的潜伏期分布规律,发现潜伏期大于14天的共13例(12.7%),而潜伏期大于18天的仅有8例(7.3%)。“单纯根据最小、最大值评估人群的潜伏期容易引起误读。”研究团队认为。

  此外,长期居住在武汉或者与武汉地区人员接触的患者,其潜伏期多为0天(接触时间按照最后一天计算);研究者在剔除这些不合理数据后重新计算,得出最新的潜伏期中位数为4天。因此,为更好地表示人群的离散趋势,研究者确定了潜伏期的四分位间距为5天(2天—7天)。

  此前,钟南山院士曾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所有患者潜伏期的中位数是4天,我们在这篇文章即将报道四分位间距,分别是2天与7天(即差距为5天),其更加科学地反映人群的总体情况。”

  还需对潜在传播途径进行研究

  研究指出,因为目前已在胃肠道、唾液和尿液内检出新冠病毒,因此需要对这些潜在传播途径进行研究。

  研究团队还发现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与SARS相似。发热和咳嗽是主要症状,胃肠道症状不常见,因此提示与SARS、MERS和季节性流感相比,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不同的趋向性。

  不发热的新冠肺炎患者比例高于SARS和MERS感染患者,因此如果监测病例的定义侧重于检测发热,则不发热的患者可能会被漏诊。淋巴细胞减少常见,而且某些病例达到重度减少,这一结果与近期两份报道的结果一致。

  该研究确定的病死率(1.4%)低于近期报道的病死率,原因很可能是样本量和病例纳入标准的差异。团队的研究结果与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更为相似,后者表明截至2020年2月16日,51857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为3.2%。由于轻症患者和未就医患者并未纳入该研究,因此真实世界的病死率可能更低。

  如何区分新冠肺炎和流感?研究团队表示,尽管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CoV具有种属相似性,但一些临床特征可以将新冠肺炎与SARS-CoV、MERS-CoV及季节性流感区分开来。

  研究团队也提到,研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包括部分病例的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记录不完整、非专科医院存在基础设施缺乏和医务人员培训不足等。并提及“我们无疑遗漏了无症状或居家治疗的轻症患者,因此我们的研究队列可能代表了新冠肺炎比较严重的一面”。

  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哪些?研究团队表示,目前亟待明确病毒传播的动力特征、传播途径、病毒对人体组织的嗜性。对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智能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本报记者 叶 青

  • 相关阅读
  • 第7版诊疗方案:应注意粪尿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国家卫建委4日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提出,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全副武装开展核酸检测。 杜炳勋 摄   应注...

    时间:03-04
  • 江苏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清零

      中新网客户端3月4日电 (彭婧如)3月4日,江苏省卫健委官网公布最新的《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名单》显示,截至3月3日24时,全省68个县(市、区)、13个设区市主城区全部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时间:03-04
  • 上海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治愈出院4例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上海市卫健委官网消息,2020年3月4日0—12时,上海市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4例;新增治愈出院4例(其中1例曾为危重症患者、1例曾为重症患者,经多学科专家团队积极救治后治愈);...

    时间:03-04
  • 最高法:将在11地试点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4日发布消息称,将在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四川8个省(区、市)和陕西西安、浙江宁波、广西北海3个市,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

    时间:03-04
  •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3月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就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推动各地分区分级恢复春耕生产秩序,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

    时间:03-04
  • 北京公布3月3日新发新冠肺炎病例活动小区或场所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官方网站消息,3月3日,北京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2例为自伊朗、意大利入境的输入病例,不涉及京内居民小区。   北京市1例新发病例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具...

    时间:03-04
  • 国际社会:中国抗疫行动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各项有力举措,认为中国在防控疫情方面的努力体现出负责任的大国风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中国必将在全球卫生安全体系方面...

    时间:03-04
  • 交通运输部:普通公路和水运工程争取3月15日前复工

      中新网客户端3月4日电(张旭)3月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知,要求在严防新冠肺炎疫情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公路水运工程复工开工。高速公路和重点水运工程要加快施工进度;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其他水运工程要...

    时间:03-04
  • 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明确血液净化治疗 阻断“细胞因子风暴”

      (抗击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明确血液净化治疗 阻断“细胞因子风暴”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4日发布的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对重型、危重型患者存在细胞因...

    时间:03-04
  • 第七版诊疗方案发布:尸检结果等内容首次纳入

      (抗击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发布:尸检结果等内容首次纳入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4日发布。与第六版方案相比,“应注意粪便及尿液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

    时间:03-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