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法治革除滥食“野味”陋习

2020-03-09 09:08:41

来源:湖北日报

  用法治革除滥食“野味”陋习

  ——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负责人就省人大常委会《决定》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馨

  3月5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了保障《决定》的全面准确实施,3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法规工作室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决定》有关问题进行解读,回应社会关切。

  省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作出这一《决定》?

  答:滥食野生动物不仅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而且容易引发疫病传染,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科学研究表明,引发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病毒,包括此前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的病毒,多数病原体来自野生动物或与之有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确立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制度,同时启动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

  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是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全面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决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同时,省人大常委会还及时调整,将修订我省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

  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范围,《决定》是如何规定的?

  答: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明确了禁食野生动物的总体范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我省《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禁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范围:一是所有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二是法律法规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与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相衔接;三是法律法规规定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决定》还明确,所规定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指野生动物的整体(含卵、蛋)、部分及其衍生物。

  《决定》还规定,列入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动物,属于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鸡、鸭、鹅等,对其养殖、检疫以及食用等,按照畜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此外,除法律法规规定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外,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对其养殖、捕捞以及食用等,按照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因科学研究、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况,可以对野生动物进行非食用性利用。对此,《决定》也作了相应规定,明确要求进行上述非食用性利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严格审批和检疫检验,并按照规定取得和使用专用标识,保证可追溯。

  《决定》对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作了哪些规定?

  答: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必须同时严厉打击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交易及相关行为和活动,斩断非法交易利益链条。据此,《决定》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生产、加工、经营使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不得以食用或者生产、加工、经营食品为目的,猎捕、繁育、饲养、交易、运输、携带、寄递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不得采取发布广告、制作招牌或者菜谱等方式,宣传、招揽、诱导食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或者从事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同时,《决定》还规定,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市场、农(集)贸市场、餐饮场所等交易、消费场所,以及运输、仓储、寄递等经营者和媒体,不得为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提供交易、消费、宣传的条件、场所或者服务。

  如何保障《决定》的实施,《决定》对政府以及社会各相关方面的职责义务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答:《决定》首先是对政府以及相关国家机关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一方面是,严格执法,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决定》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健全执法管理体制,落实执法管理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同时,《决定》还要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是,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决定》实施。为了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实施,目前国家农业农村部、林业和草原局等正在抓紧制定、调整和修改相关名录和配套规定。我省《决定》也明确,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时制定、调整相关名录和配套规定。此外,考虑到《决定》的实施可能会给部分饲养、经营动物的农户、经营者带来一些经济损失,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总体要求,我省《决定》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和经营者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依法给予一定补偿。

  全面禁食野生动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广泛凝聚共识,《决定》规定,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和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媒体等社会各方面,应当组织开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学校对学生开展相关科学知识教育。社会公众应当自觉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对违反《决定》规定的行为,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答:对于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滥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作了一些法律责任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也对相关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适用问题作了总体要求,即对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在现行法律基础上加重处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增加的违法行为,参照适用现行法律有关规定处罚。据此,同时考虑到野生动物保护法正在修改,我省《决定》规定:“对违反本决定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上位法现有法律责任规定相衔接。此外,《决定》还增加了信用惩戒措施,对违反《决定》受到行政处罚的,将违法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成立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应急中心

      2020年3月8日,为统筹做好抗击疫情涉外工作,集中力量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外交部正式成立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应急中心。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及外交部领导出席成立仪式。   应急中心将按照中央应对...

    时间:03-09
  • 北京市编印1万张中英文海报 指导在京外籍人士科学防护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陈杭)为指导服务在京外籍人士进行科学防护,北京市编印了1万张图文并茂的中英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海报。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辉9日在发布会上提到以上内...

    时间:03-09
  • 青海:多措并举保障首批开学学校防疫无死角

      新华社西宁3月9日电(记者张子琪、张龙)记者从青海省教育厅了解到,3月9日,青海省内部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开学,青海也成为今年春季全国第一个学校开学的省份。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学校总动员,全...

    时间:03-09
  • 交通建设让四川藏区发展再飞跃

      新华社成都3月9日电题:交通建设让四川藏区发展再飞跃  新华社记者 胡旭、杨迪、卢宥伊  “疫情期间我们没有休息,每天收发量在230件左右,大约增长了30%!”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顺丰快递负责...

    时间:03-09
  • 不忘初心、奉献赤诚——天津青年企业家刘涛的“战疫”

      新华社天津3月9日电 题:不忘初心、奉献赤诚——天津青年企业家刘涛的“战疫”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等处象征着新冠肺炎被治愈的希望。在天津,“80后”青年企业家刘涛捐空了自家仓...

    时间:03-09
  • 防疫期间怎么看牙?专家:急症到院 非急症延后就诊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陈杭)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看牙该怎么办?专家提示:在疫情防控期间,口腔急症需要到医院就诊,非急症患者可延后择期就诊。   首都医科大学附...

    时间:03-09
  • 一线医护人员没空辅导孩子作业?别担心!他们来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9日(任思雨)“Hello,我们今天来订正你作业的错题哦,有哪里听不懂的可以直接告诉我。”课件PPT、做过一遍的习题准备好,屏幕前,张敏开始了第一天“网课老师”的工作。   不过这...

    时间:03-09
  • 新华时评:决战贫困,剩余任务很艰巨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题:决战贫困,剩余任务很艰巨  新华社记者周楠、侯雪静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事关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能否兑现。脱贫攻坚是全面建...

    时间:03-09
  • 国家林草局:做好疫情期间苗木生产供应推进国土绿化

      植树季已至 国家林草局:做好疫情期间苗木生产供应推进国土绿化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陈溯)草长莺飞,当前正值国土绿化的黄金时节。记者9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林草...

    时间:03-09
  • 专访:“相信中国经验能助力早日缓解伊朗疫情”

      新华社德黑兰3月9日电 专访:“相信中国经验能助力早日缓解伊朗疫情”——访中国红十字会援助伊朗志愿医疗专家组  新华社记者陈霖  中国红十字会派出的志愿医疗专家团队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