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爱是一道光

2020-03-20 16:40:32

来源:解放军报

  爱是一道光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呼吸与危重症专家宋立强

  

宋立强在工作中。高辉 摄

  又一批重症患者转入火神山医院ICU。忙碌了一天,宋立强坐在返回驻地的班车上,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把患者的情况又梳理了一遍。

  病房里没有窗户,灯光24小时长明,感受不到白天和黑夜。一个多月来,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宋立强和战友们每天都在这里,为挽救每一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而战斗。

  3月15日下午,脱下防护服,宋立强大步走出重症医学一科病房,穿过长长的白色走廊,一脚踏进春日暖阳。仰起头,看着蓝天上流云飘过,一种充实感从宋立强内心深处涌出,将连日来的疲乏和紧张一扫而空。

  宋立强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名队员,也是军医大学的一名教授,更是一名有着33年军龄的军医。熟悉宋立强的同事都说,他是一个特别有爱的人,关爱患者如同亲人。“兵者、医者、师者”恰如一个“品”字,在他身上汇聚成一道爱的光芒。

  出征武汉以来,他一边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一边加班加点查阅资料、制订规范、研究病例、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完善危重症患者的最佳救治方案。边救治边总结,他把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写成《现有条件下救治过程的不足和思考》一文,为有效诊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3月10日,是宋立强的50岁生日。同为军医的妻子李妍发来祝福,宋立强给妻子回复了一句话:“五十知天命,救死扶伤就是我的天命。”

  在火神山医院,宋立强常对患者说的一句话是:“加我微信,今后随时可以找我。”听到这句话,许多原本忐忑不安的患者便放下心来。

  为患者提供“全病程管理”,是宋立强多年来的工作常态。即便是下班之后,有患者来电咨询求助,他也总是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妻子李妍说:“他的热情和能量,大半用在患者和学生身上了。有时已出院的患者病情出现反复,电话打半个小时是常事。”

  “一切以患者为重”的理念,在宋立强心中执着而坚定。他说,这是受了母亲的熏陶。宋立强的母亲曾是一名妇儿科医生。因为住在单位家属院,半夜有患者家属敲门求助,母亲总是起身披衣就走;中午有人登门求救,母亲也会立即放下饭碗。耳濡目染之下,宋立强从小便立志从医。

  支援武汉的日日夜夜,宋立强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令许多重症、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为提高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宋立强始终注重跟踪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

  “9床脉搏氧维持不住了,赶快抢救!”3月15日一大早,宋立强刚跨进更衣室,就收到值班医生的紧急呼叫。进入监护室,宋立强快速检查呼吸机、查阅患者胸片……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名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此刻,宋立强的护目镜里,白色雾气氤氲,在镜屏上勾画出道道水迹。

  为危重症患者吸痰、带患者到影像室拍CT、与战友交流救治经验……这一天,在“红区”的几个小时里,宋立强一刻也没停下来。

  晚上,女儿发来微信问父亲何时凯旋,宋立强用一句唐诗回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宋立强珍藏着一枚纪念抗击非典胜利的首日封,那是他17年前在小汤山战斗历程的见证;12年前,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汶川抗震救灾的战场上。这一次,作为医疗专家出征武汉,宋立强在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与战友一起携手攻坚,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救死扶伤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我们要把能救的患者都救过来,不要留下遗憾!”宋立强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是他的心声,更是爱的写照。

  • 相关阅读
  • 31个省份和新疆兵团新增确诊病例41例 全为境外输入

      中新网3月21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3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1例,新增死亡病例7例(湖北7例),新增疑似病例36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

    时间:03-21
  • 湖北:充分发挥“健康码”作用,不得设置其他障碍

      应勇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要求   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 更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保林、周呈思)3月20日上午,省委书记应勇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

    时间:03-21
  • 闯关夺隘再向前——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观察

      闯关夺隘再向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④)   ——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观察   本报记者 刘志强 丁怡婷 谷业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又一次异常严峻的考验。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

    时间:03-21
  • 不少租客呼吁减租 专家:减免房租应兼顾租赁双方利益

      减免房租应兼顾租赁双方利益  疫情暴发后租客面临房租压力呼吁减租专家认为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尹玉双   这个春天,对许多租户来说,可能是最为“难熬”的几个月。受...

    时间:03-21
  • 从1到1200,环境司法浪潮澎湃

      从1到1200,环境司法浪潮澎湃  ——环保法庭守护青山绿水  【法眼观】  罗光黔得知自己要被派到一家基层法庭,“心里有点失落”。  年届不惑的他,正担任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可是,...

    时间:03-21
  • 社会组织的环境公益诉讼之路: 发展快,挑战多

      发展快,挑战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中,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各自应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社会...

    时间:03-21
  • 这一“疫”,让我们对在中国发展更有信心

      这一“疫”,让我们对在中国发展更有信心  这个春节过得“惊心动魄”。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新城艺尚小镇的李宝宏一度以为,他和加拿大顶尖服装设计师RozeMerie Cuevas联合运营的JAC女装品牌“...

    时间:03-21
  • 捐赠物资、派遣专家 中国为全球战“疫”雪中送炭

      捐赠物资 分享经验 派遣专家 展开合作   中国为全球战“疫”雪中送炭(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李嘉宝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国多点暴发,形势令人担忧。在这场全球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向世...

    时间:03-21
  • 国内疫情防控世卫点赞:惊人成就

      国内疫情防控世卫点赞:惊人成就多国状态紧急物资不足:中方驰援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消息: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19日表示,中国首次报告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是一个...

    时间:03-21
  • 殷殷回望,那一张张难忘的脸……

      殷殷回望,那一张张难忘的脸……(坚定信心迎“大考”(25))  “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3月19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的防疫成就作出如是评价。  时值春分,武汉街头,绿柳轻扬,樱花正盛。随着...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