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了望丨各地积极施策 哪些因素影响农民种粮意愿

2020-03-21 15:14:13

来源:了望

  江淮粮食主产区春耕面临三大考验:局地旱情未完全缓解,“用水难”影响春耕;传统种植效益低,少数大户有退耕倾向;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时值春耕备耕关键期,《了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安徽多个粮食大县采访,并与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联合对全省16个地市557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7成农户对全年粮食生产信心充足。

  各地积极施策,以高效农机、品牌农业、90后农人三大特色最突出。粮食生产面临局地旱情严重、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少数大户退耕等问题。基层干部建议,加强农技指导,扶持政策向新型主体倾斜。

  科技元素注入春耕生产

  “我种了1500亩地小麦,1名工人一天只能喷洒20亩农药,如果3天完工,要招25人。”凤阳县种植大户刘金鹏说,疫情导致招工难。他找到农机合作社派出三台无人机,一天时间完成500亩除草剂喷洒作业。

  557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8.98%的农户认为疫情对农业生产负面影响极大,50.45%的农户认为略有影响。在疫情对用工影响上,17.06%的农户反映影响大、招不到人,41.47%的农户认为略微有影响。(见图1)

  “今年春耕,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成主力军。”安徽省植保总站副站长黄超说,全省高效植保机械20万台套,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11000多个,日作业能力超800万亩。

  记者在凤阳县小岗村种植大户程夕兵的农机大院里看到,收割机、旋耕机、插秧机等农机整齐停放。农机大院具备机具停放、维修保养、先进机具展示、技术培训、作业服务等功能。凤阳县有43家农机大院,提供耕、种、管、收、卖、烘全程服务,可覆盖全县100多万亩农作物。

  品牌农业成为种粮大户新目标。“我流转2600亩地,前几年效益低,2015~2017年连续亏300多万元。”寿县创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祥胜说。他去年探索稻鸭综合种养,种植绿色优质水稻,“政府帮注册品牌商标,这种优质米卖5元/斤,是普通米价的两倍,养鸭每亩收益3000元。今年准备扩产。”

  90后给农业注入“新鲜血液”。见到肥东县梁园镇种植大户吴小刚时,这名90后正在地头操作无人机给小麦喷洒农药。从开货车跑运输转行到种田的他,共流转2200亩,今年还想把周边300亩地再流转过来。“我喜爱农业,而且国家这么重视,干农业错不了。”

  问卷调查显示,68.04%的农户表示对粮食生产未来“信心充足”,28.73%的农户表示“信心一般”,信心不足的仅占3.23%。(见图2)

三大问题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在农业呈现上述三大新亮色同时,江淮地区农业也面临三大问题。

  局地旱情未完全缓解,用水难影响春耕。对寿县252万亩水稻来说,正常年份除降雨蓄水外,灌溉只要上游水库放2亿多立方米水。去年旱情严重,水库放了6亿多立方米水。“水稻收割后,种上冬小麦,一开始就要抗旱,后来下了些雨,稍微缓解旱情,但雨量小,仍无法蓄水。”寿县副县长施性平说,沟渠、当家塘没水,水库管理部门刚通知,今年或减少灌溉面积。若灌溉水源问题不能解决,将影响春耕生产。

  传统种植效益低,少数大户有退耕倾向。霍邱县长集镇种粮大户徐士清说,2013年开始流转土地,最高峰6000亩,这几年种植面积逐渐缩减,现在只剩1040亩,种小麦油菜。2017年种2400亩地,其中600亩水稻前旱后涝,几乎绝收,亏48万元。“这三年不挣钱,成本上升,粮价下跌,增产不增收,不想种了。”

  调查显示,86.71%的农户表示春种计划保持不变,只有18户(占3.23%)农户表示将扩大生产,而56户(占10.05%)农户表示将缩减生产。(见图3)

  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承包1100多亩地的凤阳县府城镇种植大户王克好说,种地利润微薄,还要自费建水利设施,成本太大。他2008年流转土地,自费买电机、水泵等。距离河沟近的,水泵抽水;距离河沟远的,看着庄稼旱死。“听说政府正投资修建水利项目,希望以后能旱涝保收。”

  强化扶持政策针对性

  基层认为,农业的一些短板给粮食丰产、农户增收带来隐患。对此,基层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农技指导,给予金融支持。问卷调查中农户提出多项政策需求,51.71%的农户希望得到种植专业技术指导,51.17%的农户呼吁提供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46.14%的农户则希望得到贷款贴息等金融扶持。(见图4)

  扶持政策向新型主体倾斜。南陵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许方震、庐江县乐桥镇种粮大户王登海等建议,要坚持谁种得多就补得多原则,落实补贴政策,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本;同时,出台品牌农业鼓励政策,实施种植业提质增效工程,引导大户从传统种植向高效绿色种植转型,可安排专项资金对粮食种植、加工、营销等环节奖补,提升粮食品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加种粮收益。

  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陈祥胜等认为,有的政府水利项目规划设计不符合实际,比如修的路和桥窄了,大型农机过不去;修的水渠,小麦田向外排不出水,水稻田往内灌不进水。种粮大户建议在规划设计前多征求意见,聚焦“谁验收、谁受益、谁负责、谁维护”四个环节,完善优化验收和管护机制,助推粮食生产实现旱涝保丰收。

  (采写记者:刘菁 王圣志 程士华 姜刚)

  • 相关阅读
  • 各地积极精准推进复工复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当前,各地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精准推进复工复产,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今天(3月21日),三峡集团投资75.9亿元的长江大保护项目在武汉集中开复工。   现在,湖北正...

    时间:03-21
  • 科技部:启动“科技助力经济2020”等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抗击新冠肺炎)科技部:启动“科技助力经济2020”等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21日印发通知,推出启动实施“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实施科技型中小...

    时间:03-21
  •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

      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共享信息 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健康码”已可实现“一码通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要部署,...

    时间:03-21
  • 重大项目开复工多少?招工难运输难是否缓解?扩投资如何精准发力?——权威部门详解经济热点问题

      重大项目开复工多少?招工难运输难是否缓解?扩投资如何精准发力?——权威部门详解经济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重大项目开复工多少?招工难运输难是否缓解?扩投资如何精准发力?——权威...

    时间:03-21
  • 红辣椒网评:在大战大考中砥砺共产党人的初心

      【地评线】红辣椒网评:在大战大考中砥砺共产党人的初心  初心是什么?初心不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标语口号,而是扛在肩上、记在心中的使命担当,是鲜红党旗下的庄严承诺和铮铮誓言。在“不忘初心、...

    时间:03-21
  • 【地评线】钱江潮评|为脱贫攻坚“伟业”凝聚人才“伟力”

      3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

    时间:03-21
  • 【钱江潮评|科技创新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加速度”

      【地评线】钱江潮评|科技创新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加速度”  在北京中关村,有两个碰巧“撞名”的高科技成果近期受到关注:一个是世界首款将计算机和脑科学结合起来的异构融合芯片——“天机”类脑芯...

    时间:03-21
  • 【地评线】东湖评论:全力打好复工复产“组合拳”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提高复工复产效率...

    时间:03-21
  • 何时摘口罩?青海发布不同人群、不同场景戴口罩指南

      中新网西宁3月21日电 (记者 张添福)眼下,中国已过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流行高峰,疫情总体保持较低水平。何时可以摘口罩,成为民众关心的话题。   21日,青海省官方编制发布了《人员科学戴(备)口罩指南...

    时间:03-2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通报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

      中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9年3月27日至6月15日,中央第九巡视组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开展了常...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