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大凉山腹地蹲点的日与夜

2020-03-22 15:53:3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成都3月22日电题:记者手记:触摸改变,面对挑战,感受新生——在大凉山腹地蹲点的日与夜

  新华社记者吴光于、李力可

  夜里9点半,一团浓稠的雾气将房屋、操场包裹起来,一个小时前还在闪烁的满天繁星隐去了身影。借宿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瓦古乡尼勒觉村小学的第二个夜晚,我们与扶贫干部围坐在饭桌边,饭菜已经凉了很久,“龙门阵”还在继续。

  此行凉山,我们从昭觉到美姑一路走来,探访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偏远村庄。今年是脱贫攻坚冲刺之年,凉山还有17.8万贫困人口要脱贫,四川省7个未摘帽的县全部集中在凉山,其中就有我们蹲点的美姑县。

  尼勒觉村离乡政府20公里,海拔2340米的村小是我们借宿的地方。

  由于疫情,学校还没有迎回师生,我们的“室友”是同样借宿在此的4位驻村扶贫干部——48岁的曾建平,来自乐山市夹江县发改局,是位转业的老兵;25岁的刘翔,来自遂宁市卫健委;40岁的王章,来自乐山市井研县中心小学;39岁的彭杨,来自成都市公安局。四个大老爷们同吃同住已近两年,白天各干各的活,夜里聚在一起,活像一家四口。

  老曾烧得一手好菜,但村小厨房的条件实在简陋——水管接在室外,无论寒暑,洗碗洗菜都在户外。电炉也用了些年头,每次拧开关都得把手擦干,一不小心就会被“崩”到。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大厨施展才华,厨房里有泡菜坛,也有自制的萝卜干。

  每天早晚是尼勒觉村最冷的时候。特别是太阳落山后,气温能从二十多摄氏度降至两三度。

  借宿的两晚,彭杨将他的“单间”让给了记者。这间原来堆放杂物的仓库入夜后更加阴冷,寒气透过薄薄的门板渗进来,即使开着电暖器,也只能暖和机身周围一小块地方。

  洗漱是每天最纠结的事情。只有在这里才能意识到,城市生活中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是种奢侈:水龙头里24小时的热水,一按即冲的马桶,不会被风吹得咔咔作响的门……

  保障安全用水是“两不愁三保障”的硬指标,也是大凉山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养成“五洗”(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洗衣服)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然而,寒冷加上热水不便,我们的“好习惯”也犯了懒。

  尼勒觉村党支部书记沙马石日说,过去祖祖辈辈吃水都靠人背。因为珍贵,绝不能浪费在洗衣这类“面子功夫”上。两年前,这里铺设了管道,建起了蓄水池,群众用上了自来水,一些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但基础设施的改善并不能一夜间改变生活习惯,房内凌乱、不注重个人卫生,“视觉贫困”是许多贫困村的共同点。

  对于老兵曾建平来说,尼勒觉村是他的新战场。“我服役的部队是经历过长征和抗战的老虎团,现在来扶贫也是打仗。从每天叫村民洗脸、洗手做起,一件件小事做好,面貌一定就会改变。现在美中不足的是自来水水压不够,群众家里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出不来。”老曾说,今年要争取资金,解决这个问题。

  尼勒觉村在册有180户739人,去年摘了帽。许多村民已经通过易地安置、村内集中安置等途径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新居。

  “现阶段脱贫主要是靠了国家的好政策。”老曾给记者算了笔账,除去建房、修路等大笔投入,仅去年一年,全村光是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10个公益性岗位的工资,低保、残疾人补贴等转移性收入就超过100万元,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一直是瓶颈。

  去年,村里成立了养羊合作社,养了10只羊,年底卖掉两只挣了3000元。这成为尼勒觉村历史上第一笔集体经济收入。

  彭杨驻村的古觉村情况也类似。今年,村里46户贫困户将全部迁入新居,但要摘帽还必须发展集体经济。

  瓦古乡如今村村都建起了牛圈,下一步全乡将重点发展肉牛产业。

  在帮扶干部们看来,“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了绝对贫困,但要拥抱新生活,必须解决思想意识的落后。

  瓦古乡邻近南红玛瑙的矿脉,当地不少人前些年因为南红发了财,却宁肯把钱花在高额彩礼、做迷信活动、大办白事、去县城州府“高消费”几把,也不愿改善生活条件。

  “过去这里闭塞,走出去的人少,不知道更好的生活什么样。现在村里打工的年轻人多了,也慢慢带回了新思想,有了改变的动力。”他说。

  尼勒觉村小只有两间教室,虽然条件简陋,但学校从不缺关注,3位老师都是支教的志愿者,扶贫干部也带来了很多资源。彭杨的“单间”里,不仅有成箱的饭盒、食品,还有两大箱口罩,都来自朋友的捐赠。

  学校门口有一块远近闻名的足球场,由英国著名球星迈克尔·欧文捐赠,2018年建成。在这早春时节的大山里,绿色的人工草皮和大山暗沉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球场是全村人的宝地,每当孩子们踢球时,周围就站满了观众。

  这给了彭杨很大触动,“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潜移默化出积极向上的力量。”他说。最近,他又联系了爱心人士,准备在山下再建个足球场。

  在村里待了三天后下山,我们被运送建筑材料的大卡车堵住了,正好有机会观赏风景。不知不觉间,小溪边高大的辛夷花已在枝头怒放,道旁的野花比来时更加繁茂,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在提醒我们——改变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 相关阅读
  • 新疆拜城5.0级地震 当地多部门联动拉网式排查无人员伤亡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3日电(记者 王小军) 23日,新疆拜城县发生5.0级地震。当地出动多个部门人员赴震中周边乡镇进行排查,目前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

    时间:03-23
  • 北京:3家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被列入“黑名单”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为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天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8家用人单位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其中有3家用人...

    时间:03-23
  • 中国赴柬埔寨抗疫医疗专家组南宁出征 将分享防控经验

      (抗击新冠肺炎)中国赴柬埔寨抗疫医疗专家组南宁出征 将分享防控经验   中新网南宁3月23日电 (记者 林浩 陈沿佑)“我们将与柬埔寨有关方面深入沟通交流,毫无保留地分享在应急防控、临床病患救治、检...

    时间:03-23
  • 福建长汀一企业生产3万件防护服驰援意大利

      (抗击新冠肺炎)福建长汀一企业生产3万件防护服驰援意大利   中新网福建长汀3月23日电 (江鹏 伟华)3月23日,记者在长汀县产业园区的康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正忙着裁剪、缝制、锁边、包装。...

    时间:03-23
  • 进入江苏前14天有24国旅居史的中外人员入苏 要医学观察

      中新网南京3月23日电 (记者 朱晓颖)江苏省政府外事办公室23日公布,为进一步防控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江苏自3月20日零时起调整江苏涉外疫情防控重点国家名录,在韩国、伊朗、意大利、日本、法国、西班牙、...

    时间:03-23
  • 龚正任上海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今天(23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接受应勇辞去上海市市长职务的请求,龚正任上海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会议决定...

    时间:03-23
  • 龚正任上海市代市长

      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 姚丽萍)今天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接受应勇辞去上海市市长职务的请求,龚正任上海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会议决定,接受廖国勋辞去上海市监察委员...

    时间:03-23
  • 湖南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调整为低风险等级

      (抗击新冠肺炎)湖南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调整为低风险等级   中新网长沙3月23日电(记者 邓霞)根据各地近一周疫情变化情况,湖南省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23日对各县市区疫情风险等级分类名单进行了调整。调...

    时间:03-23
  • 北京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增至107例 涉及13个国家

      (抗击新冠肺炎)北京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增至107例 涉及13个国家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3月22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例。截至3月2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

    时间:03-23
  • 国家发改委:稳定就业的基础条件没有改变

      中新网客户端3月23日电(彭婧如)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高杲23日表示,虽然现在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定就...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