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为复工复产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2020-03-24 17:49:34

来源:人民日报

       稳就业 基础条件没改变

  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为复工复产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如何进一步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帮助稳定就业?疫情冲击下,就业新增长点在哪里?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稳定就业的任务艰巨繁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定就业的基础条件也没有改变,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能够战胜疫情、稳定经济、稳定就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动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提高复工复产效率,政府部门有哪些招?

  高杲表示,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放管服”改革,推动各项助企惠民政策落地见效,为复工复产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简化办事手续,打通复工“堵点”。“我们将梳理复工复产所需要的各种手续、程序、审批事项,对于法无据、不合理、不合时宜的要加快清理;对确有必要的,统一办理标准,明确责任部门、办理时限等,防止出现层层加码、互为前置、循环证明等现象。”高杲说,尤其是要坚决制止以防控疫情为名擅自增设、变相设置行政许可等行为。

  推动“一网通办”,提升复工效率。梳理一批与企业复工复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率先实现全程网办。“疫情发生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行行政许可‘不见面’办理,并将受理范围从企业登记注册扩大到低风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许可办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的认定等领域,进一步提高注册审批效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说。

  清理违规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严禁向企业收取复工复产保证金。”高杲说,国家发改委将组织清理不合时宜的临时管制措施和不合理的证明、收费等规定。

  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模式发展。孙梅君介绍,针对疫情期间很多平台开展的无接触配送等新的经营模式,市场监管部门在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的同时,还将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技术优势,为企业主体提供技术帮扶。

  “截至3月15日,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25亿户,其中企业3905万户,个体工商户8353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19万户,为稳定和扩大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孙梅君说,市场监管总局还将在压减工业产品许可证产品目录上继续下功夫,营造更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

  ●培育就业新增长点

  高杲说,为了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恢复和稳定就业的基础上,还要加力促进“双创”,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和潜力。

  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启动社会服务领域的“双创”带动就业示范项目计划,重点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优势,推动养老、托育、家政、乡村旅游、家电回收等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挖掘其中巨大的“双创”带动就业的潜力。

  同时,将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方面资金,加强包括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创新和融合运用,加快培育一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更多的经济和就业新增长点。

  最近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对3000家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7.3%的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其中,有约四成企业认为本领域蕴藏着更大的发展机会和潜力。

  ●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

  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移动支付等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发挥了巨大作用,“云办公”“在线教育”等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说。

  不过对广大中小微企业而言,由于转型能力不够、成本偏高等原因,一些企业面临着转型困境。国家发改委将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三个方面发力——

  搭平台降门槛,解决“不会转”难题。通过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强化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降低转型门槛。

  优服务强支持,解决“不能转”难题。重点是实施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重点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

  聚合力建生态,解决“不敢转”难题。“我们将探索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伍浩说,同时也支持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平台建立共享用工平台、就业保障平台等,更好地发掘发挥企业间的协同放大效益,打造传统产业服务化转型的新生态。

  在生活服务业,受疫情影响,线下服务业线上化的进程也进一步加速。“为更好满足社会大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近期国家发改委已陆续启动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等,着力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投入,也带动各方面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高杲说。

  本报记者 李心萍

  • 相关阅读
  • 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3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   王毅表示,莫迪总理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向习近平主席致信慰问,印方也向中国人民施以援手,我们对此...

    时间:03-25
  • 战“疫”中,瞧瞧咱中医的位置

      战“疫”中,瞧瞧咱中医的位置(坚定信心迎“大考”(28))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汉药中医医院医务人员配制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茶饮剂。  徐培钦摄(人民视觉)  3月的武汉,芳草萋萋,樱花盛开——这座...

    时间:03-25
  • 服务不打烊、跑腿送物资 他们是防疫生活的摆渡人

      服务不打烊、跑腿送物资、全程无接触——  他们是防疫生活的摆渡人(网上中国)  3月6日,在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清和路,一名外卖小妹冒雨给顾客送餐。  黎寒池摄(人民视觉)  3月13日,在山西省太...

    时间:03-25
  • 防疫期间线上“云健身”,练出新感觉

      防疫期间,足不出户也能动起来  线上“云健身”,练出新感觉  防疫期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体育局在做好防疫工作同时,通过视频、海报等形式,倡导和发动市民居家进行健身运动,同时创办了以“全民健...

    时间:03-25
  • 监管不足处罚偏弱 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笼子须织密扎牢

      监管能力不足处罚力度偏弱医保基金欺诈骗保形势严峻   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笼子须织密扎牢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金宇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时间:03-25
  • 国务院放大招下放建设用地审批权 专家:管控并未松绑

      国务院放“大招”下放建设用地审批权专家解读   建设用地规模管控并未“松绑”   ● 通过下放用地审批权,中央政府可以从具体用地审查等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宏观政策的制定和事中...

    时间:03-25
  • 信息安全又现漏洞,传感器竟成“窃听器”

      信息安全又现漏洞,传感器竟成“窃听器”   加速度计,又称加速度传感器,目前在智能手机上被广泛地应用,可以通过测量手机在各个方向上的“应力”来得出加速度,像手机中的计步器、“摇一摇”等许多功...

    时间:03-25
  • 茶烟取代电子烟成新宠 专家:吸食无香更无益

      茶烟取代电子烟成新宠 专家:吸食无香更无益  “顶着”戒烟噱头的电子烟曾风靡一时,线上线下卖得风生水起。然而,去年下半年,电子烟被停止了线上销售。与此同时,又一个号称有助戒烟的新品种——茶烟...

    时间:03-25
  • 乌克兰总统:愿推动乌中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新华社基辅3月24日电(记者李东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4日在首都基辅总统府会见中国驻乌克兰新任大使范先荣时说,乌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迈上新台阶。   泽连斯基表示,...

    时间:03-25
  • 基里巴斯总统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新华社悉尼3月24日电(记者杨敬忠)塔拉瓦消息:基里巴斯总统兼外长马茂24日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称赞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马茂是在其位于塔拉瓦的总统府接受中国新任驻基里...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