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浙江:打好创新牌 畅通供应链

2020-03-24 18:21:53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浙江:打好创新牌 畅通供应链(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突发的疫情,给商务人员往来、物流运输及各类经贸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兼顾疫情防控和对外经贸合作,各地各部门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创新招商引资、展会服务模式,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

  ——编 者

  浙江义乌积极吸引外商采购

  敞开大门 全力招商

  本报记者 方 敏

  “现在义乌很安全,你什么时候回来看看?”3月21日,浙江金华义乌市鸡鸣山社区的房东虞潮兴热情地向中东客商吉米发出电话邀请。“可能这个月末就过来。”电话那头,吉米回复道。

  这几天,义乌很多房东在政府的号召下做一件事——给外商房客打电话,邀请他们回义乌采购。

  疫情期间,如何拓宽招商渠道?除了发挥房东作用广发“采购帖”外,义乌市还着力用好外贸公司、外商中介、海外商协会等“桥梁”,邀请非常驻国际采购商,尤其是持贸易签证的采购商来义乌采购。

  为全力招商引资,义乌市商城集团还成立招商小组,近期已成功对接外商1700余人,邀请组团外商408人。

  “这次来义乌,买了太多东西。”3月19日上午,来自乍得的外商诺亚手握采购订单十分兴奋:“最近几天都在义乌市场里买买买,已经采购了60万美元的小商品。”来自德国的采购商海尼茨·梅纳德也很开心。他说,这次采购清单的种类非常多,包含五金工具、家居摆件等。

  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仍有不少外商无法实地采购。对此,在市政府的动员下,义乌的外贸企业、货代企业、采购员主动对接国际采购商,提供采购代理服务,主动降低代理佣金比率。科讯外贸业务经理徐达这两天就忙得团团转:“公司已经为7个国家的采购商提供了采购代理服务,还将代理佣金比率下降了20%,这一举措赢得了不少外商的赞誉。”

  “依托采购商服务中心和海外商协会,我们最近还实施了海外经贸推介行动,以保障经贸活动正常开展。”义乌市副市长葛巧棣介绍。

  在扩大招商的同时,义乌引进外资的促进工作也没有放松。义乌市场监管局外资科负责人表示,义乌目前正不断优化窗口工作机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开启绿色通道。此外,义乌还计划打造2.0版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探索以商友卡为基础的涉外业务全程网办路径,进一步做好引进外资工作。

  网上中博会创新服务模式

  线上展会 通达四海

  本报记者 李 刚

  受疫情影响,往年这个时候热闹非凡的广州各大展馆眼下有些冷清。不过在网上,却有另外一番景象。如何创新展会形式,利用网络为企业服务,成为网上中博会的当务之急。

  作为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迄今已经举办了16届。从2019年开始,中博会上线了全新的网上中博会。

  记者在中博会筹备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网上中博会页面进行设计调整。“充分利用‘永不落幕的中博会’平台,使之成为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优势,使之成为传统办展模式的延伸。”工作人员黄建军讲出了自己的理解。

  目前,一批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联合体、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商、智能系统装备商正一同参与到工业互联网展的布展工作当中。“与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相适应,并与第十七届中博会展区设置衔接,网上中博会还面临许多需要突破的问题,现在正是需要包括市场化力量在内的多方力量参与的时候。”展会工作人员方佳说。

  例如,增设“抗击疫情”“中小企业诉求”及“企业复工复产课堂”专栏。在收集各部门、各地区发布的相关扶持政策后,展会工作人员联系到相关企业,并就全方位展示产品、技术提供专业化服务。

  随着专栏的逐渐完善,参展的中小企业很快就可以在网上中博会系统里学习、下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各项指南,同时通过网上中博会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疫情期间企业的各种诉求。

  此外,网上中博会还与国内多家知名电商沟通,探讨合作为中小企业持续拓展市场。“我们正在搭建参会企业的沟通、交流、撮合平台,与电商合作设立网上中博会专区,向中外采购商推广中小企业产品。”黄建军表示。

  “我们要借助专业技术和力量,创新中博会服务模式。”中博会组委会秘书处副主任、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吴红说,实体中博会与网上中博会线上线下齐发力,助力中小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制造业企业及早制定应对预案

  全球购销 未雨绸缪

  本报记者 孙 超

  “今天的库存什么时候能报上来?”“意大利机场的这批货,能不能想别的办法转出来?”“国外供应商的实际开工情况,想办法核实一下。”

  3月20日下午,在湖南长沙山河工业城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常进强的办公室内,电话声此起彼伏。好不容易放下电话喘口气,常进强说:“目前的生产线在满负荷运行,3月份的出货量到目前为止比去年还增长了20%。”

  之所以有这样的增长,从企业的供给侧看,一方面是复工复产及时。“长沙经开区出台的政策很务实,让我们在2月6日就实现复工。”常进强说,另一方面工程机械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企业一般都备有部分原料存货。

  “但我们最关心的是未来。”虽然目前形势良好,但常进强不敢掉以轻心。“全球供应链是一个有机整体。从金额看,海外采购大概占25%,从数量看,海外供应商大约占10%。”

  春节刚过,山河智能就制定了一系列应对预案。“国外已做好的原料配件,能回即回,不再等定期货运班次。其次是寻求替代的运输方式。”常进强说,长沙市政府利用航空公司空闲运力,免费向进出口企业提供飞往长沙的临时包机服务。在一些暂时不具备海运或空运条件的地区,采取陆地转运的方法,让原料辗转回国。“我们一直在积极联络各国的货运代理商,3月份进口原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这给我们做另一手准备争取了时间。”

  他所说的另一手准备,是寻求替代。“我们已经着手自己开发或者在国内以及疫情较轻的国家寻找替代方案。举个例子,我们如果要替代从国外进口的点火锁,从新供应商开模到我们修改结构件,一般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常进强说,“只有未雨绸缪,才可能在存货用完前及时切换。”

  “3月份的出口大致和去年持平,预计下个月会有所下降。”山河智能国际营销公司总经理彭辉说,目前山河智能对出口市场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管控风险。“首先是尽量稳定疫情较轻地区的出口,尽可能完成年度目标。此外,我们还会临时撤回一半左右的海外营销人员来降低风险,未来还会推动海外员工的本地化。”

  • 相关阅读
  • 多地探索自然资源确权工作:山水有底账 保护有底气

      多地探索自然资源确权工作  山水有底账 保护有底气(小康路上·绿色力量)  核心阅读  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才能解决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规定不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主体不到位、所有者...

    时间:03-25
  • 国际主流媒体反对借疫情污名化中国

      国际主流媒体反对借疫情污名化中国(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全球携手共同抗疫之际,一些国家的政客和媒体将新冠病毒与中国刻意联系,这是不尊重科学、无视世卫组织决定、污名化中国的极不负责行...

    时间:03-25
  • 王毅同文莱外交事务主管部长艾瑞万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3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文莱外交事务主管部长艾瑞万通电话。   王毅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文莱苏丹的亲切问候,表示文莱王室、政府和人民积极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时间:03-25
  • 王毅:应推动二十国集团团结抗疫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3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印尼外长蕾特诺通电话。   王毅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佐科总统...

    时间:03-25
  • 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3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   王毅表示,莫迪总理在中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向习近平主席致信慰问,印方也向中国人民施以援手,我们对此...

    时间:03-25
  • 战“疫”中,瞧瞧咱中医的位置

      战“疫”中,瞧瞧咱中医的位置(坚定信心迎“大考”(28))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汉药中医医院医务人员配制预防新冠肺炎的中药茶饮剂。  徐培钦摄(人民视觉)  3月的武汉,芳草萋萋,樱花盛开——这座...

    时间:03-25
  • 服务不打烊、跑腿送物资 他们是防疫生活的摆渡人

      服务不打烊、跑腿送物资、全程无接触——  他们是防疫生活的摆渡人(网上中国)  3月6日,在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清和路,一名外卖小妹冒雨给顾客送餐。  黎寒池摄(人民视觉)  3月13日,在山西省太...

    时间:03-25
  • 防疫期间线上“云健身”,练出新感觉

      防疫期间,足不出户也能动起来  线上“云健身”,练出新感觉  防疫期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体育局在做好防疫工作同时,通过视频、海报等形式,倡导和发动市民居家进行健身运动,同时创办了以“全民健...

    时间:03-25
  • 监管不足处罚偏弱 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笼子须织密扎牢

      监管能力不足处罚力度偏弱医保基金欺诈骗保形势严峻   医保基金监管制度笼子须织密扎牢   本报记者  杜晓   本报实习生 金宇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时间:03-25
  • 国务院放大招下放建设用地审批权 专家:管控并未松绑

      国务院放“大招”下放建设用地审批权专家解读   建设用地规模管控并未“松绑”   ● 通过下放用地审批权,中央政府可以从具体用地审查等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放在宏观政策的制定和事中...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