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武汉117条公交线路今起运行 6条地铁线28日起运营

2020-03-25 07:24:33

来源:长江日报

  117条公交线路今起运行

  6条地铁线28日起运营

3月23日,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站,保洁人员对车站进行全面消毒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3月23日,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站,保洁人员对车站进行全面消毒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刚)3月24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就解除离鄂通道管控和武汉市复工复产作出安排,提出“外省来鄂来汉人员凭外省健康码或湖北健康码‘绿码’,在全省范围内安全有序流动”。为无缝对接武汉三大火车站,解决外省来鄂来汉人员及复工复产人员市内交通出行,经请示行业主管部门,自3月25日起,武汉恢复部分公交线路运营。3月28日起,恢复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7号线运营。恢复运行的公交、地铁线路的开收班及运营时间,仍按车站公示时间实施。

  据悉,3月25日恢复的公交线路共计117条,包括汉口、武昌、武汉三大火车站始发的42条公交线路;中心城区(含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75条区域公交线路(含微循环公交线路)。投放的公交运力为全网运力的30%,后期还会根据客流情况,对运力进行动态调整。

  相关人士介绍,乘客乘坐公交车出行时,必须佩戴口罩,依次排队测温,按照“一车一码、上下车扫码、一车一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要求,实行实名登记、扫码乘车。乘客上车前,须获取湖北省健康码“绿码”,依次排队,有序扫描前车门左边车身上的“武汉市实名登记乘车二维码”,获取个人健康状况和所乘车辆信息,并向驾驶员出示后方可上车。若是通过支付宝申请的健康码,建议使用支付宝进行扫码乘车登记。若是通过微信申请的健康码,建议使用微信进行扫码乘车登记。下车前,乘客需扫描下车门玻璃上的“武汉市实名登记乘车二维码”,向随车管理员出示后方可下车。

  乘坐地铁出行时,按照“一站一码、一车厢一码”的安全管理要求,在进站安检前,须扫描站内“武汉市实名登记乘车二维码”获取健康状况和车站信息,向安检员出示后方可乘车;到站下车前扫描车厢内“武汉市实名登记乘车二维码”。BRT参照地铁模式,进行安全管理。

  未取得湖北健康码“绿码”的外省来鄂来汉人员,可凭外省健康码乘坐公交车和地铁,同样实行实名登记、扫码乘车。

  为最大限度减少易感人群的风险,倡导65岁以上老人以及非必需出行人群暂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武汉公交地铁部分恢复运营相关解读

  1.请问近日恢复部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的有关安排?

  当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复工复产,企业员工通勤需求逐渐加大,在外人员陆续返汉,人员有序流动加快,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营迫在眉睫。近期,市交通运输部门组织公共交通企业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驾驶员、管理员的调配和培训、交通工具和场站消杀、配备测温设备、实名登记扫码乘车二维码的张贴,以及部分公共交通线路恢复前的演练测试工作。

  届时,公交车按全网运力的30%投放,后期将根据客流情况对运力进行动态调整。

  2.武汉城市公共交通有序恢复后,将全面实施实名登记扫码乘车。实行这样的政策有哪些方面的考虑?对于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如何乘车?

  我市部分恢复公共交通后,乘客必须实名登记扫码乘车。主要由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强源头管理,持健康码“绿码”或社区动态健康监测证明的方可乘车,以保障同行人员安全;二是同乘追溯,后期一旦有人确诊(疑似),便可通过系统追溯,故需要进行实名登记。实名登记乘车是疫情防控期间的一项安全措施,特殊时期,为了保障广大乘客的安全,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根据全省健康码应用的有关规定,对于老人、未成年人或因特殊情况无法通过智能手机申请健康码的人员,可由家人或者社区下沉干部代为申领,出行时可出示图片或纸质“健康码”,实在无法申领的,凭所在社区开具的健康监测证明出行;这部分群体乘坐公共交通时,须持学生卡、老年卡、残盲卡等实名卡刷卡乘车,未持实名卡乘车的,须携带有效身份证明,由现场工作人员代为录入实名信息。

  3.恢复部分公共交通运营如何保障乘客健康安全?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哪些安全防控措施?

  我们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对交通工具和场站进行消杀,并配备测温设备;二是加强驾驶员调配和培训,为每台公交车配备一名管理员,负责对上车乘客逐一测温;三是实行实名登记扫码乘车措施,确保上车乘客身体健康;四是3月23日以来,已开展部分公共交通线路恢复前的演练测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部分公共交通恢复,我们不提倡65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是出于安全健康考虑。此次部分恢复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满足返鄂返汉、复工复产人群出行需求,同时,老年人是高风险易感人群,为了老年人自身的健康和其他乘客的安全,所以倡导65岁以上老年人暂不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4.未进行实名认证可以乘车么?

  广大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积极配合、有序开展扫码登记工作,凡不按要求实名登记的乘客,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乘车。

  5.为什么已完成实名认证,但工作人员核验后,仍被拒绝乘车?

  扫描乘车二维码,显示实名认证已完成,但页面个人信息处“健康码”呈现红色或黄色,则表示您此刻健康状况不符合乘车要求。若为灰色,请您尽快点击健康码右侧箭头,进入对应页面,完善您的健康码信息。以上情况,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其乘车。

  6.乘车扫码登记和乘车支付有什么关系?影响乘车优惠政策吗?

  乘车扫码只是登记车辆/车站信息,与支付方式无关,以往任何的支付方式都可照常使用,也不影响换乘优惠政策。为降低感染风险,倡导使用无接触式支付。

  7.换乘都需要扫码吗?

  每次出行时,都需扫描张贴在站内/车内乘车码。地铁内换乘,也需在所乘车厢内扫码。

  8.车厢二维码有何用处?为什么一定要扫?

  大家扫描车厢二维码可上传自己的乘车车厢号等信息,从而生成更精准的出行数据。一旦所乘公共交通发生疫情,可帮助疾控单位更快速、精准地追溯并通知同乘人员,从而实现疫情防控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相关阅读
  • 胡春华强调 充分利用网络招聘形式 全力促进就业大局稳定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25日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研“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

    时间:03-25
  • 走近四名抗疫一线的“90后”中医师——彰显中医药战疫独特疗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中医师争相请战,全力以赴救治每名患者,用汗水和智慧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近日,奋战在一线的4名“90后”中医师向记者讲述了抗疫故事。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范存愈:...

    时间:03-25
  •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口罩”:苏州近6万只口罩抵达意大利友城

      中新网苏州3月25日电 (记者 钟升 通讯员 王莉莉)意大利当地时间24日下午4时,苏州市相城区捐赠的58000只防疫口罩顺利抵达意大利雷卡纳蒂市。这批口罩将分发给当地行政部门、公共服务部门,以及当地志愿...

    时间:03-25
  • 陈绍旺任大连市代市长

      新华社大连3月25日电 大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3月25日决定,任命陈绍旺为大连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时间:03-25
  • 华龙两江评: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打赢疫情防控“全球战”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打赢疫情防控“全球战”(漫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251329例。当前,病毒已扩散至一百多个国家,...

    时间:03-25
  • 外交部:中方努力为各国在华商业采购医疗物资提供便利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5日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主张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稳定。当前,中方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在努力为各国在华商业采购医疗物资提...

    时间:03-25
  • 中国第三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从福州出发

      中新社福州3月25日电 (记者 林春茵)由14名专家组成的中国第三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25日搭乘东方航空公司航班从福建福州市长乐机场出发。飞行10个小时后,专家组将抵达意大利米兰,在中国外交部驻...

    时间:03-25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一切为了重症患者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新华社武汉3月25日电题:一切为了重症患者   新华社记者黎昌政、乐文婉、侯文坤   尽最大可能挽救...

    时间:03-25
  • 奔向新的幸福——陕西贫困县全部摘帽的N个截面

    “脱贫奔小康,农民笑颜展。完成攻坚战,人民齐声赞……”摘掉贫困帽的榆林市子洲县农民贺占雷,地里的黄芩卖上了好价钱。8500元的新票子在手中又点了一遍,一段陕北说书脱口而出。陕西省安康...

    时间:03-25
  • 贵州新建安顺至六盘水铁路开始静态验收

      新华社贵阳3月25日电(记者刘续)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获悉,从2020年3月25日起,新建安顺至六盘水铁路开始启动静态验收。  安六铁路全长约125公里,为国家I级双线客运专线,设计速度250公里/小...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